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经典阅读的金钥匙

    贾喜英

    

    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当今市场经济横行,过度的物质追求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

    镜头一:201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上升,综合阅读率下降;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下降,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上升;我国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时长有所增加。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上网时长和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均有所下降;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电子书阅读率有所提升,电子报和电子期刊的阅读率略有下降;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略有上升,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

    镜头二:2013年11月22~24日,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章程》,这标志着联盟组织架构形成,正式开始运行。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于2013年4月在武汉成立,由全国78家媒体发起,200家媒体共同参与,秘书处设在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盟宗旨是“聚合媒体力量,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建设和谐社会”。2013年9月全民阅读媒体联盟走进杭州,以联合采访报道的形式反映当地全民阅读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联盟下一步将开发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产品,还将组织开展联合采访、联合宣传、联合推荐、联合评选等活动,利用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为书香中国、文化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镜头三:2013年4月12日,首届“北京少年阅读季”和“北京大学生读书节”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生读书节”包括全市性十项活动及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由人民网、北京青年报社、北京印刷学院、各高校团委等承办。“北京大学生读书节”还设立 “与社区青年汇共享书香”专项活动,学生在补充知识的同时进行身体力行的实践,由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或交流联谊形式,将通过不同渠道搜集的图书赠与城区及郊区各青年,组织“爱心之书”传递,开展“共读一本书”分享阅读,传递阅读带来的关爱,并以此为契机确立长期对接关系。这将成为大学生“认识社会、回报社会”的一个重要活动载体。

    2013年10月,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称号。深圳,这座只有33年历史的城市,从2000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读书月”,整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因为阅读而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读书月”中的十大好书活动意义重大,一方面传播着经典图书的出版,另一方面给市民进行阅读引导。那在全民阅读的浪潮席卷全国之时,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呢?

    何为经典阅读

    阅读能力是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没有阅读对象的存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过是一句空话。马克思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阅读能力正是靠阅读对象铸造的。然而,并非所有的作品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都能起积极作用,最能铸造阅读能力的是经典作品。

    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吸收了人类文明所积累下来的一切有价值的精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其深邃的思想睿智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理性活动,经典阅读能促进人们的理性思维,培养人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但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种浮躁、失衡的文化心态,人们能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日趋“快餐化”“娱乐化” “商业化”“功利化”,真正有思想的书籍少人问津。近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前十名作家中,大多是以青春文学、玄幻小说、职场攻略为主,阅读注重当下的快感和满足,对社会与文化的深度思考逐渐缺失。

    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当今市场经济横行,过度的物质追求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尤其是近几年,多种调查显示,国人的阅读率连续走低。从成人到孩子,许多人一年5本书都读不到,更不要说阅读经典。鉴于此,今天重提此话题非常有必要。

    当下经典阅读的制约因素

    阅读是一项全面的智力活动,它需要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全部参与,因此能极大地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阅读也是一种内在陶冶的教育,它以自我感悟的方式取代说教的方式,以主动吸取的方式取代被动接受的方式。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学会了思考和选择,获得了情感体验和艺术熏陶,扩展了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在数字时代的当下,经典阅读受到那些因素影响?

    首先,浅阅读大潮影响经典阅读。经典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文明的传递,是和大师进行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是一种具有精神深度的个性化阅读。我们推崇经典阅读,也没有必要对浅阅读、快阅读加以排斥。问题是在浅阅读、快阅读占据主导,时尚产品挤压经典产品空间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够让市民同样也关注经典阅读。要做到这一点,公共媒体需要发挥作用,多介绍经典作品,鼓励阅读经典,请名家讲解经典。大中小学校要培养学生对经典阅读的正确认知,让他们通过阅读得以观照内心、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学会单纯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减少社会浮躁风气的侵蚀。公务员培训机构也要开设经典阅读课程,培养公务员阅读经典的习惯和意识。对经典阅读的式微及边缘化,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其次,网络冲击经典阅读。面对网络的快速发展,经典阅读似乎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线。当下,人们面对经典有两个困扰。一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感受到过度物质化带来的精神困扰和焦虑,感到自己需要更多经典的滋养,对经典阅读有迫切的需要。二是网络文化和电子媒体的丰富性使我们经历着巨大的信息爆炸,我们发现自己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之中,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各种千奇百怪的趣事所形成的“零散化”和“碎片化”信息,使得我们难以持续关注经典的传承;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在各种文化潮流和时尚之中,被一种“流”状文化的片段所吸引,难以宁静地体验经典阅读之美。

    最后,经典阅读与文化传承。随着出版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出版的过度商业化导致出版庸俗化,出版的庸俗化导致阅读世俗化。孔子不仅是教育家、思想家,同时也是编辑。他修订、整理、编辑的《诗》《书》《易》《礼》《乐》,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崛起历程就是这个民族全民阅读的动员历程。反观之,一个人放弃、拒绝阅读也是他精神荒芜史的第一页,一个民族冷漠、告别阅读的历史也是这个民族衰亡史的第一页。所以,我们的阅读不能仅仅注重其实用,更重要的是汲取思想营养。

    经典阅读如何接轨全民阅读推广计划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经典作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实载体。2013年是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一年,经典阅读作为全民阅读推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计划推广的原动力,也是全民族文化提升的体现。经典阅读如何借组文化强国的中国梦,让现代读者认识其价值所在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使文化真正惠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政府作为全民阅读的倡导者,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时,必须考虑公众对阅读文化产品的需求,保证有相应措施来促进。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机构参与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使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阅读是推进一个国家文明进程的重要手段,国家出台阅读法将有助于鼓励公民重视阅读,有助于各地组织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并为之确立一个长效机制。

    第二,加强图书馆建设,丰富和充实经典馆藏。打造一座阅读的城市,加强图书馆建设尤为重要。现代公共图书馆要向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并能静心读书。不少图书馆精心打造阅览室,吸引人们前往图书馆。如提供饮水、免费上网等贴心服务,在各楼道及各阅览室内配以盆景、格言警句,环境高雅宁静,给读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丰富的经典馆藏资源是“经典阅读”的保证,没有丰富的藏书,很难推动经典阅读。由于经费紧张、物价上涨等因素,很多公共图书馆经典名著储藏量不大,普遍存在藏书陈旧、种类少、更新慢的问题,这在客观上限制了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因此,图书馆应利用国家要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有利时机,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资金,不断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取向,购买一定数量的经典名著,充实经典图书的馆藏量,满足读者的经典阅读需求。

    第三,开展阅读活动,倡导和推动经典阅读。大力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是促进经典阅读强有力的措施。比如在世界读书日,可以通过经典阅读宣传和举办讲座等形式,倡导和推动经典名著阅读。作为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使命的图书馆,有责任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读者进行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阅读活动,以读书沙龙、征文竞赛、阅读演讲比赛等形式,吸引读者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经典阅读活动中找到读书兴趣,获得经典阅读动力。再如深圳每年都举办“读书月”活动,邀请名家介绍、推广阅读,推荐阅读书目,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或者评选有浓厚读书氛围的模范家庭,通过媒体来介绍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作为政府推动的一项公众文化节庆活动,深圳“读书月”已经成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重要载体,很有成效。全民阅读活动要体现成效,关键是持之以恒,而且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人群来做,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号召,还要有相关措施来推动。

    第四,出版精品,传承经典。出版社应肩负起打造经典出版这一重任。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出版功利化的表现愈演愈烈。在追求文化强国的今天,经典出版是重要的支柱,是衡量出版社的重要标杆。放弃了经典出版,那么这个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再好,恐怕也很难获得读者的青睐。阅读和其他艺术鉴赏类的精神生活一样,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发生质的提高。提倡全民阅读,推动了阅读在公民精神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就是在扩展出版业的产品市场;当全民阅读持续深入下去,对阅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就给出版社提出更高的要求。出版社不仅要出版通俗类的读物,更要出版有助于国民素质提高的优秀产品,必然会促进出版产品的优胜劣汰。从这个角度来说,推动全民阅读是出版社培育产品市场、自我淘洗循环的极好途径。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