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与技术探讨
丁建伦 杨行权 周圣东
摘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现代林业的基础工作。神农架林区拟在省级30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的基础上,新增146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探索对各乡镇、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建立以数据库技术和ARCGIS技术应用平台,每年对动态监测固定样地变更调查一次,及时掌握区域森林资源资产动态变化情况,适时统计资源变化数据为手段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和技术,编制出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年度责任目标等审计考核数据指标。
关键词: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调查;审计考核指标
中图分类号:S7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5-0065-03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65%,森林覆盖率达911%,是目前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保存完好的动植物基因库,是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也是长江三峡库区内第一道天然绿色屏障。神农架林区生态地位特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全国关注。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全区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纳入了目年度责任标考核,启动了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即将开展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因此,尽快开展基于乡镇、国有林场的区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非常必要。及时掌握森林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每年更新森林资源数据,为推进神农架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1动态监测现状
1.1省级动态监测现状
湖北省于2013年开展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和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对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实现了对县市级以上行政区“及时出数、年年出数”,为省委省政府年度考核各级政府生态责任目标提供了依据。只局限于县(市)级以上的责任单位,不能应用到对县(市)级以下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起到支撑作用的森林经营单位。
1.2区级动态监测现状
一是现有的林业基础统计工作还比较薄弱,不够重视,欠缺规范。动态数据很多时候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去填空,在省级监测的基础上对各乡镇、林场统计加估计,不够真实准确。二是乡镇林业工作站、林场等基层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固定专人归集、整理资源档案,各业务部门资源档案未按规定统一归档,相当多资料档案不完整,存在资料遗失和图、表、卡不齐全、填写错误、图面勾绘不清、张冠李戴现象。有些新的内容也需要纳入动态监测统计范围。
2技术路线
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统计调查制度。以湖北省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基础,再与森林蓄积量更新调查固定监测样地相结合,另新增146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针对性的遍布和乡镇、林场等经营单位。运用群落生态学、测树学等方法每年对动态监测固定样地变更调查一次,更新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构建GIS图形数据管理平台,将省级监测到神农架林区的数据延伸、扩展到乡镇、国有林场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湿地保护区管理局。
3主要方法
3.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统计调查制度
(1)确定统计指标。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审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等要求设置统计指标。统计数据包括:一是引起林地和林木蓄积量变化的造林更新、封山育林等实施成效,将森林采伐、林地征占用、毁林开垦、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可能引起群落结构变化信息统计到各经营单位所对应的林班、小班,及时变更数据库,分类统计出动态监测数据。
(2)建立统计责任制。林业管理局以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为单位,自然保护区以管理所为单位,湿地保护区管理局以局为单位,确定专人按照统计指标建立动态及时、真实、准确的台账、档案。由林区统计局、审计局、档案局、林业等部门联合检查资源动态更新的完整性、及时性与真实性。从而将森林资源资产的台账登记、资料归档列入各级相关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变软指标为硬指标,从而保证基础数据的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实施奠定牢靠的基础。
湖北林业科技第45卷第5期丁建伦,等:神农架林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与技术探讨(3)建立完整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心。在林业管理局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设立全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室。林业管理局资源科、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和湿地公园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分别将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变更台账每季度送交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森林资源档案室存档,形成全区完整的森林资源档案。由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结合林地变更调查、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和各管理单位所统计的变更台帐分析汇总,每年度12月中旬报送林区统计局动态更新数据,作为年度审计考核的依据。
3.2林地变更调查
(1)应用RS技术调查。结合省级林地变更调查进行。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在ARCGIS管理软件中区划图斑,与上一期林地变更图斑进行对比,标记出林地变化的图斑,到实地核实,将变化的图斑及时更新小斑数据库信息。
(2)补充调查。以乡镇、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所、湿地管理局为单位,在森林资源统计档案的基础上,将近期可能引起林地变化范围进行实地核实调查,及时更新所属小斑林地变化数据库信息。
3.3森林蓄积量调查
(1)渐变性小班调查。根据林区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信息,在省级30个动态固定监测样地的基础上,新增146个动态固定监测样地,共176个固定监测样地,每年进行一次森林蓄积生长量及群落结构调查,计算出林分自然生长、自然枯损、零星采伐所引起蓄积量变化的信息,根据调查数据对小班蓄积量进行更新。针对各乡镇、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湿地公园管理局森林资源现状,大部分天然林中的本地树种组成在林分中不占绝对优势,先按起源将树种归并分类为针叶、阔叶、针阔混交三种林型。为了更加真实、准确,确保监测样地代表性,再将同类树种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的树种,划分出7个优势树种组(如松类、针叶混、栎类、软阔、硬阔、阔叶混、针阔混等树种)按照“幼、中、近、成、过”等不同条件,有针对性对每个优势树种组的同一龄组设置3个固定监测样地,按海拔区间或立地条件等不同设置到相对应的小斑中。经查找数据库信息,设置天然针叶类40个、天然阔叶类50个、天然针阔混15个;人工针叶类33个、人工阔叶类26个、人工针阔混12个。
(2)突变性小班。由于固定监测样地不可能普及到每个小班,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根据森林资源统计档案信息,对各种森林经营活动、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变性变化小班每年要作补充调查,对受损的小班森林蓄积量及时进行调整。
4精度控制
以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省级当年林地变更调查和蓄积量变更调查成果,由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逐一对固定监测样地进行变更调查,及时修正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单位监测数据,更新数据库,总体监测数据达到与省级监测数据基本吻合。
林地面积,包括按起源、林种统计的各地类面积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森林覆盖率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有量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森林蓄积量、生长量和消耗量等与省级误差±1%。公益林保护率全面调查核实。采伐限额执行率全面调查核实。征占用林地全面调查核实。造林更新全面调查核实。毁林全面调查核实。森林火灾损失全面调查核实。森林病虫害损失全面调查核实。
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年度报告中,对成果认真分析、对重大变化情况找出原因并分类详细说明。并作出林地变更报告和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成果分析报告及其它专项报告。
5建议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性强,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要以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为县级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指导新技术应用,实现数据共享。林业管理局作为林区唯一具有林业行政职能的林业部门,要统筹全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一是资金保障是开展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基础,动态监测队伍人员多、基础信息采集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尤其是野外作业条件十分艰苦,要明确监测费用,每年将监测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稳定专项业务经费的渠道,逐步加大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二是建立森林资源监测的专业队伍,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监测人员技术培训,完善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三是要保证监测质量,建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全过程重视质量,层层把住质量关,做到每一步有章可循,切实保障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形成全区完整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监测数据库。
参考文献
[1]佟立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5(3):7475.(责任编辑:唐 岚)
摘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现代林业的基础工作。神农架林区拟在省级30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的基础上,新增146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探索对各乡镇、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建立以数据库技术和ARCGIS技术应用平台,每年对动态监测固定样地变更调查一次,及时掌握区域森林资源资产动态变化情况,适时统计资源变化数据为手段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和技术,编制出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年度责任目标等审计考核数据指标。
关键词: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调查;审计考核指标
中图分类号:S7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5-0065-03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位于湖北省西部,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65%,森林覆盖率达911%,是目前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保存完好的动植物基因库,是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也是长江三峡库区内第一道天然绿色屏障。神农架林区生态地位特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全国关注。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全区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纳入了目年度责任标考核,启动了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即将开展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因此,尽快开展基于乡镇、国有林场的区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非常必要。及时掌握森林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每年更新森林资源数据,为推进神农架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1动态监测现状
1.1省级动态监测现状
湖北省于2013年开展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和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对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实现了对县市级以上行政区“及时出数、年年出数”,为省委省政府年度考核各级政府生态责任目标提供了依据。只局限于县(市)级以上的责任单位,不能应用到对县(市)级以下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起到支撑作用的森林经营单位。
1.2区级动态监测现状
一是现有的林业基础统计工作还比较薄弱,不够重视,欠缺规范。动态数据很多时候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去填空,在省级监测的基础上对各乡镇、林场统计加估计,不够真实准确。二是乡镇林业工作站、林场等基层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固定专人归集、整理资源档案,各业务部门资源档案未按规定统一归档,相当多资料档案不完整,存在资料遗失和图、表、卡不齐全、填写错误、图面勾绘不清、张冠李戴现象。有些新的内容也需要纳入动态监测统计范围。
2技术路线
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统计调查制度。以湖北省年度林地变更调查基础,再与森林蓄积量更新调查固定监测样地相结合,另新增146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针对性的遍布和乡镇、林场等经营单位。运用群落生态学、测树学等方法每年对动态监测固定样地变更调查一次,更新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构建GIS图形数据管理平台,将省级监测到神农架林区的数据延伸、扩展到乡镇、国有林场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湿地保护区管理局。
3主要方法
3.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统计调查制度
(1)确定统计指标。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审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等要求设置统计指标。统计数据包括:一是引起林地和林木蓄积量变化的造林更新、封山育林等实施成效,将森林采伐、林地征占用、毁林开垦、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可能引起群落结构变化信息统计到各经营单位所对应的林班、小班,及时变更数据库,分类统计出动态监测数据。
(2)建立统计责任制。林业管理局以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为单位,自然保护区以管理所为单位,湿地保护区管理局以局为单位,确定专人按照统计指标建立动态及时、真实、准确的台账、档案。由林区统计局、审计局、档案局、林业等部门联合检查资源动态更新的完整性、及时性与真实性。从而将森林资源资产的台账登记、资料归档列入各级相关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变软指标为硬指标,从而保证基础数据的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实施奠定牢靠的基础。
湖北林业科技第45卷第5期丁建伦,等:神农架林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与技术探讨(3)建立完整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中心。在林业管理局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设立全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室。林业管理局资源科、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和湿地公园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分别将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变更台账每季度送交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森林资源档案室存档,形成全区完整的森林资源档案。由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结合林地变更调查、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和各管理单位所统计的变更台帐分析汇总,每年度12月中旬报送林区统计局动态更新数据,作为年度审计考核的依据。
3.2林地变更调查
(1)应用RS技术调查。结合省级林地变更调查进行。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在ARCGIS管理软件中区划图斑,与上一期林地变更图斑进行对比,标记出林地变化的图斑,到实地核实,将变化的图斑及时更新小斑数据库信息。
(2)补充调查。以乡镇、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所、湿地管理局为单位,在森林资源统计档案的基础上,将近期可能引起林地变化范围进行实地核实调查,及时更新所属小斑林地变化数据库信息。
3.3森林蓄积量调查
(1)渐变性小班调查。根据林区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信息,在省级30个动态固定监测样地的基础上,新增146个动态固定监测样地,共176个固定监测样地,每年进行一次森林蓄积生长量及群落结构调查,计算出林分自然生长、自然枯损、零星采伐所引起蓄积量变化的信息,根据调查数据对小班蓄积量进行更新。针对各乡镇、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湿地公园管理局森林资源现状,大部分天然林中的本地树种组成在林分中不占绝对优势,先按起源将树种归并分类为针叶、阔叶、针阔混交三种林型。为了更加真实、准确,确保监测样地代表性,再将同类树种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的树种,划分出7个优势树种组(如松类、针叶混、栎类、软阔、硬阔、阔叶混、针阔混等树种)按照“幼、中、近、成、过”等不同条件,有针对性对每个优势树种组的同一龄组设置3个固定监测样地,按海拔区间或立地条件等不同设置到相对应的小斑中。经查找数据库信息,设置天然针叶类40个、天然阔叶类50个、天然针阔混15个;人工针叶类33个、人工阔叶类26个、人工针阔混12个。
(2)突变性小班。由于固定监测样地不可能普及到每个小班,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根据森林资源统计档案信息,对各种森林经营活动、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变性变化小班每年要作补充调查,对受损的小班森林蓄积量及时进行调整。
4精度控制
以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省级当年林地变更调查和蓄积量变更调查成果,由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逐一对固定监测样地进行变更调查,及时修正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单位监测数据,更新数据库,总体监测数据达到与省级监测数据基本吻合。
林地面积,包括按起源、林种统计的各地类面积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森林覆盖率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有量与省级监测数据一致。森林蓄积量、生长量和消耗量等与省级误差±1%。公益林保护率全面调查核实。采伐限额执行率全面调查核实。征占用林地全面调查核实。造林更新全面调查核实。毁林全面调查核实。森林火灾损失全面调查核实。森林病虫害损失全面调查核实。
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年度报告中,对成果认真分析、对重大变化情况找出原因并分类详细说明。并作出林地变更报告和森林蓄积量变更调查成果分析报告及其它专项报告。
5建议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性强,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要以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为县级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指导新技术应用,实现数据共享。林业管理局作为林区唯一具有林业行政职能的林业部门,要统筹全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一是资金保障是开展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基础,动态监测队伍人员多、基础信息采集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尤其是野外作业条件十分艰苦,要明确监测费用,每年将监测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稳定专项业务经费的渠道,逐步加大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二是建立森林资源监测的专业队伍,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监测人员技术培训,完善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三是要保证监测质量,建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全过程重视质量,层层把住质量关,做到每一步有章可循,切实保障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形成全区完整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监测数据库。
参考文献
[1]佟立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5(3):7475.(责任编辑:唐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