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之思考
曹丽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事业单位的要求也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强有力的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规范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因此本文将对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1-0103-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质,单位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这就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保证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以促进单位的业务活动效率的有效提高,充分利用国家的资源,促进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实现其自身的社会效益。
1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
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是指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过程。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一些事业单位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与应对,这就会给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可靠的风险评估程序,没有完整的实施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四个步骤,就会使单位的业务活动存在漏洞,使内部控制存在漏洞,无法合理规避风险。
1.2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
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强有力的内部监督,而实施内部监督则需要有可靠的内部审计,当前看来,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甚至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就会使得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失去其独立性,内部监督就会失去它的作用,如由于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控制相关的监督工作交由财务部门执行,而财务部门又使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执行部门,这就导致内部监督严重失效,阻碍着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1.3 缺乏有效的信息流通機制
有效的信息流通机制能促进事业单位内外部信息的流通,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处理与传递,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与真实完整性,而一些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信息流通机制,如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这就会使得单位无法及时获得可靠的信息,无法提升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
2 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
2.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在单位内部加强宣传,组织人员学习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使单位内部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当中来。同时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当中更加规范地开展工作,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要重视内部环境的建设,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如合理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对岗位权限的设置,明确单位内部各个岗位及人员的职责与权限,注重人员素质提升的同时加强单位的文化的建设,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
2.2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强化风险意识
要始终坚持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四个步骤,风险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业务环节存在风险,则会引起另一环节甚至是多个环节的风险,因此需要事业单位系统地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管控,一方面要关注单位内部的风控点,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单位外部的风控点,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加强对单位整体的风险控制点的分析与控制。如事业单位可以采用风险评估图对事业单位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直观的分析比较,进而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
2.3 加强信息流通机制的建设
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流通机制的建设,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统一开发和利用政府采购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资产管理软件等,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优化单位的信息流通,实现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与真实性,对单位的各个业务流程加以控制,强化内部控制的作用。
结束语
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能够促进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实现单位的高效运转和单位最大的社会效益,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我国社会健康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要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的经验,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充分利用国家资源。
参考文献:
[1]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徐文贞,房玉兰.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消费导刊,经济观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