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经典就该高限处罚
张立美
日前,一段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视频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视频里,夸张的表演、被篡改的歌词引得台下观众捧腹。针对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视频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追根溯源,严查恶搞视频的源头制作公司,依法给予当事人罚款的高限处罚。文化主管部门对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经典的制作公司,予以高额处罚,这干得太漂亮了,恶搞经典就该予以高限处罚。否则,刹不住愈演愈烈的恶搞经典这股歪风邪气。
恶搞,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本身无可厚非。优秀的恶搞作品,不仅可以满足大众的娱乐生活需求,而且担负着批评的功能。比如,把我国互联网恶搞视频带入了鼎盛时期的恶搞视频代表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凡事都要有个度,娱乐大众可以,哗众取宠也可以,但前提是要有底线。恶搞经典,恶搞英雄人物,这就逾越了底线,丧失了起码的道德良知。这实质上是对经典文艺作品、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是对英雄人物的侮辱,是对民族历史的一种遗忘和不尊重,严重伤害了国人的民族情感。这在客观上无异于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脉,在潜移默化中会误导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危害巨大。所以,恶搞经典的视频一上传到互联网上,就招致一片罵声,饱受社会诟病。
文化主管部门对恶搞经典视频的制作公司给予高限的处罚,这无疑是对症下药,直接提高了恶搞经典的违法缺德成本,让恶搞经典行为不再是只赚不赔的生意。这对遏制恶搞经典的歪风邪气显然有积极作用,让广大文艺创作者、自媒体从业人员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不敢再轻易、随便地恶搞经典。要彻底刹住恶搞经典的歪风邪气,还需要不断提高处罚力度,不能只是罚点款了之。当然,保持文艺创作力,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发布一份经典“白名单”,方便恶搞视频对经典绕路。
日前,一段恶搞《黄河大合唱》的视频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视频里,夸张的表演、被篡改的歌词引得台下观众捧腹。针对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视频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追根溯源,严查恶搞视频的源头制作公司,依法给予当事人罚款的高限处罚。文化主管部门对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经典的制作公司,予以高额处罚,这干得太漂亮了,恶搞经典就该予以高限处罚。否则,刹不住愈演愈烈的恶搞经典这股歪风邪气。
恶搞,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本身无可厚非。优秀的恶搞作品,不仅可以满足大众的娱乐生活需求,而且担负着批评的功能。比如,把我国互联网恶搞视频带入了鼎盛时期的恶搞视频代表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凡事都要有个度,娱乐大众可以,哗众取宠也可以,但前提是要有底线。恶搞经典,恶搞英雄人物,这就逾越了底线,丧失了起码的道德良知。这实质上是对经典文艺作品、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是对英雄人物的侮辱,是对民族历史的一种遗忘和不尊重,严重伤害了国人的民族情感。这在客观上无异于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脉,在潜移默化中会误导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危害巨大。所以,恶搞经典的视频一上传到互联网上,就招致一片罵声,饱受社会诟病。
文化主管部门对恶搞经典视频的制作公司给予高限的处罚,这无疑是对症下药,直接提高了恶搞经典的违法缺德成本,让恶搞经典行为不再是只赚不赔的生意。这对遏制恶搞经典的歪风邪气显然有积极作用,让广大文艺创作者、自媒体从业人员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不敢再轻易、随便地恶搞经典。要彻底刹住恶搞经典的歪风邪气,还需要不断提高处罚力度,不能只是罚点款了之。当然,保持文艺创作力,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发布一份经典“白名单”,方便恶搞视频对经典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