户外真人秀节目中叙事主体的塑造与定位
惠慧摘要:一档成功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必定有考究的叙事结构和巧妙叙事策略。文章通过对真人秀节目中的叙事主体的塑造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出当下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叙事主体的特点,并对同类型节目的创新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提高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技巧和叙事品质。
关键词:真人秀 叙事主体 人物角色
在故事中,没有脱离人物的纯粹事件,也没有与人物无关的背景渲染。①人物是影视叙事文本的基础和灵魂。电视叙事艺术和其他叙事艺术一样,中心任务都是为了表现人物,事件和背景的存在都是为了人物服务的。因此,故事的核心要素是人物,也就是行动者。在户外真人秀中,人物就是参与节目叙事的行为主体,是叙事事件的创造者和经历者,人物也是维持观众忠实度的主要因素。户外真人秀节目对于人物的塑造与其他类型节目有所不同,由于它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再创作,因此呈现出了独特的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人物角色定位。
人物角色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真人秀节目之所以为“真人秀”是因为真人秀是在假定情境中的真实展现。这里所谓“假定情境”,是指真人秀节目的框架是预先设定的,包括任务的设定、地点的选择、节目主题的选取和游戏规则的制定等。“真实展现”指的是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是真实的,参与者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参与到节目中,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真实个性,塑造屏幕上的真实自我。但节目组往往出于节目效果和突出人物角色功能作用的考虑,为参加者制定虚拟身份,使人物角色融合了真实与虚构两种特性。
节目中“真实自我”的展现。户外真人秀节目中所有的参与者都以“自己”的方式进入节目,自己决定以何种行为和形象呈现给观众。他们扮演的是自己,是一种本色表现,而且越是本色表现,他们的个性才能够被观众所喜欢。
在《奔跑吧兄弟》节目中,七名固定成员分别是邓超、郑恺、王宝强、杨颖、王祖蓝、李晨和陈赫,这个全部由演员组成的团队,在节目中“扮演”的不是其他人,而是表现自己。现实中的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也被代入到节目当中,比如郑恺和陈赫大学同窗的关系、邓超和孙俪的夫妇关系、杨颖和黄晓明的情侣关系等,在节目中以调侃逗趣的形式出现,起到了增添了人物的真实性和节目的趣味性的作用。
设定虚拟身份,强化角色的功能性作用。真人秀节目为了增强叙事动力、凸显人物角色的功能性作用,所以节目中“秀”的成分依然存在。户外真人秀节所涉及的人物较多,为了让每个人发挥不同的角色功能,增添节目的戏剧性因素,节目通常会给参与者设定不同的虚拟身份。虚拟身份是每个人在团队中特殊定位的体现,提示每个人在团队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发挥相应作用。
《奔跑吧兄弟》每期节目都会给参与者赋予不同的虚拟角色,根据节目主题的不同,参与者也相应的被安排了符合个人特点的虚拟角色。例如第二期“情侣特辑”,成员和嘉宾们被分为五对情侣组,虚拟的情侣身份是为了本期主题而服务的;第七期“穿越世纪的爱恋”中,民国时期老上海背景设定下的成员们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身份:邓超成为了银行家,陈赫和王祖蓝分别是百乐门老板和夜总会小丑,王宝强成为裁缝,胡海泉变身车夫,伊一和郑凯分别成为了百乐门歌女和百货公司大少。这些类型迥异但有着密切联系的角色定位都是为了切合主题而设定的,虚拟角色不仅发挥了人物的功能性作用,而且强化了叙事情节的戏剧性。
人物角色的类型化与个性化
人物类型化增强角色辨识度。户外真人秀节目为了均衡各人物形象的性格差异,提高每个人物角色的识别度,往往会在节目中有意突出或强化角色的某一性格特点,使观众对人物角色形成定性思维并予以认可,这种角色的定位就是“定型角色”。
“定型角色”是指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剧等叙事作品中的具有某种固定特征的虚构的人物形象,其外貌、行事风格、个性特征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类族群的特征,是对这一类族群的特征的放大与夸张,因此能够被很好地加以辨认或区分。笔者根据“定型角色”中的27种常见角色,对《奔跑吧兄弟》进行角色分析如下:
《奔跑吧兄弟》的七个成员同样有着不同的“定型角色”(如上表所示):邓超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在节目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担任团队中“领导者”的角色;李晨以其硬朗的身材和过人的身体素质被赋予力量的代表,是“硬汉”的角色定位;杨颖是节目中唯一的女成员,在任务中常常充当被保护者的角色,因此角色定位是“落难少女”;王宝强性格憨厚老实,行为莽撞不讲究策略,是典型的“愚者”形象;陈赫和王宝强恰恰相反,圆滑的为人处世风格和耍小聪明的手段,让他常常成功借助强者力量而达到自我目的;郑恺是节目中唯一被赋予感情线的成员,对女成员和嘉宾总是表现出过度的关注,是“定型角色”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谐星出身的王祖蓝,言语和行为中展现出他制造幽默的天赋,但是力量较弱使他胆小怯懦,虽然任务中经常处于躲藏和逃跑的状态,但却对于胜利有着强烈的欲望。当受到刺激和鼓励后,也会表现出勇敢的一面,是典型的“竞赛者”形象。
“定型角色”不仅为节目的固定参与者找到明确的形象定位,而且也增强了节目叙事的稳定性,使户外真人秀节目也具备类似电视剧的连续性和相互制约的人物关系。
人物多维化凸显角色真实感。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著名的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人物分类理论。“圆形人物是具有明显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甚至包括一些相互冲突或矛盾的特性。这和麦基在《故事》中的“维”这一概念不谋而合,“维”用来形容人物性格的多层面,“维”指的是“矛盾”——连贯一致的矛盾。“复杂的圆形人物可以在故事层面制造悬念和惊奇,更重要的是,复杂多变的圆形人物有利于增加故事的逼真性。”
对于户外真人秀节目来说,圆形人物是节目参与者多面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体现,凸显出人物的生活化和真实感,把明星们神秘而触不可及的日常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也是户外真人秀节目对观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人物的多维化,体现在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奔跑吧兄弟》中的李晨在节目游戏中身为“能力者”,力量优势和敏捷的身手几乎让他逢战必胜,在交战中所表现出的果敢、勇猛的性格,是典型的“硬汉”形象。但当遇到女嘉宾时就变得完全不同了,面对女嘉宾时更多的是羞涩与谦让,即使胜利唾手可得也会出于恻隐之心而难以下手。这种“硬汉”形象与面对女嘉宾时的羞涩、谦让形成对比,体现出了李晨性格的多维化,給观众展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多面维度的形象。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物,人物性格也变得丰满可信起来。
第二,人物的多维化,表现为人物性格的变化性。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行为的高度可预见性恰恰相反,圆形人物的行为不可预见,他们可以改变,他们能够使我们惊异。圆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物的经历与成长而发生变化,也会受到环境和人为的影响而改变。《奔跑吧兄弟》中王祖蓝这一人物性格在节目中更多的体现为胆小、懦弱,由于个头矮小、体力缺乏,在撕名牌游戏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生存的方式只有通过躲避和逃跑两种方式。但在第十期节目中,当所处团队的生存成员所剩无几时,回想起之前节目中屡屡被撕的无奈与屈辱,王祖蓝决定不再逃避和躲藏,而是挺身而出主动攻击。这一性格的变化和发展体现出了人物心理的成长,这种性格的变化性使人物性格的多维度得到体现,突出了人物角色的生活化和真实感。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本文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黄昌林:《电视叙事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参考文献:1.尹 鸿:《解读电视真人秀》,《今传媒》,2005(7)。
2.吴 瑕:《韩国真实综艺秀的节目模式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谭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4.[美]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6页。
关键词:真人秀 叙事主体 人物角色
在故事中,没有脱离人物的纯粹事件,也没有与人物无关的背景渲染。①人物是影视叙事文本的基础和灵魂。电视叙事艺术和其他叙事艺术一样,中心任务都是为了表现人物,事件和背景的存在都是为了人物服务的。因此,故事的核心要素是人物,也就是行动者。在户外真人秀中,人物就是参与节目叙事的行为主体,是叙事事件的创造者和经历者,人物也是维持观众忠实度的主要因素。户外真人秀节目对于人物的塑造与其他类型节目有所不同,由于它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再创作,因此呈现出了独特的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人物角色定位。
人物角色的真实性与虚构性
真人秀节目之所以为“真人秀”是因为真人秀是在假定情境中的真实展现。这里所谓“假定情境”,是指真人秀节目的框架是预先设定的,包括任务的设定、地点的选择、节目主题的选取和游戏规则的制定等。“真实展现”指的是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是真实的,参与者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参与到节目中,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真实个性,塑造屏幕上的真实自我。但节目组往往出于节目效果和突出人物角色功能作用的考虑,为参加者制定虚拟身份,使人物角色融合了真实与虚构两种特性。
节目中“真实自我”的展现。户外真人秀节目中所有的参与者都以“自己”的方式进入节目,自己决定以何种行为和形象呈现给观众。他们扮演的是自己,是一种本色表现,而且越是本色表现,他们的个性才能够被观众所喜欢。
在《奔跑吧兄弟》节目中,七名固定成员分别是邓超、郑恺、王宝强、杨颖、王祖蓝、李晨和陈赫,这个全部由演员组成的团队,在节目中“扮演”的不是其他人,而是表现自己。现实中的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也被代入到节目当中,比如郑恺和陈赫大学同窗的关系、邓超和孙俪的夫妇关系、杨颖和黄晓明的情侣关系等,在节目中以调侃逗趣的形式出现,起到了增添了人物的真实性和节目的趣味性的作用。
设定虚拟身份,强化角色的功能性作用。真人秀节目为了增强叙事动力、凸显人物角色的功能性作用,所以节目中“秀”的成分依然存在。户外真人秀节所涉及的人物较多,为了让每个人发挥不同的角色功能,增添节目的戏剧性因素,节目通常会给参与者设定不同的虚拟身份。虚拟身份是每个人在团队中特殊定位的体现,提示每个人在团队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发挥相应作用。
《奔跑吧兄弟》每期节目都会给参与者赋予不同的虚拟角色,根据节目主题的不同,参与者也相应的被安排了符合个人特点的虚拟角色。例如第二期“情侣特辑”,成员和嘉宾们被分为五对情侣组,虚拟的情侣身份是为了本期主题而服务的;第七期“穿越世纪的爱恋”中,民国时期老上海背景设定下的成员们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身份:邓超成为了银行家,陈赫和王祖蓝分别是百乐门老板和夜总会小丑,王宝强成为裁缝,胡海泉变身车夫,伊一和郑凯分别成为了百乐门歌女和百货公司大少。这些类型迥异但有着密切联系的角色定位都是为了切合主题而设定的,虚拟角色不仅发挥了人物的功能性作用,而且强化了叙事情节的戏剧性。
人物角色的类型化与个性化
人物类型化增强角色辨识度。户外真人秀节目为了均衡各人物形象的性格差异,提高每个人物角色的识别度,往往会在节目中有意突出或强化角色的某一性格特点,使观众对人物角色形成定性思维并予以认可,这种角色的定位就是“定型角色”。
“定型角色”是指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小说、戏剧等叙事作品中的具有某种固定特征的虚构的人物形象,其外貌、行事风格、个性特征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类族群的特征,是对这一类族群的特征的放大与夸张,因此能够被很好地加以辨认或区分。笔者根据“定型角色”中的27种常见角色,对《奔跑吧兄弟》进行角色分析如下:
《奔跑吧兄弟》的七个成员同样有着不同的“定型角色”(如上表所示):邓超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在节目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担任团队中“领导者”的角色;李晨以其硬朗的身材和过人的身体素质被赋予力量的代表,是“硬汉”的角色定位;杨颖是节目中唯一的女成员,在任务中常常充当被保护者的角色,因此角色定位是“落难少女”;王宝强性格憨厚老实,行为莽撞不讲究策略,是典型的“愚者”形象;陈赫和王宝强恰恰相反,圆滑的为人处世风格和耍小聪明的手段,让他常常成功借助强者力量而达到自我目的;郑恺是节目中唯一被赋予感情线的成员,对女成员和嘉宾总是表现出过度的关注,是“定型角色”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谐星出身的王祖蓝,言语和行为中展现出他制造幽默的天赋,但是力量较弱使他胆小怯懦,虽然任务中经常处于躲藏和逃跑的状态,但却对于胜利有着强烈的欲望。当受到刺激和鼓励后,也会表现出勇敢的一面,是典型的“竞赛者”形象。
“定型角色”不仅为节目的固定参与者找到明确的形象定位,而且也增强了节目叙事的稳定性,使户外真人秀节目也具备类似电视剧的连续性和相互制约的人物关系。
人物多维化凸显角色真实感。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著名的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人物分类理论。“圆形人物是具有明显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甚至包括一些相互冲突或矛盾的特性。这和麦基在《故事》中的“维”这一概念不谋而合,“维”用来形容人物性格的多层面,“维”指的是“矛盾”——连贯一致的矛盾。“复杂的圆形人物可以在故事层面制造悬念和惊奇,更重要的是,复杂多变的圆形人物有利于增加故事的逼真性。”
对于户外真人秀节目来说,圆形人物是节目参与者多面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体现,凸显出人物的生活化和真实感,把明星们神秘而触不可及的日常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也是户外真人秀节目对观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人物的多维化,体现在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奔跑吧兄弟》中的李晨在节目游戏中身为“能力者”,力量优势和敏捷的身手几乎让他逢战必胜,在交战中所表现出的果敢、勇猛的性格,是典型的“硬汉”形象。但当遇到女嘉宾时就变得完全不同了,面对女嘉宾时更多的是羞涩与谦让,即使胜利唾手可得也会出于恻隐之心而难以下手。这种“硬汉”形象与面对女嘉宾时的羞涩、谦让形成对比,体现出了李晨性格的多维化,給观众展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多面维度的形象。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物,人物性格也变得丰满可信起来。
第二,人物的多维化,表现为人物性格的变化性。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行为的高度可预见性恰恰相反,圆形人物的行为不可预见,他们可以改变,他们能够使我们惊异。圆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物的经历与成长而发生变化,也会受到环境和人为的影响而改变。《奔跑吧兄弟》中王祖蓝这一人物性格在节目中更多的体现为胆小、懦弱,由于个头矮小、体力缺乏,在撕名牌游戏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生存的方式只有通过躲避和逃跑两种方式。但在第十期节目中,当所处团队的生存成员所剩无几时,回想起之前节目中屡屡被撕的无奈与屈辱,王祖蓝决定不再逃避和躲藏,而是挺身而出主动攻击。这一性格的变化和发展体现出了人物心理的成长,这种性格的变化性使人物性格的多维度得到体现,突出了人物角色的生活化和真实感。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本文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黄昌林:《电视叙事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参考文献:1.尹 鸿:《解读电视真人秀》,《今传媒》,2005(7)。
2.吴 瑕:《韩国真实综艺秀的节目模式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3.谭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4.[美]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