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的推广

【摘 要】 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交流的活动,当代中国文学英译本的推出就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成功之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出版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获得了海外读者的好评。文章从物质文化、民族文化及生态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中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及其对推广东方文化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对外文化;文化传播
【作者单位】孙瑶,东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5.027
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推出后,在国内颇受好评,并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借用90岁鄂温克族老人之口,讲述这个民族对风俗文化的坚守和变迁。美国汉学家徐穆实被这部作品深深打动,并坦言要把这个鄂温克族的故事推荐给西方读者。他接受出版社的委托,歷时8个月艰辛地翻译了《额尔古纳河右岸》。《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推出后在国外获得大量好评,并在2015年TimeOut Beijing 评选的“百年中译英最佳小说”中名列第六位。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成功推出的要素分析
《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成功的文本编辑是其被推向世界的关键要素。在翻译过程中,英译本始终遵循尊重原作和确保作品可信度的原则,采用不同的编辑策略,以忠实源语言文本为基础,对文本进行适当的灵活处理,从而成功地把这部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中国文学作品推向英语世界国家。
1.保留文本的民族特色
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有所差异,从而产生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言。一般而言,具有明显民族特征的文学作品受海外读者关注的程度不如一般文学作品,原因是这类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文化意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让读者和出版人望而却步。《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的是鄂温克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变迁,文中出现的许多地方性词语,对西方读者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在翻译时要经过巧妙处理,以凸显作品的民族特色,让西方读者真正了解鄂温克族的魅力所在。
《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对地名的处理,并没有像一般作品以汉语拼音的方式来翻译,而是采用拉丁化的方式。如“罗林斯基住在珠尔干屯”中“珠尔干屯”这个词被译为“Jurgang”。在处理与文化相关的语言时,对源语言采用国际音标拼写方式处理能使西方读者能发出类似鄂温克语的发音,如把鄂温克人的居所“希楞柱”译为“shirangju”。运用这种处理方式,一是因为鄂温克语并非汉语语系,直接用汉语替换显得很奇怪;二是必须使用这些特殊语言才能使作品更为丰富,体现故事的空间性,破坏了源语言的意境,作品就失去了特色。
另外,《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还有大量中国特色用语,对这类词语的处理应尽量立足中国文化,保留源语言文化意象。如“他不仅同意儿子来我们乌力楞‘入赘”,英译本把“入赘”译为“ru zhui—marry into the wife′surireng”。“入赘”是中国特有的用语,指男女双方结婚后,男方入住女方家。西方婚姻对婚后在男方或女方家生活并没有严格的界定,这使得西方读者对这类词语所表达的意象不易理解。因此,英译本选择避开直译,保留中式发音的方法,先进行音译,再用简洁的语言来解释。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保留了鄂温克族的传统文化表达,也增添了作品的可信度,让读者能够更了解鄂温克族及其文化。
2.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部文学作品中,对话是重要部分,能够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脉络,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读者阅读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额尔古纳河右岸》运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原作的对话用“我”来转述,直接引语的对话较少。但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同,在对源文本的处理过程中,需运用转换对话的方式,把文中的间接引语转为直接引语,使英译本更能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比如,“他对柳莎说,你得明白,不是你喜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句话被译为"You've got to get it through your head, " he said, "that just because you love something doesn't mean you can have it!"这是马粪包因痛恨妻子的离去而对女儿说的话。运用对话转换方式更能凸显他的扭曲性格,把这种扭曲的心理直接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西方读者便会思考,作者站在什么立场来描述鄂温克族的生活?这些书中的人物是“他”者吗?对话的转换处理恰恰能消除这些疑问,让人物情感直接表达出来,使读者融入作品,沿着人物的思绪去感受鄂温克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变迁。二、《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对外传播意义
当代文学对外传播的本质是一种信息的跨文化传播,让富含文化意蕴的作品在一个陌生语境里实现审美价值。《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文化传播旨在提高中国形象,让西方读者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文学和人生价值观。
1.《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物质文化传播
物质文化是指一个民族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及其表现特征,如日用品、饮食、服饰、生产工具和交通设施等,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形式。西方读者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对这些事物的描述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和劳动生产方式,使不同民族产生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鄂温克族和西方物质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保留了原著的特色,以此向西方读者展现中国民族的物质文化。比如,作品对鄂温克族人居所“shirangju(希楞柱)”的描述。“希楞柱”指鄂温克族可移动的家,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鄂温克人需要经常搬家,不断拆掉和重建“希楞柱”。早期人们砍伐高大的落叶松作为支撑,用桦树皮和兽皮作为覆盖物抵御寒冷,随着物质资料的丰富,人们改用帆布和毛毯来遮风防寒。但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种“移动之家”的表达,这就使得西方读者难以了解我国民族的居住文化。又如,文中把捕捉灰鼠使用的工具描述为“Set a charka-a trap with a small clamp ”,向西方读者展示了鄂温克族如何使用工具获取食物的过程,让读者从中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劳作文化。
2.《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民族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文学作品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途径。
《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中所描述的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他们自称“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信仰具有其独特性。比如,《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讲述鄂温克族对熊的崇拜以及他们和熊的关系时,译者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把鄂温克族的熊图腾文化准确地呈现给西方读者——“鄂温克族把熊与祖先联系在一起,对熊十分敬仰,但又猎杀熊来维持生存”,由此勾勒出鄂温克族独特的信仰文化。作品还凸显了鄂温克族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他们认为任何生命都是有感应的,人们要对万物持敬仰的态度。作品详细描述了鄂温克族对白那查山神的态度——他们认为大山中的树上住着白那查山神,猎人们见到它时要行礼来祈求保佑。所以,英译本中使用了must、should等强烈的语气词来传递人们对山神的敬仰之情,从而使西方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了解到中国广袤大地上不仅有潮流文化,还有一些民族延续着他们独特的传统文化。
3.《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生态文化传播
生态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适应自然环境所产生的思想。《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中有关生态文化的描述占据了一定的篇幅。《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向西方读者展现了鄂温克人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每天聆听驯鹿的铃声,每天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呼吸新鲜的山野气息。这种原始状态,保持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比如,文中描写鄂温克人对驯鹿的珍视。他们认为自然满足了他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因而他们珍视自然、敬畏自然,在世代的延续中形成了最为朴素的生态文化。这种人与自然的互相交融状态,承载了丰富的生态意蕴。三、《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对文化传播的启示
《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推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额尔古纳河右岸》呈现了鄂温克族的命运变迁,文化主题贯穿全文,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观念。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中,译者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保留了大量原著的异质文化,从而使其成功进入欧美主流社会视野,受到国外媒体和评论界的赞誉。因此,在大力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成功译介给促进地域文化传播以及少数民族文学推广提供了借鉴,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传播有所启发。
首先,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保留原著文化特色。21世纪以来,全球化概念逐渐深入各个领域,文化全球化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话题。面对这一趋势,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既要呼应文化全球化,又不能消融自己的民族文化个性,在积极融合的同时发展并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与文学。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传播,并非一定要改头换面、削足适履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如果完全按照西方思维去推广我国当代文学,反而会失去吸引力。因此,向世界推广我国当代文学作品时,要善于发掘中西文化的互补共融性,用开放的眼光去审视作品中蕴藏的文化意蘊,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精华,确立中国化的叙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学作品是承载民族文化的载体,保留原作特有的内容,才能让西方读者充分体会作品本身的文学魅力。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准确地传递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这是推广中国当代文学的关键要素。
其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需要提升作品的可信度。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需要文学精品,尤其是能够真实反映中国社会变迁和民族精神的作品。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西方读者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中华文明。当代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中国历史与现实内容就是对自身生存经验的生动处理。这些内容是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与现实感知,只有让西方读者置身于中国文化语境下,他们才能有深入的体会与感知,才能真正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所以,在推出文学作品的译本时,要让读者始终处于故事当中,为读者提供充分接近人物、认知文化的机会,从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变迁与魅力。
再次,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突出作品的原创性。当代文学要想成功地“走出去”,在域外传播丰富立体的中国文化,就必须突出作品的原创性。文学作品的原创性是现代性观照之下本土文学的表现,能够展现中国人当下的生存、发展与思考,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意义。中国文学发展进程受到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由此推广的文化也会带有一定的同构性。因此,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推出具有中国话语的原创文学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推广文学翻译作品时,要凸显那些根植于生活、书写当下中国各民族的生存状态,并发出自己的追问,这样才能打动读者,使西方读者主动探究中国文化。
总之,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民族文学作品,能够成功传播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蕴的重要原因是成功地保留了原创特色,也因此具备了出版价值。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并非只是纯文学的推介,而是基于“译”来传播与推广中国文化。因此,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有文化自觉,尊重本民族的文化意象,尽可能地确保作品的真实性,以独特、自信的方式走出国门。参考文献
[1]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2] 毋婀幸. 《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及其读者接受状况分析[J]. 新西部(下旬刊),2015(8).
[3] 康慨. 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大洋彼岸——迟子建之鄂温克史诗小说英译本出版[N]. 中华读书报,2013-01-23.
[4] 吕晓菲,戴桂玉. 迟子建作品生态思想的跨文化传播——《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述评[J]. 中国翻译, 2015(4).
[5] 汪晓莉,胡开宝. 民族意识形态与少数民族题材小说翻译——以《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为例[J]. 中国外语,2015(6).
[6] 贺亚玲. 中国文学走出国门——以《三体》英文版为例[J]. 出版广角,2016(13).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