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
张开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执业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愈来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涵义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予以规范,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二)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做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到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三)规范会计职业行为的基础
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利于规范各单位的会计行为,因为会计行为是受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影响和支配的。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四)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
会计职业活动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或者是虚假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使服务对象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诚实守信,从而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会计法律和会计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面临着职业道德冲突的选择。如某股份有限公司为了骗取上市资格,在公司领导人的授意下,采取会计政策变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虚报利润上亿元,使公司股票得以上市。随着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不断深入,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关系逐步由半独立型转化为完全的依附关系,为“老板”的服务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二)会计人员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当前,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有的会计、出纳利用单位财务制度不严密,采取各种手段贪污、挪用公款,数额高达上千万元。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只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出在新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三)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目前,从媒体和执法机构披露的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出于小集团利益的思考,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出具失真的会计信息。具体表现为:会计凭证做假、会计账簿做假、会计报表做假。这种种做假行为掩盖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进行。如我国证券市场连续不断发生的琼民源、鄂猴王、郑百文、银广夏以及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施乐、维旺迪等公司的业绩骗局和财务欺诈案,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为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带来诚信危机。
(四)注册会计师违背审计准则
有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误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有的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审计准则或者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来履行审计程序,以致丧失了应有的职业谨慎,不能发现委托人会计报表中的重大误报、漏报错误,往往造成重大过失,孕育了巨大的审计风险。
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成因分析
产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只有认真分析原因,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其主要成因为:
(一)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随时发生着变化,人们的利益格局也势必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引起道德冲突。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困惑,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指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在会计职业道德滑坡中,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占了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绝大多数,并且往往是小团体利益占了上风,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而注册会计师为了争夺会计市场上的经济利益,也不惜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二)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会计从业人员,是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衣、食、住、行、奖惩、升迁均依靠其所在单位的任职以及任职产生的业绩。所以,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客观上存在着“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当前突出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绝大部分就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示、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可想而知,在这种从业环境下,会计人员无法坚持客观公正,无法做到依法办事。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只片面注重智育,而忽视了德育。会计专业的大学、大专院校,基本没有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在讲解有关内容时,通常也是一带而过,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而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及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也不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的弱化,势必造成会计人员思想意识的混乱,道德基石的动摇,行业自律能力必然受到限制。
(四)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备
我国会计职业界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会计职业界纪律松弛,对违法违纪行为惩治不力,缺乏道德自律组织,对道德优劣表现赏罚不明。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行政监督标准不一,各部门在执法上各自为政,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致使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会计道德观念,玩忽职守、丧失原则、损公肥私、弄虚作假,这些现象与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备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健全
我国会计领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出台了相关规定,但是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方面却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法规。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规范不配套,表现为会计人员坚持会计准则的法律保障制度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
(六)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现在,有的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业务素质差,缺乏必要的电算化知识,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从严要求。有的会计人员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对会计制度、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知之甚少。以致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迷失了方向,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计成本地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监守自盗,违法乱纪,丧失了会计原则,丧失了会计诚信,丧失了会计的立身之本。
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针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制定有效对策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以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发展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一)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忠实的履行自己职责,不断提高技能,勇于革新,争做行家里手;职业谨慎,信誉至上,保秘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尽职尽责;依法办事,实事求是;熟悉准则,遵循准则,坚持准则;具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具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人员行为加以约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坚持会计诚信原则,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会计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塌,会计业的生命力就会随之完结。朱镕基同志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这既是对会计人员的勉励,也是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坚持会计诚信原则主要是从思想意识、道德水平、综合素质上对会计人员实施全方位的诚信教育,强化道德自律意识,保持职业良知。不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扰乱资本市场,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杜绝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从根本上消除虚假泛滥的形象。所有会计人员包括注册会计师都应该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职业氛围,维护职业信誉,共同构筑会计诚信“长城”。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包括3个层次:一是对潜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即对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在校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对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进行岗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即对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会计人员进行持续再教育。对这3个层次的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整个职业生涯,成为会计人员终身必修课程,并注重业务知识与职业道德教育并重,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四)健全与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美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由:注册会计师执业品行规则、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标准、财务经理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师道德规范等构成。由此,我国也应该健全与完善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操作性强的、有权威性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应当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评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惩戒规范等。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制约和监督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执法必严”,使法治为德治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及职业技能的学习,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实务处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更新知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为企业决策层、政府部门、投资人、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学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通过举办座谈会、研究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宣传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树立诚实守信的新风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以此造就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六)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
加强对单位领导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遵守职业道德光荣,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社会风尚,对威逼和强迫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强权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以此来净化会计从业环境,减少单位负责人授意、指示、强令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这是指推进会计委派制度,使委派会计的人事关系和经济利益独立于经营管理者的控制之外,改革其对所在单位的依附关系,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从而理直气壮、客观公正地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是会计人员执业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保证。
(七)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督与奖惩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该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遵循情况的监督工作,根据监督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惩罚,从而建立起会计职业道德监督与奖惩机制。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是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情况的监督部门。这些部门应将会计职业道德监督与奖惩同会计从业检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考评以及会计人员评优表彰活动结合起来。对于认真执行会计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应给予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可以通过发放奖金、晋升工资、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在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评、聘用上给予优先考虑等方式来进行,并利用公开刊物等大众媒体予以广泛宣传。而对于不诚信,违法乱纪,玩忽职守,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应采取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给予行政处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职业道德监督与奖惩机制有利于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形成抑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稳健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理论上深入地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客观上要求政府部门,会计职业组织,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紧迫性,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式,开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局面。这样,会计职业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高尚的精神风貌,优良的社会公信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2003.
2、许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优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