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再开局,四川发展换挡升级
在过去的5年里,四川省委立足省情实际,确立了全省工作主题,作出了“六个基本判断”,提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推进“两个跨越”奋斗目标,对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分别作出决定,形成了一整套治蜀兴川总体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十二五”时期,四川全省经济较快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全方位总结“十二五”时期形成的物质成果和思想成果,保持重大战略、重大理念、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的连续性,坚定地把治蜀兴川总体思路贯彻到“十三五”发展之中。
2016年1月29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会议认为,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遵循了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符合四川省实际,是未来五年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目标:
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力表示:“此目标是对未来五年里,我省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定位,既充分尊重全省人民的发展愿望,也充分考虑了宏观环境和支撑条件,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关键词1:增速
经济增长稳中求进
《“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四川在“十三五”期间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7%以上,到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预期目标达4.2万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十三五”期间,四川发展将面临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挑战,经济增长目标定得适度,有利于平稳推进去产能、去泡沫、去杠杆,为转方式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留足空间,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7%的增长目标,为转型发展留足空间。
对此,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唐利民指出,保持高于全国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实现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的必然要求。“我省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十三五期间若能实现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速,将进一步缩小我省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居民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2:脱贫
攻坚进入决胜时期
《“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提出,四川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要靠速度弥补,唯有如此,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能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让全省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为主战场,统筹推进“四大片区”内外扶贫攻坚,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扶贫专项方案,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3:创新
全面革新是驱动力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四川省发展方式应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自去年起,中央决定在四川等地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这是中央赋予四川的重大使命。四川紧紧抓住这一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因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把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为首要任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川将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集中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构建起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每年推广一批可复制的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引领、示范和带动四川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关键词4:协调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加快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围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构建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