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也有春天

    肖璇

    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当你迷恋水仙的娇艳时,在被人遗忘的、就连最无私的太阳也不屑施舍一些阳光的寂静山谷里,那一株野百合也有春天。

    岁至年初,驻足回望2013年的图书行业却诸多趣味杂陈。

    你看,2013年年初时在一窝蜂地假装冷静中,图书行业的发声者们似乎是不约而同地集体得出了一个笃定的结论:数字出版在经过了几年的喧嚣之后终于消停了下来,这也包括了几家知名大小企业的大刀阔斧和气宇轩昂之后的迅速沉浮,因为大家都开始闭上嘴准备要理性而认真地思考应该怎样脚踏实地做点事。事无对错,只是到了这新旧交替之时却又是这般光景: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咂么当初的定论是否准确、也没来得及盘点数字出版的红粉佳墨时,冷不丁就被丢来的这么一记炸弹吓了一跳,这炸弹还真是不大不小地丢在了书业头顶那一片并不宽阔的领空:深圳购书中心,关了。此刻,假装成时评人的原班人马和自以为脱身迅速的前书业人们,也许又有机会以此来佐证纸质图书的消亡以及行业变革和发展趋势的迫不及待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行业的发展,一定是以消亡或者革命为代价的吗?

    当我们惋惜蓝巨人IBM时,当我们笑看柯达随风而去时,当我们一声叹息地送别诺基亚时……当我们看着一个又一个原本响当当的名字,在它们自己行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被当作前浪拍在沙滩上的时候,大多数情绪都是要被“原本”该推陈出新的惋惜和微微带着点儿“活该”味道的叹息所笼罩的吧?当然,往远说的话这甚至要包括久远之前的晋商那一顶声名鹊起的美誉之帽,和最终逝于一腔刻板且不思变通的他们的历史结局。

    于此,来看看我们的图书行业吧:已经历经了好几年被数字出版趋势所笼罩和熏陶的图书行业,在此时,大概大部分从业者都会认为数字出版是会“来势汹汹”地把自己手里的饭碗给拿走了吧。因为这个碎片化和快速阅读的时代,似乎越来越不能“容忍”严肃的深度阅读和缓慢的出版节奏硬生生把我们原本就紧凑的生活弄得正统而且更加狼狈不堪。于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读者和他们的注意力就将伴随着可爱的数字出版一起,把我们一同驱逐出行业的舞台!

    可是——等等!当我们在讨论行业发展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IBM没了,ThinkPad还在;柯达没了,拍照还在;诺基亚没了,手机还在;晋商票号没了,储蓄还在……所以,当数字出版来了,阅读和读者都还在哇!

    所以?所以,既然阅读还在,那么是谁消灭了我们对内容本身的爱呢?在阅读之上,除了书,我们还有什么?那些被销量、码洋、回款之流KPI考核掉的我们对内容的爱,都去了哪里?换句话说,我们真的是会被数字化的趋势来势汹汹地消灭在前进的路上,还是在此之前就率先把自己原本的优势和对内容的掌控力,给毫不留情地阉割在先。那么,到底是谁以行业发展的趋势为名“消灭”了我们?

    颠覆是什么?是一种非常不“生活”的生活态度!

    说到行业发展,就拿从业者们每天要做的一件一件工作来说,我们能分辨得清楚这图书行业所谓的“行业发展”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吗,弄得明白哪件工作或者哪个项目是在具体促进着行业显性发展吗?或者说,要是不以革命性的工具或者思维来颠覆原有的行业元素和特性的话,这个行业就不在它原本该有的发展趋势之中了吗?再或者说,不以颠覆之名来证明一个行业的既有动态和拥抱变化的(虚假的)常青之心,这个行业就有如垂暮老者般不可救药了吗?

    不是的!

    在我看来,不论是数字出版还是其他任何一种所谓对图书行业的颠覆性创造,对于图书行业来说它都不会是一个单项选择题,因为所有的“颠覆”对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一种补充式的正向尝试,而不是打击似的毁灭。比如,就单拿看似风声水起的数字出版来说,对于庞大的阅读群体来说它也绝不是一个替代性的发展趋势。且不说内容和阅读本身就不是一个只会在单一场景下消费的产品,而内容作为包容性极大的产品形态,它对于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以及工艺”的需求,从某种角度来说除编辑技术需求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出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他们本身的生活态度,后者的水平高低往往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积累,而且这也恰恰是内容水平最终高低与否的直接关系因素。于是你看,内容的优劣从来就不是阅读工具或介质的变化所能够左右得了的事情,同时,内容的价值也远远不是一种所谓的新兴介质或者手段就能够掌握的(纯粹的销售指标除外,因为销售的逻辑和阐述要更加复杂)。

    而另一方面,内容作为一种柔软的、不可衡量的产品来说,对于内容制造者的要求非常高,这就决定了图书行业的人们要耐得住寂寞还得擦得亮眼睛。可惜的是,越来越多的出版人开始被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所谓趋势和流行给弄得失去了方向,丢掉了本来该有的淡定和从容,这对读者来说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因为面对着不一定能保障质量的内容和也许对眼睛不够舒适的各种阅读工具来说,读者们不得不慢慢地学习着为此买单,除非他们选择放弃,或者其它什么,也许是提高挑选好内容的眼光。瞧,多可气!

    可话说回来,当我们感觉行业当中每一个人都在谈论数字出版的时候,当我们高山仰止地凝望着他们试图指点图书行业江山的时候,当我们妄自悲切地感叹自己不能像这些先驱一样准确把握行业脉搏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自己作为内容生产者这一角色的真正定位?我们是不是太过于在意大家而忽略了自己?我们是不是被带离了正常的思维和生活轨迹?

    所以,颠覆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是一种非常不“生活”的生活态度。

    恐慌的背后,是一张张忙于生计的善良面庞

    说了这么多,虽然一直是要试图说明所谓的数字出版并不一定会敌对般地摧毁原本的纸书图书行业,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越来越多的图书行业从业者开始在考虑的事是,如何尽快给自己在数字出版领域里找一个新的岗位和职业机会。那些只会看书或者只喜欢看书、编书的书业人们,已经多多少少开始忧虑自己在行业产业当中的准确位置,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安置自己的心情和无措,也不知道怎样轻松坦然地面对这个已经到来的数字内容世界。这,大概就是由行业变化所带来的职业恐慌吧。但其实,在这些恐慌的背后,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张张忙于生计的善良面庞,而这,与行业的发展无关,也与“数字出版是否颠覆原本的纸书出版行业”的讨论无关。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和体验着生活吧。

    但是,数字出版的恐慌又如何?生活不是只有一种场景!

    首先,就阅读来说,流连在各个平台的内容受众们往往是交叉重叠着的,他们习惯于在不同的地方获取各种类型的内容,因为包括交流在内的任何内容都是可阅读的内容。比如门户新闻和微博的阅读人群,再比如杂志阅读和图书阅读……这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用单一的阅读方式和工具来定义读者群体的喜好,我们甚至不能准确针对阅读特性的任何一个指征找到一个相对合适阅读类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原本阅读的人不会丢失,那就代表我们的用户群体一直还在那里,即便有更多更新鲜的事物出现,他们也一样在那里。那么,我们根本毋须在数字出版面前表现出自己对内容的胆怯。

    其次,对于图书出版这样一个特殊到几乎可以横跨所有行业和职业的行业来说,它的核心价值并不是出版或者发行的节奏以及营销手段的高超,更不是承载方式和工具的新颖程度以及用户普及率,相反的,图书,或者准确地说是内容,它的核心价值永远都不会改变,那就是为它的受众带去应有的阅读感受和实际帮助。从这一点来说,数字出版的核心其实也还是要回归内容本身,因为再便捷的阅读工具也不能降低阅读者对内容品质本身的期望值和要求。我们如果想象自己的读者会因为阅读方式和工具的变化,就丧失掉他们自己对内容品质的判断力和内容品质的阅读需求,那就真是大错特错了,内容的本质是阅读,而不是绚丽的承载体。

    既然如此,恐慌什么?

    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当你迷恋水仙的娇艳时,在被人遗忘的、就连最无私的太阳也不屑施舍一些阳光的寂静山谷里,那一株野百合也有春天。虽然,寂寞是那里唯一的主题。可就是那令人窒息的寂寞中,一株野百合倔强地生长着,固执而充满了活力与希望。所以?所以就算是纸书的出版行业真真儿是到了冬天那又如何,我们的目标和生活的重心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抬着头兴高采烈地跟着一大波人的新鲜开始婆娑着寻找行业的新契机时,踏在脚下那一步步的才是我们原本的生活。这不光是指我们每一天拿在手里的工资,还包括:什么样的选题对应什么样的读者?什么样的选题应该用什么方式去见读者?什么样的选题应该找什么样的作者构架……这些才是我们尊重读者的方式,这才是我们自己最大的价值和能量。而另外要说的是,其实,当所有的人都在迷恋数字出版带来的新鲜感和阵痛或者刺激时,我们有理由相信的是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想过或者说根本还没有来得及想自己是在做什么。也许是数字出版的美丽太诱惑,也许是天生的敏感左右着,他们最终走在了新的行业趋势之路上,但,前方究竟是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

    最后——诚然,我们谁都没有必要用革命或者反对革命的态度蔑视或者轻易否定什么,我们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变成生活本来的样子!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