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儿童钢琴教学探究
肖苹 周民
摘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理论之一,他阐述的有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发展的观点与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很多共通点,对研究儿童学习动机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将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儿童钢琴学习的需要出发,对钢琴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以满足儿童兴趣发展的需要,激发儿童钢琴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和谐课堂和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促进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層次理论? ?学习需求? ?儿童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2-0092-03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完全符合教育实际,是我们解决儿童钢琴学习需要和教学方法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指导。需要是个体行为的根本动力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强调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教学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需要的代表性理论,他阐述的有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发展的观点与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很多共通点。因此,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探讨在钢琴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内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人存在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构成一个系统。前三者属于低层次需求,可以通过外部条件满足;而后两种需求则属于高级需要,对人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价值,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得到满足。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钢琴教学方法的探索
音乐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儿童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儿童学习钢琴方面应该考虑如何在教学准备环节中就创造条件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有预判的前提下采用教学策略来满足儿童现有需要,并引导儿童向更高层次需求发展,实现儿童需要和教学目的相结合。
(一)满足生理的需求 激发儿童钢琴学习动机
动机是由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要也不相同。因此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在3-15岁这年龄段里,儿童的思维可主要分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来说,教师要引导儿童,实现从不学到学的转变。因此,在曲目选择上以带有童趣,直观和形象的乐曲或儿童歌曲为主,从而满足具体形象思维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例如:汤普森教材中《跳来跳去的松鼠》《跳舞的雨滴》标题鲜明、具体形象的作品。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思维发展到了抽象水平,摆脱现实具体事物的影响。教师可以选情感性较强,富有想象力的乐曲,从而满足儿童情感需求和简单创作的欲望,引导儿童向高层次发展。另外,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身体发展也有所不同。同一首乐曲,有的儿童“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教师要针对儿童身体发展特点,布置适应儿童练习的曲目,注重因材施教。
所以,教师要了解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预设其教学活动,刺激儿童的需要,使他们更为主动的投入到钢琴学习之中,激发钢琴学习动机。
(二)满足安全的需求 稳定儿童钢琴学习状态
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钢琴学习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感受,进而影响师生双方的交流,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钢琴学习环境包括视听觉环境、视觉环境和情感环境。
首先,钢琴教室必须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钢琴学习应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环境,保持儿童注意力的集中,培养儿童良好内心听觉。其次,营造良好的钢琴学习氛围。钢琴教室内壁可以挂钢琴家的肖像和生平成就,使儿童感受浓郁的音乐气氛,这些外在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带来心理暗示。另外,教师的教学要具有亲切感和信任感。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状态,教师要尊重和善于聆听儿童的想法,充分给予儿童信任感,让他们在教师给予的安全氛围中积极主动学习。
(三)满足情感的需求 提升儿童钢琴学习领悟力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情绪,情感的传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性体验教学方法,让儿童从教师营造的情景中体验和感受乐曲的情感,丰富儿童情感,促进其感情的表达。以舒伯特的《摇篮曲》为例,从乐曲标题入手,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睡前都会做什么呢?引导儿童自己的思索,讲出各样睡前的小活动。然后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把《摇篮曲》整个曲调哼唱出来,描述出一幅睡前妈妈唱歌的画面图。随后教师弹奏乐曲,儿童感受乐曲,让儿童进入自己设定的睡前意境中,思绪在音乐里翱翔,最后儿童学习弹奏乐曲并加以创造把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用音符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法以思维为核心,情感为纽带,听过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践的情境创设,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既加深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又满足儿童对音乐情感的需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音乐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对同一首作品想象和表达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而不是灌输。
(四)满足尊重需要 强化儿童钢琴学习信心
钢琴技巧学习是漫长且困难的过程。克服胆怯和儒弱的情绪,拥有学习的自信心格外重要。针对儿童的学习能力与程度的不同,教师要制定具有弹性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他们觉得学有所得,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当儿童在较完整完成曲目要求的目标之下,还存在其他不足时,教师可以设置小目标。例如多布置同一类型节奏的乐曲给儿童练习,使之熟能生巧,随后采用游戏合作等方法让他在集体中练习和展现,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解除这种惧怕的心理状态,满足他的内部尊重的需要。另外,教师可采用师生反向教学法。儿童充当小老师,通过自己的演奏,自己的讲解,来给教师同学上课。并且教师要给予评价,多以激励性评价言语与儿童沟通,对儿童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赞美表扬,以达到满足其外部尊重的需要,从而强化他们钢琴学习的自信心。
(五)满足自我需求 挖掘钢琴学习潜能
自我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获得成就感,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追求。音乐学习讲究“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人”。在达到技巧、乐曲的意义之后就要呈现某一精神的人格主体,即 “自娱”的一种状态。这里的“自娱”并不停留于寓教于乐,而是寓学于乐。
在我们的兴趣、情感以及良好的学習习惯等因素的构建下,其实已经达到了“自娱”发生的条件。但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教师应创造良好机会去帮助儿童自我需求的发展。首先,破除创造的神秘感。大多数儿童都有强烈的创造欲望,但同时又不敢创造,所以教师应大力开展音乐创造学习活动,引导、鼓励学生音乐创造。即兴演奏就是个再好不过的例子。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形成自我观念的意识。
三、结语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以及音乐教育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与我国目前的课标相契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并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此,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的视角下去探讨钢琴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东风 张瑾.音乐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2]李梅.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柳小梅.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儿童手风琴教学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吴跃跃.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5]毛金梦,赵露.马斯洛Z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音乐,2018,(04).
[6]双红青.试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