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纪实
刘晓楼+王立涛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对象为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从业人员,推广场所放在田间地头,作业期给农民作业示范演示,农闲带领农民参观,通过技术手段、机械扶持鼓励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械收获推广方式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诸多,毋庸置疑,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在伊通县已经是第二个年头,推广有了明显效果,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推广跨出一大步。
伊通县2013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效果明显,免耕播种面积成百倍的增长,机械收获规模明显加大,机械深松越来越被农民所接受。推广方式也不同于2012年,核心推广对象为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从业人员;推广场所放在田间地头,作业期给农民作示范演示,农闲带领农民参观;通过技术手段、机械扶持,鼓励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
一、 开展推广培训的主要措施
1推广培训与农机合作社相结合
依托农机合作社,以田间实践为主,把最先进适用的农机技术传授给合作社社员、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手,再由他们辐射到周边乡镇,这是伊通县农机推广站推广农机技术的方法。围绕典型农机合作社先后开展保护性耕作培训,在田间进行免耕播种示范作业、玉米机械收获示范作业和机械深松示范作业,以现场实际演示为主,理论讲解为辅,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示范指导。
2推广培训面向农民,深入田间地头,接地气
县农机推广站的推广培训由原来的以农机技术人员、乡镇村屯领导为主转向直接培训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手。这样的转变能直接接地气,加快了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推广培训由课堂为主转到以田间地头为主,由抽象的理论授课为主转向以作业示范为主,手把手向农民传授农机技术,让农民眼见为实。事实胜于雄辩,推广效果成效显著,每次培训班结束都有农民购买免耕播种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
3召开现场演示会,加大推广培训覆盖面
抓住农时及时开展现场演示会,召集邻近乡镇农民观摩,扩大推广影响面。2013年春耕期间在四个乡镇召开四次免耕播种演示会,演示会现场就与农民签订免耕播种协议,免耕播种面积与2012年相比成百倍增长;秋季在三个乡镇召开三次玉米机械收获演示会和两次机械深松演示会,不仅向农民传授最先进的农机技术,还把先进机型示范给农民,看到成熟的收获机械,农民开始踊跃购买机具,做好农民与农机企业的纽带。
4现场参观
农民都愿意接受科学种田,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并非易事,眼见为实仍然是绝大多数农民接受先进技术的方式。作业期结束后的推广培训重点仍然是田间地头,带领农民参观苗情、看收成,根据灾情对照分析,农民从播种看到收获,诸多优势征服了观望中的农民。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推广培训方式缩短了新技术推广周期。
5借助阳光工程等培训平台开展推广培训
县农机推广站没有财政专项推广培训经费,推广站只能竭尽所能自筹资金,或者搭靠其他培训项目开展推广培训。借助阳光工程培训班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培训,直接受益农民几百人,受训农民接受了免耕播种技术,开始尝试机械收获,对机械深松有了深入的认识。借助阳光工程等培训平台补充了推广培训的资金。
6对保护性耕作进行扶持
农民购买力低是阻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购买免耕播种机及动力机械要6万多元,购买深松机及动力机械最少要8万元,购买收获机需要更多的资金,农村还没有连片实行免耕、深松作业和机械收获,作业机具有时需要跨屯、跨村、跨乡镇作业,单位作业费用增加很多。为减轻农民负担,农机推广站对新推广区域实行技术扶持,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教给农民,把保护性耕作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作业期开通热线电话,上门为农民调试机具,维护机具,指导作业;为新开展保护性耕作农民免费提供机具,鼓励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全县有七个乡镇50余户农民享受到推广站的免费机具扶持。
二、2013年伊通县保护性耕作推广取得丰硕成果
2012年全县实行免耕播种作业面积4 hm2,2013年实行免耕播种作业面积达到600余hm2,作业面积增加一百多倍,由2012年的两个乡镇增加到现在的九个乡镇;在免耕作业区域,2013年很多农民已经实行秋季机械深松作业,玉米机械收获如火如荼,作业达6500 hm2,作业区域遍布全县每个乡镇,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的数量明显超出往年。
两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可喜的成绩,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不会看到秋收后遍地焚烧秸秆的火光,闻不到刺鼻的浓烟;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清澈的溪水,湛蓝的天空,肥沃的土地。(06)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对象为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从业人员,推广场所放在田间地头,作业期给农民作业示范演示,农闲带领农民参观,通过技术手段、机械扶持鼓励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械收获推广方式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诸多,毋庸置疑,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在伊通县已经是第二个年头,推广有了明显效果,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推广跨出一大步。
伊通县2013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效果明显,免耕播种面积成百倍的增长,机械收获规模明显加大,机械深松越来越被农民所接受。推广方式也不同于2012年,核心推广对象为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从业人员;推广场所放在田间地头,作业期给农民作示范演示,农闲带领农民参观;通过技术手段、机械扶持,鼓励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
一、 开展推广培训的主要措施
1推广培训与农机合作社相结合
依托农机合作社,以田间实践为主,把最先进适用的农机技术传授给合作社社员、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手,再由他们辐射到周边乡镇,这是伊通县农机推广站推广农机技术的方法。围绕典型农机合作社先后开展保护性耕作培训,在田间进行免耕播种示范作业、玉米机械收获示范作业和机械深松示范作业,以现场实际演示为主,理论讲解为辅,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示范指导。
2推广培训面向农民,深入田间地头,接地气
县农机推广站的推广培训由原来的以农机技术人员、乡镇村屯领导为主转向直接培训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手。这样的转变能直接接地气,加快了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推广培训由课堂为主转到以田间地头为主,由抽象的理论授课为主转向以作业示范为主,手把手向农民传授农机技术,让农民眼见为实。事实胜于雄辩,推广效果成效显著,每次培训班结束都有农民购买免耕播种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
3召开现场演示会,加大推广培训覆盖面
抓住农时及时开展现场演示会,召集邻近乡镇农民观摩,扩大推广影响面。2013年春耕期间在四个乡镇召开四次免耕播种演示会,演示会现场就与农民签订免耕播种协议,免耕播种面积与2012年相比成百倍增长;秋季在三个乡镇召开三次玉米机械收获演示会和两次机械深松演示会,不仅向农民传授最先进的农机技术,还把先进机型示范给农民,看到成熟的收获机械,农民开始踊跃购买机具,做好农民与农机企业的纽带。
4现场参观
农民都愿意接受科学种田,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并非易事,眼见为实仍然是绝大多数农民接受先进技术的方式。作业期结束后的推广培训重点仍然是田间地头,带领农民参观苗情、看收成,根据灾情对照分析,农民从播种看到收获,诸多优势征服了观望中的农民。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推广培训方式缩短了新技术推广周期。
5借助阳光工程等培训平台开展推广培训
县农机推广站没有财政专项推广培训经费,推广站只能竭尽所能自筹资金,或者搭靠其他培训项目开展推广培训。借助阳光工程培训班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培训,直接受益农民几百人,受训农民接受了免耕播种技术,开始尝试机械收获,对机械深松有了深入的认识。借助阳光工程等培训平台补充了推广培训的资金。
6对保护性耕作进行扶持
农民购买力低是阻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购买免耕播种机及动力机械要6万多元,购买深松机及动力机械最少要8万元,购买收获机需要更多的资金,农村还没有连片实行免耕、深松作业和机械收获,作业机具有时需要跨屯、跨村、跨乡镇作业,单位作业费用增加很多。为减轻农民负担,农机推广站对新推广区域实行技术扶持,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教给农民,把保护性耕作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作业期开通热线电话,上门为农民调试机具,维护机具,指导作业;为新开展保护性耕作农民免费提供机具,鼓励农民实行保护性耕作,全县有七个乡镇50余户农民享受到推广站的免费机具扶持。
二、2013年伊通县保护性耕作推广取得丰硕成果
2012年全县实行免耕播种作业面积4 hm2,2013年实行免耕播种作业面积达到600余hm2,作业面积增加一百多倍,由2012年的两个乡镇增加到现在的九个乡镇;在免耕作业区域,2013年很多农民已经实行秋季机械深松作业,玉米机械收获如火如荼,作业达6500 hm2,作业区域遍布全县每个乡镇,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的数量明显超出往年。
两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可喜的成绩,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不会看到秋收后遍地焚烧秸秆的火光,闻不到刺鼻的浓烟;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清澈的溪水,湛蓝的天空,肥沃的土地。(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