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蔬菜生产与加工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陈艺婷 叶明鑫 陈龙杰
摘 要:从品种布局、产业体系、设施条件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解析了翔安区蔬菜产业的竞争力,剖析了翔安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从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济;完善区域布局,发展一村一品;建设质量追溯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五方面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蔬菜;生产与加工;厦门市翔安区;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0-0072-03
近年来,翔安区蔬菜产业发展迅猛, 2011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近8 467 hm2,产量超过34.4万t,出口量超过10万t,产值6.8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86.26%,蔬菜加工业总产值9.13亿元[1]。蔬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丰富市场供应和增加出口创汇方面作出较大贡献,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1 翔安区蔬菜生产和加工业发展现状
1.1 生产结构合理调整,品种布局优化提升
近年来,翔安蔬菜大棚、节水喷灌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面积稳步增加,设施栽培品种全面推广应用,促进翔安区蔬菜生产在保持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布局得到优化提升。逐步形成了新店、内厝万亩胡萝卜,内厝万亩马铃薯,新圩万亩葱蒜、千亩白菜,马巷千亩花椰菜等集约化规模种植基地。其中每年1~4月翔安生产的胡萝卜填补了同期国内新鲜胡萝卜的空白,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及日韩等十几个国家与地区。
1.2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
①积极培育特色经济产业 如“一村一品”、“三宝九品百味”等,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其中银鹭、兴盛、如意等获得国家驰名商标。
②组织成立厦门市翔安区蔬菜协会 翔安区于2007年成立厦门市翔安区蔬菜协会,协会包括33家会员单位,全部以蔬菜生产、加工、出口的农业企业组成,常年出口蔬菜超过7万t,2011年度出口超过10万t,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③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目前翔安区拥有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区级龙头企业,2011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1.3 设施条件不断完善
①逐步形成蔬菜嫁接苗和工厂化育苗模式 以如意情集团种苗繁育中心为主的蔬菜种苗产业取得快速发展,西甜瓜及茄果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已辐射到全国各地,年提供蔬菜嫁接苗5 000万株、穴盘苗1亿株以上。
②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截至2011年底,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9 731.22 kW,其中柴油、汽油、电动发动机动力分别为147 936.62,2 938,
28 856.6 kW。农机装备数量达2.84万台。节水喷灌面积超过3 867 hm2,机电灌溉面积7 000 hm2[1]。植保机械使用面积1 667 hm2,机收面积超过333 hm2。
1.4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①创建蔬菜标准园 依托如意情集团完成内厝镇71.73 hm2农业部蔬菜标准园项目创建,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五化”要求,实现了100%生产资料统购统供、100%种苗统育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产品商品化处理、100%品牌化销售和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六百”目标,项目的建设促进了我区菜篮子基地的建设和提高了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
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工作 依托翔安区庄家宝、金莉园、翔香蔬专业合作社,在新圩镇和马巷镇建设追溯体系试点一家、固定监测点3家,目前试点工作已运行1 a多,共开展蔬菜农残检测6 500多份,使用追溯码超过4 000份,初步实现三家合作社186.7 hm2基地的农残抽检全覆盖和53.3 hm2蔬菜产品的可追溯,带动了合作社的发展。
③扶持如意情集团建设农残检测中心 该中心配备有超纯水系统、培养箱、水分测定仪、凯氏定氮仪、脂肪测定仪、液相色谱仪、温控种子库、气相色谱仪等先进设备与仪器,可检测甲胺磷、毒死蜱、敌敌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DDT、BHC等40多种农残项目,以及盐度、酸度、pH值、Brix、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有机酸类等理化及营养成分分析。该检测中心已通过国家级认定,有力地保证了公司出口及内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 翔安区蔬菜生产和加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劳动力资源和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劳动人员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田园归公”现象突出;菜农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从业人员占84.69%[1];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等新兴职业农民培育滞后。
2.2 农业生产及人工成本上涨,农业生产效益下降
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长, 2011年平均数据显示,肥料、农药、农膜分别比10 a前上涨110.5%、17%、85.5%,部分种子如本地主栽品种坂田七寸胡萝卜种子价格从350元/罐上涨到6 800元/罐,劳动工资从20元/d上涨到80元/d,667 m2土地租金从350元上涨2 400元以上。农资、人工和租金等投入成本的大幅上涨,导致菜农种植蔬菜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2.3 蔬菜精深加工落后,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翔安区蔬菜加工只是进行简单的分级、精选、消毒处理,以保鲜蔬菜等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产品极少。
2.4 蔬菜加工、贮藏和保鲜技术落后
目前发达国家蔬菜储藏与加工量占蔬菜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精深加工占60%以上,采后蔬菜利用率高达97%[2]。翔安区蔬菜除出口品种外,基本上面向蔬菜批发市场批发销售,较少采用采后预处理、分级和包装措施;流通领域的现有冷链体系仅用胡萝卜出口加工环节。加工、贮藏和保鲜技术与设备不足造成每年近20%的产品损失在运输环节中。在包装方面,我区产品大多采用10~20 kg/箱的大包装,产品附加值较低。
2.5 蔬菜生产以散户种植为主,产品安全存在隐患
翔安区人多地少,蔬菜集约化生产面积较小,生产以散户为主,在生产中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超标使用农药和化肥情况时有发生,产品质量缺少可靠保证,导致出口加工企业不敢全面开拓欧洲、日本等对农残高要求的出口市场。
3 翔安区蔬菜生产和加工业发展对策
3.1 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蔬菜加工业实现规模化
继续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鼓励龙头企业实施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加工基地集聚,形成集聚效应,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周边地区和生产基地的带动作用。通过承担省级农民创业园建设(2013-2015年)任务,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蔬菜生产设施,出台税收减免、设施农用地审批、农业用电优惠和鼓励品牌创建等政策措施,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个人参与省级农民创业园的创建,促进蔬菜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鼓励蔬菜生产、加工企业积极推广应用新优品种,提升蔬菜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翔安区蔬菜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3.2 完善蔬菜生产区域布局,提升一村一品生产水平
根据《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利用华南地区冬春优越的气候条件,在现有的万亩胡萝卜、千亩葱蒜、千亩花椰菜的布局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引导蔬菜主导产业向新圩和内厝两个农业主产镇转移,鼓励发展一村一品,推进我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3.3 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开辟放心农资供应渠道,依托翔安区供销合作社建立代销网点,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主渠道的作用,统一店面装修,统一供货。这样只要管好供销合作社这个源头就能保证放心农资的有效供应。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推动蔬菜标准化生产,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3.4 发展农产品营销业
充分利用厦门口岸优势,建设和完善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物流中心。扶持一批民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超市、社区菜市场的建设。培育一批省级、国家级营销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营销网络。
3.5 推进“五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通过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实现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和防控策略由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和防控方式由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在全区主要蔬菜基地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通过配置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等防控设施,综合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健体栽培技术,筛选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提高农药减量控害效果的任务,提高翔安区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厦门市翔安区发展和改革局,翔安区统计局.2012年厦门市翔安区统计年鉴[M].厦门:厦门翔安区统计局,2012.
[2] 赵海燕,中国蔬菜加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9-11.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