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出版平台体系和应用的综述分析
【摘 要】云出版平台提供高效率的在线数字出版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内容生产、版权等难题,是行业探讨的热点,引起众多学者关注。本文从云出版平台的安全、云计算服务、云存储信息、构建和经营的状况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予以梳理和归纳,总结云出版平台的经营现状和特点。
【关键词】云存储;云计算;云出版平台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233-02
云平台由云计算和云储存两个方面构成。云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云平台安全、环境、服务以及弹性云平等几个方面。云出版平台是在云平台的基础上,在出版行业的具体表现。云出版平台交互性强、开放性好、易检索存储等优点,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
一、云平台安全
云平台的广泛运用必须以安全为前提,而云计算的分布式体系结构让安全问题更难以控制,因此国内外众多研究都涉及到安全问题。Oscar Rebollo认为安全问题是云平台所固有的问题,在与西班牙政府合作的ISGCloud项目中,总结出政府云平台安全性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降低信息储存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识[1]。就具体情况而言,云平台的安全可以从网络拓扑结构、安全的协议格式和传输数据拥塞控制的角度来保证。
汪全莉和徐志武提出,我国云出版推广建设中面临着数据安全和可控性、版权保护、产业链商业模式落后等诸多问题,针对安全问题方面,他们提出在加强技术进步的同时,云出版商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控制,加强对授权用户访问、认证、隔离数据等方面的管理[2]。
二、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起源于1988年,由SUN微系统公司的合作创建者约翰·盖奇提出的“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演化而来。NIST发布报告将云计算定义为通过网络将计算任务分配,以更少的管理和服务成本,达到快速方便运算的一种模型[3]。2009年之后,云计算的相关研究开始出现,并且研究数量逐年增加,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云计算服务可分为Iaas、Paas和Saas[4]。Iaas是最低层的服务,接近物理硬件资源,通过虚拟化的相关技术,为用户提供处理、储存、网络以及其他资源方面的服务。Paas则主要是以google App Engine和Microsoft Azure为代表,它建构在基础设施之上,用户通过云服务提供的软件工具和开发语言,部署自己需要的软件运行环境和配置。Saas平台将硬件和软件环境都部署完毕,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软件服务,按需收费[5]。
2010年亚马逊推出弹性云计算EC2服务,利用其全球性的数据中心网络,为客户提供虚拟主机服务,让使用者可以随时创建、运行、终止自己的虚拟服务器,费用弹性按照使用情况支付[6]。
三、数据的云存储
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产生了更多的信息内容,“云储存”由此出现。在学者的研究中,云存储能力的开发和云储存的安全问题是学者关注的重点。
在储存能力方面,Intel公司的Sudip撰文提出了在不降低服务质量前提下的高效率储存SAN,一个SAN网络由负责网络连接的通信结构、负责组织连接的管理层、存储部件以及计算机系统构成,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力度[7]。
在安全方面,学者提出了许多已有问题。针对顾客对服务提供商的不信任,Mahajan提出建立非标准原始密码,以保证双方的利益[8]。Raluca认为保障储存安全应该签订服务等级协议(SLASA,Service-Level Agreement),他和团队因此开发出了Cloudproof,在这个系统中,客户不仅可以检测整体违规、可串行化书写和更新,还可以向第三方证明检测到的违规现象[9]。
四、出版云平台的构建
程维红等分析了各国际性出版商和知名科技社团网络平台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前四大学术出版商、著名科技社团的出版社相继创建了集期刊稿件采编、文章在线发布(大部分为现刊和在线预出版)、全文数据库,并集成各类资源的一站式网络出版平台。他认为这些网络平台上的基本服务功能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个性化服务,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功能,用户通过注册获得个人账号,登录后,即可检索文献、查看近期操作及保存检索式;定制个人喜爱的期刊及各类快速链接。第二类是速报(Alerts)服务,基本有以下几种:最新文章速报、最新目次速报、高点击论文速报、检索速报、专题速报、引文速报、RSS订阅[10]。
近几年,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王丹丹分析了目前手机阅读平台发展的现状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借助云出版平台的资源和技术,构建手机阅读平台,重新布局手机阅读的内容资源结构[11]。
参考文献:
[1]Rebollo O, Mellado D, Fernández-Medina E, et al.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 Cloud Comput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Governance Framework[J].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2014.
[2]汪全莉,徐志武.我国云出版:发展与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3(1).
[3]Mell P, Grance T.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J].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9, 53(6): 50.
[4]Doelitzscher F, Sulistio A, Reich C, et al. Private cloud for collaboration and e-Learning services: from IaaS to SaaS[J]. Computing, 2011, 91(1): 23-42.
[5]Cusumano M. Cloud computing and SaaS as new computing platforms[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0, 53(4): 27-29.
[6]Amazon E C.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J].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 2010.
[7]Chahal S, Anandarao I T K, Planner S C, et al. Implementing cloud storage metrics to improve it efficiency and capacity management[J]. Intel IT, IT best practices, Cloud Computing and IT Efficiency, 2011.
[8]Mahajan P, Setty S, Lee S, et al. Depot: Cloud storage with minimal trust[J].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Systems (TOCS), 2011, 29(4): 12.
[9]Popa R A, Lorch J R, Molnar D, et al. Enabling Security in Cloud Storage SLAs with CloudProof[C]//USENIX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2011, 242.
[10]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国外科技期刊的在线出版——基于对国际性出版商和知名科技社团网络平台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6).
[11]王丹丹.借力云出版平台,打造手机阅读崭新业态的策略研究[J].编辑之友,2013(2).
作者简介:
宋亮亮,男,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出版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