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传媒的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摘 要】中国的文学从上古时期开始出现,经历三期七段流传至今。中国的文学史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人文发展的真实反映。从上古时期的先秦至近古明代中后期到近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神话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小说,文学的创作主体由官宦士大夫发展到民间创作者,文学作品的受众由达官显贵或至亲朋友发展到民间百姓,文学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启蒙和近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本文基于中国近代传媒发展的视角,通过研究文学创作主体、传播路径和受众主体的变化,分析近代传媒的发展对文学的带动作用,对文学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关键词】近代传媒;文学发展;影响与预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220-01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展现形式,是一个国家社会形态的体现,文学是文化的特殊载体,是人民生活和思想状态的真实写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走过了三期七段,经历了神话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小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中国的文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既承袭丰厚的历史底蕴,又受到近现代文人作家润泽,在世界文化浩林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学的发展史并不是孤身发展的结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载体的发展,即中国传媒的发展。中国近代传媒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
一、中国传媒的发展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一)先秦、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先秦时期,文学的最初创作主体大是官宦士大夫呈奏上级的文书,皇室根据治国需要分布的关于礼教、治国、占卜的著作,还有官办的官报。文书是对事件的客观陈述,并由官员将主要思想通过发布公报的形式传播到民间。流传至今的先秦诸子散文有《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著作。由于当时的中国传媒还是通过手势、旗语、烽火等方式传播信息,创作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作品作者通过手写的方式完成作品,并进行收藏或者在亲友之间传播,而且竹简的创作篇幅有限,并且比较笨重,只有经济上较为富裕的官宦人家才会设有藏书室,文学作品的传播十分缓慢。
秦汉时期,在民间出现了诗经。诗经创作是民间对于所处社会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寄予的想象和期望,也是民间百姓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神话诗经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播,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称之为歌诗,魏晋时期开始称为乐府和汉乐府。代表的文学作品有班固的《两都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和《子虚赋》。由于神话诗歌的传播是先由民间传播再由汉乐府选择优秀作品保存下来,文学作品为更多人所欣赏,但是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还是很缓慢。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民间百姓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产生原因的想象,以及记述了一些社会上名人的奇闻轶事,文学的载体是笨重的竹简,但大多数仍由民间口口相传,代表作品有《搜神记》《世说新语》。
(二)唐、宋、元、明时期。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是我们熟悉的文学形式。文学的创作者大多为在仕途上不顺畅的文人官宦,通过描述身边的事件抒发个人情感。这个时期产生了唐宋八大家等文人墨客以及流传了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文学作品的大规模流传得益于唐朝竹纸技术的发展。通过竹纸记载并传播的方式使得文学作品可以为更多的人所传阅,文学的发展在传媒的发展中兴盛起来。
二、中国近代传媒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的影响
鸦片战阵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甲午战争的失败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致力于探索世界的发展,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之后太平天国失败,资本主义大肆侵略,维新变法施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武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近代社会是在战争与探索中前进,中国的文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与世界文学接轨。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造纸术已经成熟,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批判性的文学著作,《学报》《新青年》等在学生之间传播,文学思想十分活跃,文学作品快速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广泛流传。中国近代文学的广泛传播得益于近代传媒的快速发展,近代纸媒担负着传播思想、记录事实的重要角色。纸媒的发展和出版社的兴起使得近代中国文化快速流通,新文化、新思想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兴盛景象。
三、文学发展的方向展望
随着互联网的引入和电子产品的盛行,现在文学的传播不仅仅依靠纸媒,还有互联网载体。互联网是用户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交互行为,现在传媒的发展已经延伸到互联网领域,资讯网站、门户网站成为文化和信息传播的新选择,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共享速度快,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快捷,电子传媒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文学内容更富创意,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文学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传播。
作者简介:
蒋正治(1981-),男,湖南桃江人,博士,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
基金项目:商洛市科技计划项目、商洛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专项(项目编号:sk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