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八年研究”探究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刘英华

    [提要]“八年研究”是美国教育史上历时较长、规模较大、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验,这个历时八年的教育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八年研究”中学生需要的课程改革理念、自主进行的改革思想、寻求大学合作的改革路径等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美国“八年研究”;我国教育;启示

    一、前言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美国进步主义协会策划并组织了“八年研究”的教育实验,对美国的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八年研究”使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其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美国中学的课程摆脱了传统的学术性束缚,增加了一些富有生活性和实际性的课程。自上世纪50年代年以来,我国教育界也掀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时至今日,我国教育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从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教育理论来看,基本上找不到本国教育理论的影子,没有自主的教育理念,缺乏符合国情的教育理论,我国改革多年的素质教育改革也流于空谈。面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困境,笔者试图通过对“八年研究”的过程,得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益的经验。

    二、“八年研究”的始末

    (一)“八年研究”的背景

    美国进步教育协会主张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这种教育理念广泛影响了美国的小学和初中。这一时期中学课程受学院和大学入学考试的支配,其课程存在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能力、技能、兴趣方面的培养很少考虑。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危机,经济的大萧条使得大批找不到工作的已完成初等教育的青年无处可去,他们不得不到中学注册学习。在此情况下,中学教育急剧膨胀,中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原有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上述困境,各进步人士在进步教育协会会长艾钦的带领下,自1933年至1941年在300所大学和30所中学进行了实验研究。

    (二)“八年研究”的前期基础

    30年代初,进步教育协会就开始寻求与大学当局的合作和支持,1930年10月成立了由大学和中学校长在内的26个成员组成的“大学和中学关系委员会”。在其下设了多个专门机构,如负责指导各个研究中学课程改革的课程委员会、负责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评估工作的评估委员会及其他咨询机构,以保证各学校结果评价标准的一致。在他们的倡导下,有300所大学和学院愿意参加合作,同意从1936年起连续五年接收实验中学的毕业生。毕业生不进行入学考试,但必须持有中学校长的推荐书证明该生:具有确保完成学业的一般智力;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较高的学习兴趣;已表现出成功学习学院开设的一门以上的课程的能力。

    (三)“八年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

    1.确定教育目的

    进步主义教育人士认为,中学教育的目的除了升学之外还应有其他目的,那就是个人的发展和一定的公民训练。早在先期实验中,他们也提出过相应的教育目的:我们将努力培养学生把教育视为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持久的探索,而不是积累学分,使学生渴求学习,勇于探索新的思想领域。在学习上不断进取,使学生懂得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更好读书,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对所必须履行的义务更有经验。

    2.设计新课程

    课程改革是“八年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中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改革。从总体上看,实验中学在课程改革方面最为普遍和影响较大的是核心课程。不同的学校所实施的核心课程也不近相同,例如,“文化纪元课程”,即在教授希腊历史时,把它们与希腊科学、哲学、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统一讲授;“问题课程”,即以当代问题为中心,选择与问题的有关材料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逐渐清晰,无论是重构的新课程还是其他课程都致力于发展儿童个性、实现教育目的手段。

    3.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合作学校更强调学生的自学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更注重学生对社区和职业问题的了解,关注创造性活动及个人兴趣的训练。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学校做出了各种尝试。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社区和职业问题,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林肯学校让学生学习研究田纳西州区域管理系统和西弗吉尼亚州产煤区的工业组织等,这也很好的彰显了进步主义提倡的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四)“八年研究”的结果

    1941年,以泰勒为首的学院追踪研究组对其结果进行了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八年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尽管并不是所有预测的目标都很好的实现了,比如在学生的有效计划时间、适应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方面两组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实验本身所要证明的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证明了进步主义教育改革既能很好的完成中学的传统职责,为大学输送人才,又能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在研究后期,由于缺乏相关的保障机制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美国的全面参战,“八年研究”所引起的反响很快归于沉寂

    三、“八年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虽然由于二战及其他原因“八年研究”的反应沉寂下去,但是实验对美国乃至西欧国家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八年研究”的探索,从中我们可以汲取有益的经验。

    (一)对我国考试制度改革的启示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但遗憾的是素质教育的开展实际上已逐步流于空谈,绝大部分的初高中学校,都卷入到升学竞争之中。比如,北京某小学“减负令”频出,而培训机构却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如果我国考试制度不改革,基础教育中追求分数与培养能力的矛盾、高考所考科目的学习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矛盾、追求共性与培养个性的矛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将仍然存在。因此,要改变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八年研究”中做法,改革大学和中学的关系,改革现行考试制度,打破“一卷定终身”局面,改变我国高校招生只讲成绩不讲能力的现状。

    (二)争取广泛的理论研究人员及社会的参与

    在教育改革中,良好的实验效果和深远的影响需要建立在教育理论人员参与和广泛的社会人员的支持上。“八年研究”正是在教育家杜威及课程理论家泰勒等的教育理论宣传和带领下以及社会广泛开展教育改革实验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我国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多停留在经验总结推广上,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尤其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理论的指导,大部分是一些生搬硬套的外来理论或是中国权威人士关起门来捏造的理论,最有发言权的一线教师、教育利益相关的社会、企业被游离在教育改革之外,更没有家长、学生、社区参与的权利。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一大批拥有先进的、独立的教育理念的专家、教育者的参与,更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广泛参与。

    (三)课程的改革启示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程的弊端日益显现。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八年研究”中强调了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其课程的实施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他们也存在许多缺点,但在当时它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并成功的加以实施。因此教育改革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增加有利于区域特色发展的校本课程,重视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培养。我们应积极汲取“八年研究”中正确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科学的对我国的教育进行改革。

    总之,“八年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八年研究”中的教育理念、改革路径,改革方法的探究,可以借鉴许多有益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Wilford M.Aikin,The Story of Eight-year Study,Harper Brother Printedin the U.S.1942.p14-15

    [2]Aikin,Wilford M.The Story of the Eight Year Study[M].NewYork:Harper,1942.

    [3](美)L.A.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4.

    [责任编辑:邵猷芬]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