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葛乃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实验中自主获取物理知识.现说明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几种方法.
一、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让学生发现实验问题
在开展物理实验中,有一些学生没有充分地体验物理实验,这导致他们难以发现物理实验中的问题.要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的质量,在控制实验质量中发现实验问题.
比如以我引导学生做“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关系”的实验为例.学生阅读了课本以后,选择了不同密度的液体作为实验变量.学生选择了普通自来水和浓盐水作为实验的对象.然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物体放在普通水和浓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极小.有些学生认为,虽然从实验上看不到普通水和浓盐水对物体浮力产生的影响,但是,课本上既然说了有影响,那肯定是有影响的,但为什么看不出来呢?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实验的结果和理论有差距,究竟是课本上的理论错了?还是自己的实验质量存在问题?
要想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要时刻告诫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实验原理,找到优化实验的方向
在引导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的两个要点:第一,学生要学会控制实验环境,这是科学实验的基础;第二,学生要找到典型的实验材料,只有找到典型的实验材料,才能够呈现出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当实验质量出现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来查找实验设计存在的具体问题.
比如在上文的实验中,受到我的启发以后,学生认为此次实验的环境没有问题.此次实验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实验,实验环境比较容易控制.在排除了实验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后,就要思考,此次选择的实验对象是不是很典型.经过分析,学生发现水的密度为1g/cm3,而常温下,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g食盐,于是食盐水的最高浓度与水相差不多.由于实验物品的体积又不大,所以在真正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物品在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差距很小小,以至于学生们用肉眼很难看到.于是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实验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选择典型的实验对象.要想顺利完成实验,就要选择比浓盐水更典型的材料.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原理,让学生能够应用这套原理排除实验存在的问题,找出让实验质量存在问题的因素,进而想办法优化实验.
三、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索,逐渐提高实践能力
当学生找到实验质量存在问题的因素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探索知识,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学习知识、培养思维水平,然后从实践的角度提高实验水平.
比如,当学生了解了影响实验质量的因素是选择的实验对象不典型以后,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再次实验我们要选择什么对象才合适呢?此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应用酒精作为对象,有些学生提出可以使用汽油当作对象.当学生纷纷说出实验对象,然后一一查阅它们的密度时,一位学生直接找出了一张液体的密度表.此时学生意识到,以后在实验时,如果要了解物体的质量、密度等资料时,可以直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这样可以减少探索的时间.这张表格中,比水小的常见液体是汽油,它的密度是0.7g/cm3,较为常见的比水密度大的液体是蜂蜜,密度是1.4g/cm3,然而对比浓盐水的密度,应用这两种材料似乎相差不多.此时又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执着于必须要用水当材料呢?如果用汽油和蜂蜜当材料,这两者间的密度差异就比较大了啊!此时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思維受到了影响.因为学生认为必须要以水为对象,执着于找出与水差异大的液体作为实验材料,才找不到合适的实验方案.通过一系列的优化后,学生终于顺利地进行了实验.
很多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在实验时容易受到挫折.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应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快速地获得需要的知识,使学生能在实验的探索中逐渐提高实验的能力以及逐渐增强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初中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与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实验意识、不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综合实践能力不强等有关.教师要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能应用做实验的方法攻克一个个物理实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