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无用”的读书观

耿银平
曾被任命为“读书推广大使”的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积极倡导过“无用”读书观。“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所以要多读‘无用之书,多做‘无用的事。”当下,就应该多一些“无用”的读书观。
所谓“无用”的读书观,是说作为精神活动的阅读,其本质更属于一种喜欢爱好、发自内心的兴趣。读了,感顿神清气爽;不读,则有怅然若失。让阅读活动摆脱功名利禄的牵引,走出实用主义的诱惑。这里有一个典型个案,《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虽是一个外卖小哥,他却非常喜欢阅读。他的手机里存了他所有会背的1000多首古诗词名字,在给电瓶车充电或者在等商家出餐的这些碎片时间,他就拿着手机上面的诗名默默背诵,有时候,则拿那本翻了无数遍的《唐诗三百首》再反复诵读。背诵古诗词对雷海为的外卖销售,当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物质回报,可他仍然乐此不疲。读书在他眼里早已不是世俗化的“敲门砖”了,而成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呼吸”。就像央视主持人董卿对雷海为的评价,“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快递小哥”,这是两个反差比较大的公共角色。但是,这两个角色的反差度越是大,我們就越能感受到雷海为的文化痴迷度、文化热情,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这种从容恬淡的平常化心态,更值得挖掘。当然,倡导“无用”读书观,并非要将实用化的读书一棍子打死,比如实用读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技能和技术发展。只是与“无用”读书观相比,后者能让读书人更有所得,有所乐,更符合读书规律、文化规律需要。
多一些“无用”的读书观,从功利性的占有享受转移到超功利的旷达赏玩,从生理的兴奋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愉悦。在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自由阅读中,收获更多文化兴趣和读书之乐,让“书香中国”早日到来。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