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笔尖大制造背后的故事
董寅寅
摘要:所谓脑中有内容,心中有观点,提问就会有方向,有效率。出镜的场景选择、语言表达形象直观,会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让观众融于报道之中,从而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第27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类一等奖的作品《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 杭州G20元首笔撬动高端市场》在探寻现场采访和展求出镜记者魅力方面展现了高深的功夫。
关键词:现场报道 出镜记者 能力
从2015年6月开始,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追问: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像国外一样做出书写流畅的好笔?“贝发”作为我国最大的制笔企业之一,直面“总理之问”,抓紧高端笔芯和油墨的研发,终于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召开之前做出了高端圆珠笔,成为杭州G20峰会元首指定礼品笔。
借力杭州G20峰会效应,“贝发”顺势推出“中国好笔”系列,迅速撬动高端圆珠笔市场。当记者获知“贝发”在短时间内销售15万只“中国好笔”的消息后,立即前往采访。
一、做足“功課”,厚积薄发的能力。在这次的采访中,我承担着现场采访和出镜的任务,这也要求笔者必须在采访前做足“功课”。为何要关注一个小笔头,看似一个小小的笔尖,蕴含着什么道理,为什么会引发大国总理的关切,这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我在前期备课过程中展开追问。
正式采访前,笔者和同事曾三顾“贝发”。第二次造访时,我们还只是和专家聊,带去的摄像机连镜头盖都没有打开,当下引起专家质疑:“你们电视不用拍吗?跟报纸一样,记录一下就好了吗?”其实我们是在一次又一次聊的过程中,结合已知的背景了解到,一直以来,企业所用的高端制笔材料以及油墨全部依赖进口。2011年“贝发”牵头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推进“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太原钢铁厂协同成功研发“超级易切削不锈钢材料”,一举打破日本对这一关键材料的垄断,成就了中国制造在这一细分领域的自豪,也蕴藏着工匠精神和民族力量。而总理之问,看似关注的是一支小小的笔,实则是点破了中国制造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和力量。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后续的采访中,正是前期做足了“功课”才让采访变得事半功倍。
二、沟通交流和现场提问的能力。有了前期充分的沟通,但在“真枪实弹”开机的时候我们还是遇到了麻烦,采访对象徐君道面对镜头“怯场”了。怎么办?就此放弃,不强人所难?可作为“中国好笔”核心技术领域的负责人,他是最有发言权的。“那这样,你带我们到笔芯车间转一圈吧。”这是当时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沟通缓解方式。在通往车间的路上,笔者结合前期对笔芯技术的了解向徐君道提了很多问题。回到他擅长的专业领域,又处在他相对熟悉的工作环境,他放松了很多,后续也不再那么惧怕面对镜头。在成片中徐君道在工作场景下行进式的采访,也让报道更加地生动、真实。
采访对象有惧怕镜头不健谈的,也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在采访“中国好笔”油墨研发实验室主任胡省洋时,“油墨添加剂比例多少、助剂含量多少、如何添加”等让记者目不瑕接,这些胡主任口中技术细节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并不直观。在了解受访对象的“风格”后,我适时地调整了提问的方式,把原先设计的开放式的问题做了切割,把提问落小落细,直面油墨的研发配比对书写带来的改变,并结合胡主任的专长,在实验室里将“中国好笔”和国外高端笔的书写性以及油墨耐干性做了对比,这也让新闻呈现得更准确、客观。
三、出镜“我在现场”的能力。出镜记者的出现,打破了电视新闻传统的现场画面画外配音模式,直接向受众口述正在发生的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出现拉近了受众与新闻现场的距离。“我在现场”展示着正在发生的事,使新闻报道更加地真实。
“这里是‘贝发中国好笔的生产车间,我手上这支就是杭州G20峰会上的元首用笔,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占据国内高端笔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今天‘贝发也迎来了第15万支笔的交付。”这是新闻开篇的现场出镜内容,口播以第15万支“中国好笔”交付的节点为契机,掀开了“中国好笔贝发造”的序幕。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工人的作业、一支支整装待发的“中国好笔”,这些场景的设置、画面的选择都是“我在现场”的最好诠释。由于生怕错过新闻细节,其实在这个采访中笔者曾做过多段现场出镜,最后都没有用上,有些用动画特技取代,这是为了让新闻更有可看性。当然,对于出镜记者来说,衡量一个新闻事件、一个新闻场景适不适合出镜,让现场口播具有文字、图像等不可替代性,还是值得感悟和学习的。
“杭州G20峰会圆满落幕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了,这场世界性的盛会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拉动效应,正在加速的释放‘贝发的‘中国好笔以国家元首笔亮相,它既回答了总理‘中国好笔提问,同时也成就了‘贝发在中国制造上的探索。”这段新闻尾播记者把场景放在了贝发产品陈列室,在口播内容上呼应了头播“中国好笔‘贝发造”,同时“中国好笔”亮相G20峰会这个既是外交又是经济的舞台,更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实力。
在《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 杭州G20元首笔撬动高端市场》作品中,现场报道使电视报道编排更加多元化,同时展现了电视媒体的自身魅力和实力,使新闻信息得到最直接、最真实的传播。而其中的出镜记者更像是新闻报道现场与观众的一座桥梁,使电视报道的效果取得最大化。
(作者单位:宁波广电集团)栏目责编:陈道生
摘要:所谓脑中有内容,心中有观点,提问就会有方向,有效率。出镜的场景选择、语言表达形象直观,会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让观众融于报道之中,从而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第27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类一等奖的作品《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 杭州G20元首笔撬动高端市场》在探寻现场采访和展求出镜记者魅力方面展现了高深的功夫。
关键词:现场报道 出镜记者 能力
从2015年6月开始,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追问: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像国外一样做出书写流畅的好笔?“贝发”作为我国最大的制笔企业之一,直面“总理之问”,抓紧高端笔芯和油墨的研发,终于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召开之前做出了高端圆珠笔,成为杭州G20峰会元首指定礼品笔。
借力杭州G20峰会效应,“贝发”顺势推出“中国好笔”系列,迅速撬动高端圆珠笔市场。当记者获知“贝发”在短时间内销售15万只“中国好笔”的消息后,立即前往采访。
一、做足“功課”,厚积薄发的能力。在这次的采访中,我承担着现场采访和出镜的任务,这也要求笔者必须在采访前做足“功课”。为何要关注一个小笔头,看似一个小小的笔尖,蕴含着什么道理,为什么会引发大国总理的关切,这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我在前期备课过程中展开追问。
正式采访前,笔者和同事曾三顾“贝发”。第二次造访时,我们还只是和专家聊,带去的摄像机连镜头盖都没有打开,当下引起专家质疑:“你们电视不用拍吗?跟报纸一样,记录一下就好了吗?”其实我们是在一次又一次聊的过程中,结合已知的背景了解到,一直以来,企业所用的高端制笔材料以及油墨全部依赖进口。2011年“贝发”牵头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推进“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太原钢铁厂协同成功研发“超级易切削不锈钢材料”,一举打破日本对这一关键材料的垄断,成就了中国制造在这一细分领域的自豪,也蕴藏着工匠精神和民族力量。而总理之问,看似关注的是一支小小的笔,实则是点破了中国制造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和力量。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后续的采访中,正是前期做足了“功课”才让采访变得事半功倍。
二、沟通交流和现场提问的能力。有了前期充分的沟通,但在“真枪实弹”开机的时候我们还是遇到了麻烦,采访对象徐君道面对镜头“怯场”了。怎么办?就此放弃,不强人所难?可作为“中国好笔”核心技术领域的负责人,他是最有发言权的。“那这样,你带我们到笔芯车间转一圈吧。”这是当时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沟通缓解方式。在通往车间的路上,笔者结合前期对笔芯技术的了解向徐君道提了很多问题。回到他擅长的专业领域,又处在他相对熟悉的工作环境,他放松了很多,后续也不再那么惧怕面对镜头。在成片中徐君道在工作场景下行进式的采访,也让报道更加地生动、真实。
采访对象有惧怕镜头不健谈的,也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在采访“中国好笔”油墨研发实验室主任胡省洋时,“油墨添加剂比例多少、助剂含量多少、如何添加”等让记者目不瑕接,这些胡主任口中技术细节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并不直观。在了解受访对象的“风格”后,我适时地调整了提问的方式,把原先设计的开放式的问题做了切割,把提问落小落细,直面油墨的研发配比对书写带来的改变,并结合胡主任的专长,在实验室里将“中国好笔”和国外高端笔的书写性以及油墨耐干性做了对比,这也让新闻呈现得更准确、客观。
三、出镜“我在现场”的能力。出镜记者的出现,打破了电视新闻传统的现场画面画外配音模式,直接向受众口述正在发生的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出现拉近了受众与新闻现场的距离。“我在现场”展示着正在发生的事,使新闻报道更加地真实。
“这里是‘贝发中国好笔的生产车间,我手上这支就是杭州G20峰会上的元首用笔,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占据国内高端笔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今天‘贝发也迎来了第15万支笔的交付。”这是新闻开篇的现场出镜内容,口播以第15万支“中国好笔”交付的节点为契机,掀开了“中国好笔贝发造”的序幕。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工人的作业、一支支整装待发的“中国好笔”,这些场景的设置、画面的选择都是“我在现场”的最好诠释。由于生怕错过新闻细节,其实在这个采访中笔者曾做过多段现场出镜,最后都没有用上,有些用动画特技取代,这是为了让新闻更有可看性。当然,对于出镜记者来说,衡量一个新闻事件、一个新闻场景适不适合出镜,让现场口播具有文字、图像等不可替代性,还是值得感悟和学习的。
“杭州G20峰会圆满落幕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了,这场世界性的盛会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拉动效应,正在加速的释放‘贝发的‘中国好笔以国家元首笔亮相,它既回答了总理‘中国好笔提问,同时也成就了‘贝发在中国制造上的探索。”这段新闻尾播记者把场景放在了贝发产品陈列室,在口播内容上呼应了头播“中国好笔‘贝发造”,同时“中国好笔”亮相G20峰会这个既是外交又是经济的舞台,更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实力。
在《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 杭州G20元首笔撬动高端市场》作品中,现场报道使电视报道编排更加多元化,同时展现了电视媒体的自身魅力和实力,使新闻信息得到最直接、最真实的传播。而其中的出镜记者更像是新闻报道现场与观众的一座桥梁,使电视报道的效果取得最大化。
(作者单位:宁波广电集团)栏目责编:陈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