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生命的纹路

    卢璐璐

    摘要:2019年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通过展览,了解到马克·奎恩是一位生命直觉型艺术家。通过观察他的雕塑——面包系列、大理石系列和“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了解了马克·奎恩对于命运的可变性以及对于古典主义的追溯,体现了他对于生命现象的思考、体悟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敬畏之心。

    关键词:马克·奎恩? ?面包手? ?雕塑

    中图分类号:J0-05?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171-03

    20世纪90年代因为艺术界先锋、超常和激烈的风格,致使英国艺术给全球艺术带来震惊与影响。马克·奎恩在1991年凭借一座由他自己的十品脱冰血液制成的艺术家头像雕塑《自我》而出名。这是一件由艺术家本人的十品脱血,经过数个月的抽取和保存,之后再集中一次性地翻模,塑造出自己头颅形象的雕塑作品。这件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是艺术家将物质性材料和科技的结合,表达了生命密码和意义的宗教性以及对于生命的体悟和生命价值的敬畏。他曾说过:“对我来说,我的雕塑语言是对捉摸不定的宝贵生命的深沉隐喻。”

    根据参观2019年3月8日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展览,从而探讨他的雕塑——面包系列、大理石系列和“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以此来展现奎恩对于人体、情感、艺术与科学以及对美的认知的不同见解。

    一、命运的可变性

    马克·奎恩从小就对材料特别感兴趣,所以他创作的雕塑是利用大理石、玻璃、血液、冰、金属及化学合成物。[1]在进行艺术实践的三十多年里,马克·奎恩运用艺术史的眼光去探索生命、社会、情感、人体和美。

    (一)面包雕塑

    1988年马克·奎恩为了制作《饥饿等候》,他丈量了贾科梅蒂的名作《坐着的女人》(1949),将其等比例放大到数倍。他提到当时让他感兴趣的是如何将自我的意义投射到一个表层上。于是,在1989年《饥饿等候》创作出来,马克·奎恩对大家介绍作品的理念时着重说出以下这段话语:“这里有一个潜藏的概念:我们拥有一个物体,它正在吞噬着自己;同时酵母降解了物质。在我看来,这都跟饥饿有关(雕塑是管状的、如肠子一般),因为这个过程中面包发酵如同身体的膨胀,消耗的是食物和它自身。”面包作为一种食物,但当它被赋予另外一层涵义的时候,创造了另外一种高度写意的美感。

    1989年马克·奎恩创作了《路易十六》(Louis XVI)和《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面包雕塑。作品中描写的这对法国国王和王后曾因说出“人民无面包,何不食蛋糕”而留在历史上,所以马克奎恩用面包来表现他们的身份在制作过程中被异化(面包受热膨胀升起再缩小至最后定型的有机状态),反映了生命的无常,面包的膨胀象征着统治者的欲望,而面包又是人民食物的基本来源。就像是他们用“面包”饿死了自己的国民一样,最后“面包”又反噬他们。因此马克·奎恩说过:“正因制作这些作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让人觉得它们如一面镜子反射出很多我们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观念。他们有着巴洛克式的华丽外表,但制作过程却再简易不过。”

    (二)面包手系列

    《面包手》(Bread Hands)是马克·奎恩1991年起创作的一个系列。当时的作品中每个面包手之间形态的差异是细小的。在这次展览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由马克·奎恩和央美的学生共同完成的在墙面上整齐排列的912只面包手,这个作品重现了艺术家早年的艺术作品《歧路之园》。《歧路之园》的灵感来自于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一个看似荒谬的故事说明人们在混乱的世界里努力建立秩序,而秩序的背后仍是虛无,表达了一种理性脆弱和世界不可知的态度。

    对于面包手的创作,马克奎恩曾在一次采访中解释:因为喜欢尝试任何材料,所以用面粉、酵母和水混合起来,做成面团之后就会膨胀。然后用它来做雕塑,把面团放进烤炉里,经过烘焙,它的形态就完全变了。他明确表示喜欢这种无法控制的变化。他用面团塑造出自己的手型,把掌纹刻上去,再把它放进烤箱。传统上我们认为自己的掌纹说明了自己的命运。对于他而言,根本没有既定命运这回事,它总是在变化。马克·奎恩表示我们做的每个决定都会改变我们的命运,这是随意的。

    马克·奎恩的“皮相之下”展览,观者还可以参与制作面包手。马克奎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感兴趣的是人们如何用他们自己的身体去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让人们来参与创作作品的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记录他们存在的一个过程,这也是这次展览一个最重要的中心。”在展览里看到很多不同的手掌面包,从远处看每个看起来都一样,但当你仔细观察时,每个都是独特的,就像人群一样,这就是其中有趣的地方。其中在展厅中还有许多烤制的面包脚印,贯穿于展厅中间的“面包路”,就像是人类文明的足迹。除此之外,展厅内还有一个高约三米的巨大青铜面包手雕塑《图腾》,也是其早年的“面包手”的3D放大版。《图腾》的象征意义是原始的,同时因制作技术而显得无比现代。手是经典的碎片,像是古典雕塑的残片。

    二、古典主义的追溯

    (一)“完整的大理石”系列

    在这次“皮相之下”的展览中,引人注目的除了面包系列,另外就是一个“完整的大理石”系列里的雕塑《另一个吻》。马克·奎恩开始关注残缺身体,是因为他在大英博物馆里观察到观众们总是带着仰慕之情欣赏那些残缺的大理石雕像,这令他突然想到,如果那时展厅出现了残障人士,那些观众则往往流露出与欣赏作品时截然相反的反应。他真正关注的是“一些艺术中可被接受的、却在生活中受到排斥的人事物”[2]。

    《另一个吻》是2006年创作的“完整的大理石”系列中的一件作品,表现的是艾莉森·莱普和彼得·霍尔亲吻的场景。奎恩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这个作品呈现出新古典主义的意味。他采用的是平日用于为英雄人物塑像的大理石石材,同时这幅作品致敬的是残奥会金牌得主彼得·霍尔和著名艺术家艾莉森·莱普。

    “完整的大理石”系列是奎恩在追溯古典主义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古典与当代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应该对现实生活中那些有残缺的人事物抱有偏见,正如马克·奎恩所说:“人在博物馆里看着“米洛的维纳斯”或“埃尔金大理石,他们会说这是有史以来最美丽的人类雕塑之一……但当你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真人,人们的反应可能会非常不同,他们会产生怪异和不适感。”[3]马克·奎恩运用身体残缺的理念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以此号召人们对生活中一些截然不同的现实提出诘问。而这些作品就探讨了身体的残缺美、内在与外在的区别,以及人类精神的强大活力。

    (二)“关于爱的一切”系列

    马克·奎恩对古典的推崇不仅来源于对“写实主义”的回溯,还有对雕塑底座的回归。“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作品借用了古希腊雕塑的形式来颠覆我们以往对于古典雕塑的看法,底座无不承载着其重要部分。

    “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作品创作于2016年-2017年,其主要探讨了爱对于生命的定义。每座雕塑都是通过现场浇铸一对爱侣用不同姿势拥抱着彼此的场景。在这个浇铸的进程中,马克·奎恩与女性合作者的身体互相交织在一起。奎恩如此说道:“这些雕塑都是关于某个瞬间或者某段记忆的残片。它们就像是一缕空气,消逝于一呼一吸间,一瞬即永恒。”他还说过:“我翻阅了很多书籍,经常能从这一系列的雕塑中看到的是某种不经意的古典主义。”奎恩用装雕塑的木质箱子作为底座,箱子表面还印有运输时提醒易碎轻放的标识,这不免给人一种“短暂性”,另外他还想传达的是艺术的一种脆弱性,与雕塑的主题所使用的轻薄的树脂材料相呼应。这个系列有三个雕塑,分别是“生命”“呼吸”和“天堂”。从生命、呼吸到天堂,无不向我们展示一种当代的、不加矫饰的语言来谈论爱情。爱是古典主义永恒的话题。由玻璃纤维制成的作品看起来如蛋壳般精致而纤细,暗喻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也说明了爱虽脆弱但却永恒。

    艺术是不局限于任何领域的,这正是艺术所体现的本质,是由无数个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实践中证明了的。马克·奎恩的创作正是古典艺术与当代艺术结合,他的艺术之路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创造的不二法门是用心的感悟生活和自由地思考世界。每个人都不应该认为已经了解艺术作品的所有,因为任何一件藝术作品对当代艺术产生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它本身。

    参考文献:

    [1]朱鸽翔.铸造生命的流痕——马克·奎恩的雕塑[N].美术报,2016-05-14.

    [2]奕品.域外名家,被接受与被排斥的——马克·奎恩揭开“皮相之下”[N].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2019-03-19.

    [3]黄山.超越皮相——马克·奎恩的创作实践[J].雕塑,2019,(02):10-15.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