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型

    李臻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从最初的工具转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甚至颠覆了传统的社会运作结构。“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教育、经济都将受到互联网大潮的冲击,进行新一轮洗牌,尤其是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高校课堂教学的固有形态。本文从“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探究了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转型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探究了具体转型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音乐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2-0065-03

    互联网技术和大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物质繁荣促使国民对文化、艺术拥有了更高追求,尤其是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近年来,我国高校招收的音乐专业学生越来越多。我国高等教育音乐教学,无论是从办学规模、学校数量,还是生源质量上,都呈现出稳步创新的趋势。“互联网+”时代促使中西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多民族文化包容性也变得更强,但对高校音乐教学而言,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已经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音乐学和音乐表演等不同专业,根据表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声乐表演和器乐表演等。“互联网+”传统高校音乐教学这一新模式,目前已经有许多高校的音乐专业在尝试。这种新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MOOC、微课等形式,将一些个性化课程录制成为视频,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提出的问题,授课教师将会集中给予解答,互联网+高校音乐教学一时间风头正旺。除了一些必须面对面教授的课程外,很多特色课程,学生讲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既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电脑,学习环境、学习条件都变得更加灵活起来。MOOC课程还可以向校外人士开放,高等音乐教育开始变得国民化、普及化起来。

    互动性要求“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教育更加注重考虑学生需求,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千人千面、因材施教,这是孔子时期就认识到的一个教育方法,然而现代由于教学资源、教师精力限制,仍然还是不能做到。“互联网+”时代,尽管针对每一位学生制定音乐教学方案还是不太现实,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提出的要求。

    数据性是“互联网+”时代特有属性,海量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器存储起来,数据存储也让音乐的跨空间传播具有了实现可能,现代人可以欣赏到万里之外的音乐,在古代这绝不可能。数据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现有音乐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和分析,来设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音乐课程。跨界性是强调艺术门类之间界限的逐渐模糊化,音乐教育也可以和舞蹈、美术、建筑、设计联系在一起,音乐是跳动的音符而不是静止的艺术,多学科交流联系能够丰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生活,从多个方面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各个种类的艺术在对美的追求上是一致的,不应当强行把他们割裂开来。除了和其他艺术种类进行跨界交流,音乐和其他文理学科之间也可以有适当的交流和互动,大脑思维的发散能够防止学生陷入本本主义思维僵化的死胡同,学习和工作都能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转型需要从高校教师互联网思维认识层面和互联网工具使用层面逐渐改变。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转型思路

    音乐教学模式的转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转型应当遵循的总体思路。教学模式转型,最简易可行的层面是教学内容层面转型,将更多富有时代气息、能够吸引学生的新课程加入到原有课程当中,能够很快提升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其次是教学方式的转型,这个层面的转型就对高校音乐专业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细究之下都是有差异的,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教师一直以来都善于接受新事物,对于他们来说,转型教学方式可能难度就小一些。而那些极其注重传承学理的教师,要想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型,首先他们必须改变自我认识,接受新事物,将自己所教课程和“互联网+”找到一个契合点,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

    由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是要求教师队伍能够由内而外進行一次深刻的变革。高校音乐教师不能只凭借个人好恶去给学生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必须从社会现状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提供给学生他们真正需要的音乐课程。一些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和声》《曲式》《音乐史论》等,正好能凭借“互联网+”的优势,让理论课更加鲜活生动起来。在素质拓展方面,音乐教学中应该多设立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个人创作潜力的课程、活动、比赛等等。“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不应是控制者,适当给学生一些能够自由发展的空间,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指导者,新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教师也应当注意不断深造,提升个人音乐修养和专业实力,和学生之间拥有更多交流的话题。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转型方法

    (一)音乐教学内容的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国民对艺术审美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也日益增长。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发展至今,我国学生的思维模式的确存在一些明显的僵化现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文字教材教学固然很重要,但由于时代发展的影响,当今社会学生注意力越来越多的来自于互联网这一趋势也是必然的。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引导和自媒体的发展,搜集信息的情况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界也愈发开阔,我们未来的音乐教育则更是应该着力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体验感和创新创造力。这种好奇心的保护和创新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我们未来中国音乐创作拥有不竭动力的保障。在此背景中,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学内容的转变成为了我们音乐教育理念转型的重点之一,应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其次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应当有深度的区别和理论难度上的跨越性,不能够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音乐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不同层次高校实际情况去分析设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高校音乐教育应该立足“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新的教学模式和平台。根据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四年大学期间所设课程并没有最大限度的和工作实际结合,如很多高校教授的基础理论课许多内容都需要背诵记忆,但是这些理论在未来工作当中极少能够用到,很多音乐专业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更多需要面对的是教学或者个人表演的工作。互联网+音乐课程的设立,则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开设不一样的网络课程,如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关于技术技巧、表演形体等课程,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则可多选音乐教育等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教学工作的能力,学生也可各取所需,与将来的就业无缝对接,打下坚实基础。

    (二)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型

    互联网思维下,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人本身体验感的尊重是音乐教育理念的核心。加之知识获取模式的转变,都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不能再用传统的刻板式、强制性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尤其是对体验感占据重要地位的音乐学科。因此,教学方法的改变则是我们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理念转型的重点之二。

    教学方式转型,一方面要顺应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在大的方针政策上不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是不同高校、不同音乐专业应当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差异,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思想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教学方式的改革的核心要点是转变教学思维,将过去被动灌输式的记忆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互动的、理解性的教学方式。

    (三)音乐教学理念的转型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中最核心的就是用户性,以人为本,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将目光长远地放在了解用户需求上。如今,我们的知识获取模式已经从传统的授受模式转变为人本自由化选择,在互联网思维下,“人需要什么”是核心,且缺少了很多的强制性和狭隘性。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学学者提出了“基于学生需求”的音乐教学理念,越来越多高校重视起这个问题,并将这一教学理念应用到本校专业教学中。“互联网+”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教师仍然能够作为课程的指导者和管理者,把控好教学进度,为学生整理、收集需要的教學资源以备课堂教学。然后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应当有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将自己融入到教学生活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才能真正感受到教学活动存在哪些不足,还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改进。尽管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看起来控制力下降了,但实际上,教师这一角色需要承担的人物更多了,不仅要参与前期从汪洋大海中淘选优质教学资源的任务,还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做榜样,自身进一步不断学习。其次,教师还需要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艺术专业学生对情感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力,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也不同,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和学生沟通,才能消除不同角色之间的隔阂和差异。帮助学生树立起教学工作中的主体观念,改变被动学习的心理。

    四、结语

    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应对好高校音乐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成功实现教学转型,并非易事。首先要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其次要努力构建起“互联网+”时代音乐教学生态圈,用崭新开阔的思维去迎接新的社会环境。教师和学校作为教学机构主体,一定不能够固步自封,树立开放、共享、学习、共赢的教学理念,才能在互联网在线教学如此发达的当下,占据领导者地位,高校音乐教学拥有了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也势必能如虎添翼,开创高校音乐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闫薇.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探索[J].黄河之声,2016,(10).

    [2]罗琦.“互联网+音乐教育”的特征及发展趋势[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8年.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