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土家族儿歌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实践探索

    石晶

    

    摘要: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并相继出台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促进激励政策。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如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渗入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让孩子们就从小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熏陶,感受到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激发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笔者根据贵州当地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展的现状,尝试性的将贵州土家族儿歌融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活动案例设计与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民间音乐? ?幼儿园音乐活动? ?土家族儿歌

    中图分类号:J60-05?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2-0097-03

    一、贵州土家儿歌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应用价值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贵州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等县。贵州土家儿歌是土家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智慧结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地域特色,反映了天文地理、家事节令和民族风情等,蕴含一定的教育和审美功能。例如:儿歌《问答歌》通过山歌对唱的形式,歌词一问一答,包含着生活和自然界常识,能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哥哥起来学木匠》则通过歌唱土家人民一早起来的劳作场景,教育孩子们应该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金竹丫,银竹丫》诙谐有趣,表现了土家姑娘勤劳和心灵手巧等,这些儿歌曲调生动,艺术表现力丰富,我们把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渗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到优秀的民族文化熏陶,感受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提高孩子的艺术表现力。

    二、贵州土家儿歌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应用现状

    关于贵州土家儿歌在本土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实际运用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采访和实地调查对贵州当地一些幼儿园进行了深入了解,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对土家儿歌了解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老师只听说过土家山歌,对其音乐类型和艺术特点知道的很少。只有少数土家族老师能说出一两首土家山歌的名字,但是对于土家山歌其中之一的土家儿歌知之甚少,老师们普遍认为自己都不了解的音乐,是没有办法去在教学中实际运用的;二是教师缺乏自身的音乐素养,设计和组织音乐活动对老师自身的音乐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在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对音乐素材有一个分析过程,深到调式调性、曲式结构,浅到节奏节拍、基本旋律和风格特点等,这些都对教师的音乐方面的技能和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也成为制约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原因;三是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教师们在音乐素材的选用上多为中外儿童歌曲和一些器乐名曲,虽然大多数都认为将自己本土的优秀民间音乐融入到音乐活动是有必要的,对幼儿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没有将想法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四是缺乏相关的活动经验借鉴,大多数幼儿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还停留在通过网上和教材查找进行案例模仿,缺乏自我创新能力,由于现在可以借鉴的关于土家儿歌的音乐活动案例几乎没有,老师因为没有参考模仿对象而导致放弃。

    三、贵州土家儿歌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应用实践

    根据当前了解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情况,笔者选取了两首土家儿歌作为音乐素材,针对小班和中班孩子设计了具体的活动方案,并在部分幼儿园进行了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班律动活动《勤劳的一家》

    活动内容与流程:

    1.故事情境导入:在美丽的大山里生活著勤劳的一家人,他们每天天还没亮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这一家人都有谁?他们一大早都在忙些什么呢?

    2.教师跟音乐做第一遍动作使幼儿初步感知音乐;

    3.教师跟音乐做第二遍动作使幼儿进一步熟悉音乐和动作;

    4.出示图谱详细讲解打鞋底、舂糯米等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和含义;

    5.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并积极的创编动作;

    6.跟随音乐和幼儿完整的做两次律动;

    7.加入抢凳子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设计思路:《哥哥起来学木匠》是一首贵州土家族儿歌,歌中描述了勤劳的土家人清晨忙碌劳作的场景,并且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动物猫、狗、猴都加入到了劳动之中,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土家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这首歌曲教育了孩子从小就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的设计以歌曲内容表现的一家人早起劳动为思路,设计了伸懒腰、加油、打鞋底、舂糯米等模仿动作,逐渐将幼儿带入歌曲的情景中,使幼儿理解感知歌曲内容并感受音乐诙谐的情绪,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能在游戏中用创造性的动作、表情表现音乐。活动的最后根据“半边屁股落下来”的歌词设计了抢凳子的游戏环节,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感受游戏中挑战的快乐。

    活动反思:在具体的活动实施中,幼儿表现了极大兴趣,尤其是最后的游戏环节,每个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游动中去。但是由于歌词的一些内容年代久远,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歌曲中部分歌词不太理解,导致在动作的记忆模仿上表现出一定的困难,建议用图谱辅助幼儿理解歌词,生活中多讲述一些土家族的民俗习惯,提高幼儿对土家儿歌的认知能力。

    (二)小班歌唱活动《听见狗儿汪汪叫》

    活动内容与流程:

    1.导入活动,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唱一首有趣的歌曲,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教师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提问:小朋友听见了歌曲里面有什么小动物在叫?它是怎样叫的呢?

    歌曲里面还唱到了谁?(哥哥和妹妹)

    妹妹为什么会吓一跳呢?哥哥在干什么?哥哥是怎么学狗叫的?(汪汪汪)

    3.教师演唱歌曲并加入声势动作(拍手和拍腿),请幼儿跟着老师的歌唱一起做动作;

    4.加入捉迷藏游戏,激发幼儿自己学唱歌曲的兴趣;

    5.引导幼儿创编歌词,用不同的小动物来演唱歌曲。

    设计思路:《听见狗儿汪汪叫》是来自由铜仁幼儿师专安元奎教授和安伟教授收集整理改编的一首土家儿歌,歌曲中生动的表现了哥哥逗妹妹玩的有趣场景。歌词易懂,旋律简单,情节生动有趣,适合低龄的小朋友演唱。活动一开始运用声势动作训练幼儿的基本节奏,活动中间部分设计了捉迷藏的游戏环节进一步激发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最后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歌词,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并感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小班幼儿一开始对歌曲演唱兴趣不大,但随着找哥哥的游戏环节的加入,幼儿的演唱兴趣增加,主动愉快的完成了活动。但是最后的创编环节,由于老师的提示不夠细致,部分幼儿在创编歌词时选择了不会发声的小动物名称,导致影响了歌曲的演唱。

    四、结语

    贵州是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各民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将本土优秀的民间音乐融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让孩子们从小受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走进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唤发他们对自己的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多思考和探索民族民间音乐与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效融合,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的具有民间特色的音乐活动,不断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公秀凤.基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的检视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

    [2]赵楚.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运用的策略思考 [J].黄河之声.2019,(02).

    [3]肖辉.文化生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9,(07).

    [4]陈旭.《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评鉴.2019,(16).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