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区白朝乡:奔跑在脱贫路上

    潘兴扬 周淼葭 周光辉

    白朝乡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部,地处成都至九寨沟的旅游环线上。距广元城区41公里,东连三堆、宝轮、赤化三镇,南接青川白家乡、剑阁下寺镇,西北与青川县楼子、茶坝、观音店三乡相临。全乡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辖12个村和1个农村社区,有农业人口6790人。白朝乡虽是利州区人口最少的乡镇,但贫困发生率达26.9%,居全区最高位,是当地“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十二五”以来,白朝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产业,成为利州区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目前,白朝乡更制定了详尽规划,力争在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成为利州区的率先脱贫示范乡。

    立足资源,生态旅游成新增长极

    如果要问白朝乡人在2016年最期盼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月坝湿地保护小区的全面开放。

    月坝湿地距白朝场镇18公里,是一块面积达3000余亩的高山平坝,平均海拔1420米,因四面环山、形似满月而得名。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目前这样的湿地类型在广元乃至全省范围内并不多见,其完整的森林及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月坝成功创建省级湿地保护小区的先决条件。2015年5月4日,月坝被省林业厅正式批准为省级湿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小区规划总面积约1143公顷,其中核心区为2.5平方公里,主体功能区5.5平方公里。建成后,游客一年四季都可前来观光,体会自然的幽静清新;更可在冬日赏雪,别有一番风味。

    “要将月坝湿地保护小区打造成为利州名片、百年工程”,2015年12月7日,利州区委书记刘襄渝在《月坝省级湿地小区规划》评审会上指出,月坝省级湿地保护小区的打造对发展利州生态旅游和助推利州脱贫奔康具有重要作用。刘襄渝认为,月坝湿地的打造要围绕“湿地保护小区之典范,森林康养度假之福地”的定位,对其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深入群众、寻访历史,结合人文情怀、哲学思想、经典形象,在特色上下决心,打造出独特的月坝 “月亮”文化符号;要始终坚持生态保护、文化保护、绿色发展理念,合理开发,实现“既有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要精心建设湿地公园,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实现湿地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力争使月坝湿地保护小区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康养福地、湿地典范。

    “为了保护湿地环境,目前,湿地范围内已经禁止农业生产,对涉及的农户也开展了相应搬迁工作,生态旅游打造的总体规划早已完成,预计2016年国庆之前便可开放营业。”白朝乡政府副乡长梁应龙对记者介绍道。

    据预测,月坝湿地保护小区的旅游项目至少可直接拉动白朝乡4个村、60余户人家的经济收入。“本地农民除了可以在景区内务工挣钱,还可申办农家乐等餐饮娱乐项目;景区门票收入、观光车的引入以及接待中心的建设,都将对乡镇收入带来不小的支持!”

    交通先行,道路布局逐步规划

    在月坝湿地保护小区开放的同时,“宝七路”白朝场镇至月坝段的按时竣工显得至关重要。据悉“宝七路”白朝场镇至月坝段19公里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及评审工作,将于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预计可在10月1日前建成通车,不仅为农户的出行和贸易带来方便,更有利于月坝湿地保护小区客流量的增加。

    此外,“宝七路”宝轮龙泉至白朝场镇段当下正在快速推进中。按照“改道、加宽、拉直、黑化”标准,该路段以四级公路的标准建设,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投资4300余万元的11.7公里等级道路改(扩)建工程已于2015年10月21日开工建设,截止到2015年底,改道部分已全线贯通,全线已完成70%的路基工程,预计2016年5月1日就可建成通车。“宝七路”的建设将彻底结束白朝乡没有等级公路的历史,也标志着利州区通乡公路100%黑化的目标全面实现。

    实际上,落后的交通条件一直都是制约白朝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白朝乡采取多方筹资、积极争取项目和业主垫支等方式,加大通乡通村组道路建设力度,取得卓越成效——全乡通村公路硬化总里程达64公里,硬化通组公路118公里,村组道路覆盖率达80%以上。下一步,白朝乡正积极谋划“十三五”期间的道路建设,计划出了“一主轴、三支线”的交通网络布局,争取早日展开“苍下路”永久段、“双白路”白乔段、“茶罗路”新房段公路的建设工作。

    集群发展,特色产业规模化效应

    在发展生态旅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近年来,白朝乡的特色产业也渐成气候、规模持续壮大。

    食用菌产业已成气候。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中,白朝乡坚持“农企(包括专合社、农家农场)+基地+大户”的模式,主攻香菇、木耳、灵芝、天麻的规模化种植,规范建设了食用菌产业基地3个,全乡食用菌存量1000余万段(袋),产量达1180吨;引进广元市菇菇香菌业有限公司,在徐家村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成了占地300余亩集制种、生产、加工和出口为一体的全市一流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在广元市和利州区质监局的关心指导下,白朝乡先后被评为灵芝市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和香菇、木耳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白朝香菇更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高山露地蔬菜势头强劲。在“十二五”期间,白朝乡结合自身土地资源状况,重点发展以魔芋为主的高山露地蔬菜产业,建设和巩固蔬菜种植基地5个,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2015年,高山露地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9400亩。

    干果产业稳步发展。早在2007年,白朝乡的核桃和板栗生产就有了一些积累,但总因不成规模、缺乏技术优势,难成大器。近年来,通过技术改进和种植方式的革新,核桃、板栗产业有了“质的飞跃”,白朝乡建立了规范的干果产业园,并于2013年成功创建板栗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截止到2015年底,全乡累计发展板栗2.3万亩、核桃0.8万亩。

    生态养殖规模持续扩大。通过礼品传递方式,白朝乡大力发展黄羊养殖,更引进“川藏”黑猪,加快生态肉猪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全乡共培育养殖大户125户;2015年,黄羊、生态肉猪存出栏量共计6.7万头(只),其中黄羊4.8万只、生态生猪1.9万头。

    上下齐心,扶贫脱贫不服输

    “十二五”期间,通过不断优化工作理念和发展定位,白朝乡狠抓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壮大,群众收入快速增长。截止到2015年底,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177万元增长到9350万元,翻了两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1575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90元,同比2010年3490元翻一番,创历史新高。

    虽然白朝乡的发展成绩斐然,但受贫困“基数大”等原因的制约,精准扶贫工作仍然任务艰巨。在扶贫和脱贫的过程中,白朝乡上下有一股不服输的硬骨气。

    为争当脱贫奔康的排头兵,白朝乡紧紧围绕建设“全区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示范乡”目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整合项目,制定出台了《白朝乡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示范乡总体规划》并有序实施;对有商品房、小轿车、商业店铺、财政供养人员等情况的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清退,全乡累计清退85户353人,根据实际比较,新增107户278人,截止到目前,全乡贫困户实有279户996人。

    在兴华村,70多岁的雷丕全夫妻为照顾失去父亲的孙女和精神失常的媳妇,四处借贷筹资,种了5亩的魔芋、栽了1800株核桃、养了2头生猪,尽己所能地支撑着这个缺少劳动力的家庭。

    在新房村,43岁的杨礼先一家为了改善居住位置的偏僻,自己动手挖路,硬生生把村道和自家之间的2公里给联通了,养殖的50多头黄羊和2亩药材的销路也畅通了许多……

    冬去春来,白朝乡的脱贫进程还在继续。梁应龙说:“在2016年,白朝乡将力争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47亿元,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300元。‘十三五期间,白朝乡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达到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5亿元,年平均达到3000万元以上;到2017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实现与全区同步小康;到2020年,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5万元。”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