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游记的特点
余冬林
[提要]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文化全方位地置身于一个崭新的文化参照系中。近代中国旅游文化发轫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受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近代游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国人的域外游记,主要特征是师夷求强,救亡图存;一是西人的中国游记,主要特征是探险考察,西学东渐。
[关键词]近代;游记;特点
自1840年肇始的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以坚船利炮打开了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华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西方国家为了达到其经济扩张和政治扩张的目的而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使得中国的国门进一步洞开,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逐渐被许多不平等条约裹挟进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之中。同时,也使得中华文化全方位地置身于一个崭新的文化参照系中。
一、近代国人的域外游记:师夷求强,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以来,国难时蹇,民族危亡牵动和刺激着每一个爱国者的心。于是,许许多多的文人士子、政府官员、爱国志上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或走出国门,扬舟异域,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或蹈厉奋发,漫游神州,寻求救国安邦之道。他们在旅途中,或游历之后,或出于遵循清政府的规定撰写日记定期寄回,或出于使命和责任写作游记以开启民智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近代游记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域外游记尤为兴盛发达。这显然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旋律密切相关。近代域外游记中真正纯文学作品极少。文学性较强、基本可视为文学作品的有斌椿的《乘槎笔记》,张德彝的《航海述奇》系列,袁祖志的《涉洋管见》,郭嵩焘的《使西纪程》,黎庶昌的《西洋杂志》,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刘锡鸿的《英轺私记》,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钱德培的《欧游随笔》,阙名的《三洲游记》,陈兰彬的《使美纪略》,王韬的《漫游随录》、《扶桑游记》,张荫桓的《三洲日记》,潘飞声的《西海纪行卷》、《天外归槎录》,薛福成的《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单士厘的《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梁肩超的《新大陆游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戴鸿慈的《出使九国日记》等。其他游记中一些较有文采的片断也可视为文学游记。近代域外游记总体上属记叙文,又多为日记,以时间为序,写景状物,绘声绘色,逼真传神,如写舞会、宴会、马戏、斗牛、赛马等。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日本、欧美主要国家的山川草木、政治体制、教育制度、宗教文化、科技成果、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记,展现出一幅幅充满异国情调的山水画卷、风俗画卷和现代文明画卷。作者的笔墨大多集中于各国的人文景观,尽情展示近代都市繁华的物质文明,与中国传统山水游记之意趣大相径庭。更难能可贵的是,近代域外游记还将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等观念介绍给国人,开启了民智,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游记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功利性,作者心系国家民族,创作意图明确,意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以革除中国弊政,师夷制夷,自立自强。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至今仍令人景仰不已。
二、近代西人的中国游记:探险考察,西学东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香港,五口通商,使沿海地带成为近代西方人最早接触的地区。有关游记如美国传教士香便文的《岭南记,或华南内地景象,包括迄今为止尚无人涉足的海南岛之探险》、翟理思的《从汕头到广州》、福均的《中国茶乡之行》等。
长江是西方探险家深入中国的突破线,因此关于长江探险的游记亦较为丰富。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英人白拉克斯顿对长江沿岸以及岳州到屏山之间约900英里河段进行考察,撰写了《长江五月:长江上游考察记事和中国目前叛乱介绍》。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英国探险家库伯从上海出发,沿长江上行,经四川、云南、缅甸,抵达加尔各答,首次探明了从长江上游到英属印度内的缅甸的路线。他撰有《一个头扎辫子、身着小袄的商业先锋的旅行记》。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马嘉理受英国外交部指派,前往八莫为正在向中国前进的英国考察队充当翻译。马氏从汉口出发,经湖南、贵州、云南至缅甸。《汉口大理之行杂录》系后人根据马嘉理日记整理的游记。《烟台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谕令各地对持有护照的外国游历者予以全面保护,为西人长江探险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这期间较重要的探险家是巴伯(贝德禄)。他的第一本游记是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英国“国会蓝皮书”中的《巴伯先生关于格维纳使远大理至腾越之行的报告》,另一本更重要的游记是翌年的《华西旅行与研究》。同时期的另一个探险家是帕克尔,撰有《沿扬子江而上》,记录了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他在长江上游两岸地区所作的科学与商业考察。另一个较为重要的探险家是霍西(谢立山),写有《华西三年》,书中包括作者光绪八年至十年(公元1882-1884年)在四川、云南、贵州之间的3次旅行。比肖普可谓是长江上游探险的集大成者。其作品《扬子江内外》描述作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在长江流域的探险经历。比肖普的游记集科学描述、浪漫主义观察、商业调查于一身,可视为长江上游探险的总结。
此外,还有从长江中上游北上,或从长江下游出发,沿大运河北上,然后转陆路深入北方诸省的。70年代以后的游记有威廉臣的《华北、满州及东蒙旅行记》,内容包括作者在山东及沿大运河南下到上海,以及在直隶、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内蒙、漫州的探险活动。英国官员璧阁衔的《在中国的一年》,包括作者从香港到广州,北上经广东、广西、湖北、河南至北京,后来又沿长江经重庆、成都、西安、河南卫辉,最后抵达北京的旅程。传教士格洛富的《在中国一千里奇迹:关于靠上帝之力从山西的帝国义和团手中逃离的亲身记录》,记录作者从山西潞安(长治)北上至顺德,被迫返回潞安后不久又南下的逃亡旅程。途经高平、河南郑州、信阳、湖北云梦、孝感、汉口,最终抵达上海。
与此同时,西方人在我国西部探险考察也如火如荼。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8月,法国天主教神父古伯察和秦神父从黑水(位于今辽宁西北角的建平县)出发,经内蒙、宁夏、甘肃,于翌年初至青海。同年11月15日,他从青海湖北经合天唆、乌兰及都兰,再经唐古拉山口,于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初抵达拉萨。古伯察的游记有英译本《鞑靼和西藏游记》。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分别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3次入海西,目的地均是拉萨,著有游记《蒙古与唐古特国》、《从斋桑经哈密去西藏和黄河上游》。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英人维尔比上尉和马尔科姆中尉奉命由印度横穿西藏进入柴达木盆地,经香日德、茶卡等地至西宁,于同年12月抵达北京。维尔比著有《穿越未知的西藏》。
三、总结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的状态终被列强以暴力所打破。中国社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时代巨变中,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气势汹涌而来,与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全面的交锋,并在这场交锋中逐渐占据了上风。与此同时,中国的水陆空交通及交通工具、旅游设施、旅游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以及近代旅馆和旅行社的出现,大大斤便了人们的出行旅游。这些都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旅游文化的面貌。
近代中国旅游文化发轫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受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升级,民族危亡牵动着每一个正直中国人的心,独立和富强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最主要任务。于是,一批批文人士子、一批批政府官员、一批批爱国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扬舟异域,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在中国沉湮了数百年的出境旅游也因之重新焕发光彩。因此,近代国人的域外游记具有师夷求强,救亡图存的特点。
随着国门的洞开,西方的商人、学者、传教士、旅行家、外交家等蜂拥而至,在中国传教、探险、经商、观光,加紧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渗透。在此背景下,近代西人的中国游记不仅具有探险考察的特点,而且兼有西学渗透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欧明俊.亟待开掘的文学宝藏——近代域外游记述论[J].中文自学指导,2005,(4).[2]王晓伦.近代西方在中国东半部的地理探险及主要游记[J].人文地理,2001,(1).[3]王晓伦.近代西方在中国东半部的地理探险及主要游记[J].人文地理,2001,(1).[4]房建昌.近代外国人柴达木游记考证——兼评<海西州志·地理卷>[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9,(1).[5]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