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自组织体系和政治功效研究

    雷梓霖 陈麒匡 孟珈蒂

    

    

    

    [提要]自组织在大学生的自我政治社会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学生在自组织体系里面的组织经验会直接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效能感产生影响。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的各种不足,管理部门应该在自组织体系的建设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改善其不足,巩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增进其政治效能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大学生;自组织;效能感

    当今大学生自身通过自组织进行的自我政治社会化存在问题与缺陷,在自我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没有按照政府所预定的方向进行的主要表现为:当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丧失信心;失去了共产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民主参与失去动力、热情;政治取向功利化;政治行为和政治认知产生严重冲突等。

    笔者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定量的社会调查,得出相关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根据,考察大学校园中由同侪群体组成的自组织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我们意图通过这个特殊的视角,探讨出一条能在自组织体系里面自然引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向的道路,以减少甚至消除偏离当前社会期待的政治社会化方向的大学生的数量。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是实证研究的调查方法,具体包括文献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为了准确地把握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的情况及其动向并且严格控制变量,在进行问卷调查时,笔者选择了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这三家同为综合性大学但具有不同评级(评级分别为重点本科,本科A线以及本科B线)的大学,按照学校的人数比例,一共在这三家大学里面投放了400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问卷388份,有效问卷374份。调研小组采用了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汇总、整理和分析。基本情况描述如表1。

    (二)数据分析

    1.政治身份普遍

    在我国,已经获得了执政党党籍、民主党派党籍或者共青团团籍的人被认为具有政治身份。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已经具有了政治身份:在拥有政治身份的大学生当中,以共青团员(具有共青团团籍)占绝大多数,占调查样本的86.36%;其次是共产党员,占8.56%,没有政治身份的也就是群众,占4.81%(见表2)。也就是说具有治身份的大学生占到调查样本的95%以上。凭借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知道,当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有一种“向政治组织靠拢的”意识,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都会加入一些政治性的组织。

    从社会学上分析,理论上,在群体中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对这种政治身份(特别是比较普遍的共青团员身份)潜在的社会身份的认同,这有利于凝聚大学生这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群体,引导这个群体去进行沟通和融合、乃至进行更深一步的同侪群体的社会化。但是由于这种身份过于普遍,很多时候基于这些政治身份的一些组织的活动都比较形式化,导致这种身份认同并没有如理论上一样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认同的连结,以实现身份认同的加强。

    有政治性组织的存在并且加入政治性组织,能让参与者收获到权力感。参与到政治组织给参与者所带来的权力感有助于维持政府的合法性,进而维护统治。当前大学生政治身份普遍的情况是有利于政府增强和维持其合法性的。

    2.政治信仰缺失

    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现象存在已久,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其他研究表明这个信仰缺失的现象有任何蔓延、恶化或者好转的趋势,学界只知道这个问题存在,而不能评价信仰缺失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尺度和群体尺度内的深度和烈度。

    在比对了2001年到2012年的数据之后笔者发现,同类调研所得出的大学生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的样本比例浮动很大,比例从35.67到70.3%不等,然而在逐年的数据对比里面却并未发现年份与这一比例的相关关系,即大学生信仰共产主义的比例与年份并不相关。对比其他同类的研究可以发现,本次调研所得出的结果创造了同类调查里面最低的记录,仅为28.88%,不足百分之三十。由于同类数据的比例浮动偏差十分巨大,也就证明了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大学生的比例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是剧烈变化的,没有可比性。

    调查显示,信仰共产主义的大学生比例(下称“信仰率”)基本上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大一大二的信仰率基本持平,分别为24.64%和22.61%。到了大三之后该比例开始骤然上升百分之十五而达到了36.62%,大四为44%。

    信仰缺失的现象随着政治身份的变化十分明显,调查显示不同政治身份的大学生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显现出十分巨大的离散。样本中的共产党员的信仰率能达到71.88%,共青团员只能达到26.32%,而群众的信仰率是0%。在没有选择共产主义为信仰的大学生只有少部分(8%以下)选择了宗教为其信仰,而大多都选择了“无信仰”。

    文理科变量、性别变量不影响信仰率。

    3.政治权利意识淡薄

    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十分淡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5.56%的大学生认为结社、游行、上访和集会是法律禁止的。如果大学生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拥有的政治权利,那么根本就无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更谈不上政治参与了。政治参与的低下严重损害了政治体系的自我完善,也阻碍了政治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今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度不高与政治权利意识淡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4.政治效能感较低

    政治效能感是政治参与的个人认为其政治行为对整个政治过程能够产生影响力的感觉或者信念。政治效能感强的人比政治效能感弱的人会更多地参与政治。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无论其经济情况和家庭背景)的政治效能感会越高,因为教育使人拥有更强的参与意识。本次调研将政治效能感这个概念操作化为“一名大学生愿意花费多少的空闲时间去进行一次民主投票”,若一名大学生愿意花更长的空闲时间去进行一次民主投票,那么我们将这种行为评价为“较高的政治效能感”,反之则为“政治效能感较低”。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是比较低的——80%以上的大学生并不愿意花费自己太多的空闲时间去进行一次民主投票。如表5所示。

    笔者认为,人与人之间政治效能感高低的区别,主要是一种对“功效”的感受的不同。也就是说政治效能感高的人更加能感到一种权力感,无论这种权力感是真实的还是一种错觉。政治效能感普遍较低的现象也就反映出了大学生群体里面的权力感十分低下。这与“政治身份普遍”理论上能给社会成员所带来的较高权力感是相矛盾的,也就证明了事实上大学生的普遍政治身份并没有如理论上一样给这个群体带来应有的权力感。

    迈克尔·罗斯金在《政治科学》里面给出了政治效能感低下的另外一种解释:年轻人的政治效能感低下是后物质主义(post-materialism)造成的。后物质主义这种最新的文化理念使得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让人的社会性不断转向自我性。在年轻人心中,只有个人事务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不再引起人们的兴趣,也不值得为之付出个人成本。

    5.政治知识欠缺

    政治社会化的一个必要的指标就是社会人接受政治知识的程度。而本次调研就以一个最简单的政治问题“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多少年举行一次”来衡量社会人政治知识的高低。调研表明仅有70%左右的大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出问题。

    事实上在当今信息化如此强,资讯如此发达的社会,完全不缺乏得到必要的政治知识的途径,而且这些必要的政治知识必定已经在教育系统里面按照必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灌输。但是调查却发现大学生并未能很好地掌握理应掌握的必要政治知识。

    二、自组织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一)结构分析

    目前大学生自组织体系按照组织大小和占有的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级系统:第一级,校级组织。如校学生会以及校团委、社团联合会以及其团工委。第二级,院级组织。如院学生会以及院团委、各院属下的学术性社团。第三级,如社团联合会辖下的学生社团。这样的三级自组织架构构成了一个在中国高校内较为普遍的自组织体系。在大学生活中,只要参加了学生社团,就必须在这三级自组织架构中接受大学同侪群体的社会化。

    根据其组织大小以及占有的资源的多少,高校自组织体系的现状可以由图1来表示。

    在这个体系里面,各级组织之间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级别的组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联系和体系上的关系。

    (二)功能分析

    在功能主义看来,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组成的系统,而且每个部分都承担着各自的功能。而自组织体系作为大学校园里面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地也承担着一定社会功能。

    1.道德教化功能

    自组织通过在日常的组织活动中能对组织中的成员起到一个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熏陶的作用。一个优秀的自组织能够通过对某种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倡导和执行,包括其组织自身的仪范制度、伦理规范、道德精神等来影响其组织成员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道德教化的功能和作用。

    2.交流平台功能

    大学的自组织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趣缘性交流、学术性交流、地域性交流的最佳场所。自组织通过其自身的特点(兴趣型、学术型、地域型),能够吸引到不同交流需要的大学生加入其中。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不同个体的不同专业知识背景、人际关系、思维方式都会在这个交流平台上碰撞。这种立体的、跨专业的交流是有益于大学生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的。

    3.技能锻炼功能

    自组织为大学生锻炼自己的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田。在大学生参与自组织的过程当中,无论是交际技能还是管理技能,都会在自组织的发展和运作当中得到相当的锻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认同感和自信。

    4.政治社会化功能

    人的政治社会化的资源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大众媒体和同侪群体五个方面。而自组织作为同侪群体进行社会互动的方式,当然也具备了很重要的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在大学生参与自组织的过程中,他们会通过组织上的运转和发展学习到政治知识和锻炼出政治技能,并接受自组织内的政治价值和政治文化的影响。自组织政治作为真正政治的练兵场,给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政治参与的经验。

    三、自组织体系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毋庸置疑,高校的三级自组织体系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也重点考察了参加社团与否,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如表7所示。

    如上表所示,参加社团的大学生当中大部分都是女同学。而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当中,男女比例比较平均。从上表可知“是否参加社团”并不对政治身份的分布形成重大影响(比例差没有超过5%),而“是否参加社团”这个影响因素更多地对政治信仰和政治效能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故可以对以上两点进行分析。

    (一)对于政治信仰的影响

    参加了社团,就意味着大学生除了学生角色之外,还要担当另外一个社会角色——社团成员。这种社会角色会推动学生在这个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之中接受更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社会化。明显地,参与了社团的大学生和没有参与社团的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有着显著的差异。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偏向于无信仰,而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比起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会更偏向于宗教和资本主义。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是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的将近一倍,而信仰资本主义的比例是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的将近十倍。据此可以推断,社团生活能够让大学生在背景基本相同的次级群体之中进行互动,不断强化和塑造其价值体系。而群体中的个体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价值、信仰向群体趋同以避免自己成为边缘人(Marginal peo-ple)。这种群体内个体的效应,防止了群体内的成员的个体价值观、信仰偏离主流,乃至形成偏激的政治价值和信仰,例如形成非主流的宗教和资本主义信仰。这种群体性机理很好地解释了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的信仰与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的差异。

    表9进一步地揭示了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与否与其政治信仰之间的关系。在社团工作或者活动中所支付的时间代价或时间成本越高,那么其信仰就越偏向于无信仰。在社团活动中有资格支付这么高的时间代价和时间成本的,往往也都是社团内职能较为重要的成员(表8,花费在社团的时间越多,其对社团职能重要性打分的期望值越高,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可见大学生通过社团内的层级流动,在从职能较低到职能较高的向上流动过程中,社团工作以及实务工作量的增加反而阻碍了在社团中担任要职的大学生个体形成良好的信仰和价值。其结果是,适度的社团参与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和强化其良好的信仰和价值体系,而当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会偏向于无信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参加社团并不影响大学生总体上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也就说明了社团内的群体力量对比起整个体制、整个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对共产主义的宣传和熏染力量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这证明了大学社团的社会力量对比起大环境的社会力量还是有限的。

    (二)对于治效能感的影响

    一个政治人愿意花费在政治参与的时间,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指标来操作化政治人的政治效能感。当一个政治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一次政治参与,那么可以反映出他对于这次参与的政治参与的期望也就越高,这次政治参与能给他自己反馈的主观效用也就越强。个人越是自认主观上有能力的人,他在政治方面似乎就表现的越积极。

    在表5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最不愿意去进行一次民主投票的(愿意花费的时间为24%-0%)的维度中,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的投票意愿比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要高了12%左右。而最愿意去进行一次民主投票的(愿意花费的时间为100%-75%)的维度中,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的投票意愿比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要低了8%左右。在表10中也可以看出,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愿意花费在投票上的时间的期望值(均值)比没有参加的大学生低约7%。这种差异反映了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比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更不愿意去进行投票。换句话说,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比起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要低。

    政治参与的成败经验通常是个体对自己实际活动的成就水平的感知,它是个体获得政治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大学社团里面的“社团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进行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替代品,而政治效能感的获得和强化,就是在这种社团组织里的政治成功中获得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参加了社团的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会比没有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要低,可见大学的学生社团给社团的参加者带来了许多社团政治上的失败经验。这种失败的经历不仅让大学生怀疑自己的政治能力并且降低了大学生对自己的政治期望。

    四、强化自组织体系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对策建议

    综合上面的数据可知,自组织体系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社会化的引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时在自组织体系里面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政治社会化引导的工作要么就根本没有,要么就流于形式。这样的高校政治工作的缺位导致了一块大好的大学生政治工作阵地的丢失。加强对自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对其的工作力度,会有利于指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价值以及信仰,抵御非主流的政治价值和信仰对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的渗透和侵蚀,并且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社团环境当中更好地获得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和政治经验。

    (一)有步骤、有计划地实行社团组织直选

    社团组织直选就是直接民主的一个体现。由于学生社团组织的人数不会太多,因而有利于进行直接选举。所以实行社团组织直选是可能的而且可行的。

    最好的政治训练就是政治训练本身。要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政治技能和政治知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大学生参与到社团的政治实践当中。但是,由于在大学学生社团中人员职位流动都是不透明的,流动的规则都是模糊的、不明确的,甚至有些是脱离了一定的可视化的标准和规则而仅凭学生社团领导者的偏好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这种不透明所给学生社团的成员带来的必定是政治无力感而非政治效能感。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让大学生更加充满热情地参与国家政治,那么学生社团作为政治参与的练习场所,作为大学生获得政治经验的地方,就必须有规范地进行社团组织直选。

    当然,社团组织直选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现时的状况转变到社团直选当中,必定要经过一定的步骤和计划。高校团委应该运用其扎根于大学生的组织力量,肩负起制定实行社团直选步骤和计划的责任。

    (二)建立健全社团直选制度

    社团直选除了需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实行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制度化的保障。制度化是一项程序的常态化的保障,也是一项程序获得最终合法性的保障。只有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可靠的社团直选制度,那么社团直选才能更有效和更长久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政治实践。以下是对于建立一套社团直选制度的粗略建议。

    1.建立社团骨干职位的直选制度

    社团的建制所核定的所有社团骨干职位,都应该通过直选制度所产生。因应社团内部都有一年一度的“换届”的传统,社团骨干职位的直选也应该是年度的。选举应该遵从一定的选举规范,并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此不再赘述。

    2.建立监督直选过程的机制

    在学生社团选举过程中,应当派遣非该学生社团的人员对该次社团选举进行现场监督。监督人选可以是随机抽取的兄弟学生社团负责人或者其指导老师。监督人一旦发现选举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在选举结束之后宣布该次选举无效并应当把选举无效的原因进行全校性范围的公布。

    3.直选结束后的公示和复议制度

    直选结束之后,新的学生社团骨干成员的名单应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包括实体公告栏、校园网站)。校内任何人员对于该次选举如果有任何异议,可以通过该次选举的监督人对该次选举进行质疑。有重大问题的,可以对该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或者该社团的管辖机构提出成员名单复议。

    (三)构建学生社团的软性信仰教育功能

    每个国家每个政府都会对自己的公民进行符合自己国家政治需要的政治社会化。这种政治社会化包括软性和刚性的。而当今有七成左右的大学生对硬性的政治社会化没有兴趣甚至反感(表11)。那么作为补充和替换,大学生社团就应该承担起对学生社团内大学生进行软性信仰教育的任务。而且表中显示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更加觉得马克思主义类课程无趣和形式化,男生比起女生更加排斥硬性的政治社会化。

    大学生社团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的优势比起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是十分明显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同侪群体当中的价值和观念都比传统政治课上面的说教容易接受,而在社团活动中观念和价值的不断强化和相互作用比起硬性的政治社会化更加富有实践性和主动性。与硬性的政治社会化具有明显不同的是,软性的政治社会化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既定的价值和观念。这种隐形的、软性的方式会降低大学生对这种观念灌输的抗拒和抵触感,从而达到比硬性的、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更好地传递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的效果。

    (四)强化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

    现时的高校,部分学生社团指导老师仅仅名义上挂职于学生社团,而在学生社团的各种建设当中,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增强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在学生社团中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社团活动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找到相应的帮助和引导,并且学生社团指导老师通过自己在社团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自身的权威对社团整体的文化和价值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通过强化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在社团中的作用,可以将学生工作从纯粹的以学院为单位、以学院辅导员为主力的单维度层面,转变到跨学院跨专业,以社团为单位的多维度层面,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参考文献]

    [1]王铁.大学生政治信仰与入党动机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

    [2]秦位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2).

    [3]徐峰.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缺失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4]邱钰斌,林伯海,张军琪.新世纪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与对策分析——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现代商业工贸,2010,(3).

    [5]李伟.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J].青年研究,2012,(9).

    [6]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雏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张平,李国青.论政治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及其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2004,(1).

    [责任编辑:邵猷芬]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