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应用

    郭晓辰

    摘要:文章探讨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会计计量方法难以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确认和计量,同时提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确认和计量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以及外资银行经营的本土化和待遇国民化进一步加深,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有了较快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在促进基础金融市场发展,推进金融市场证券化发展,加强中央银行监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和广泛使用,迫使财务会计必须在如何科学、合理地确认、计量、报告衍生金融工具等方面做出回答,传统财务会计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念及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难点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又被称为创新金融工具。它是根据股价、利率、汇率等基础金融工具的未来行情趋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跨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工具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是企业规避金融风险的一种主要手段。从本质上说,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为规避风险和获取投机利润对初始投资要求较低的合约。

    财务会计传统的确认标准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之上,并要求所确认的收入必须是已实现的。具体地说,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是两种不同的会计确认基础。按照权责发生制,企业不是在收到或付出现金时记录经济业务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而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期间记录其对企业的影响。收付实现制原则是指企业主体获取收入的过程已经完成,同时收到货款或已具备收取货款的权力,那么该主体就可以确认此项收入。可见,无论是权责发生制或是收付实现制,两者都是以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而对于未来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则不予确认。现行的财务会计的这种基本计量属性,在对资产和负债按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后便不再对其价值进行调整,尽管事实上该项目的市场价格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物价变动不激烈、金融工具还较少的情况下,尚能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但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进行变革,采用更相关的计量。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往往只是一种合约,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无历史成本可言,因而无法按照历史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从签定合约到实际交割,有较长一段时间,期间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会随着利率、汇率的变动而发等剧烈的波动,这一波动反映了衍生金融工具所蕴涵的机会和风险,而历史成本对此却无能为力,不能反映会计主体的真实情况,不利于用户据以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会计的有用性大打折扣。

    公允价值的出现,使历史成本原则不再作为财务会计唯一的计量原则。从反映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出发,就应该分阶段真实地反映企业所持有衍生工具的价值。这样势必要打破原有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而代之以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及其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优势

    所谓公允价值,IASC在IAS32中将其定义为“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FASB的定义类似,它在SFASl07中指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在自愿的交易者间交易所采用的价格,而非强迫的或清算的出售价格。如果金融工具具有适用的市场价格,该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应是交易数量与市价的乘积。”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常用市场价格、现行价值或现值来表示。

    公允价值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在合并报表会计、固定资产贴现、长期投资会计中时常用到公允价值概念。目前,许多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纷纷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如IASC在IAS39中规定,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证券及属于负债的衍生合同,按公允价值计量。FASB在SFASl33《衍生工具及套期保值活动会计》中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为相关的计量,对于衍生工具而言则是唯一相关的计量。衍生工具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套期保值项目账面值的调整数应当反映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该变动起因于套期保值的风险并在套期保值活动生效时产生。”此外,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发布公告要求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

    公允价值之所以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其优势在于:

    第一,公允价值会计能提供比历史成本会计更为相关的资产、负债和收益信息。众所周知,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基本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要相关,又要可靠,这是会计的中心要求。”但是,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两个特征又常常相互冲击,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反之亦然。因此,必须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在不过分损害一个信息特征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另一个特征,以保证信息的整体效用。不同环境、不同用户和不同项目,对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相对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而言,由于其具有高风险性、杠杆性、时态未来性、价值变动性、交易复杂性和品种多样性等特点,用户需要更相关的信息以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判断收益的不确定程度,因此,相关性与可靠性相比,相关性居于更重要的地位。历史成本之所以成为最基本的计量属性,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但是由于历史成本会计不确认资产负债在初次计量之后价值的变化,资产负债表上只是不同时点历史数据的堆砌,由于市场的变化,这些项目的现时价值也许与其历史成本大相径庭,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用户无法依据财务报表对衍生金融工具及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做出评价,会计的相关性荡然无存。

    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一方面可以使那些没有历史成本的衍生金融工具得以进入财务报表,避免产生过多的表外项目;另一方面,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可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负债与其目前的价值一致,便于用户评价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企业管理当局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决策绩效,从而大大地提高信息相关性。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技术已能使公允价值比较可靠。如IASc在IAS32中指出,“如果金融工具在活跃和流动的市场上交易,其标明的市价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如果市场缺乏活性、不够健全,或相对于需要估价的金融工具的交易数量而言,只有很少的数量在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估价技术可用于确定公允价值并使其具有充分的可靠性,以符合本准则的要求。金融市场上较好的估价技术包括参考本质相同的另一项金融工具的现行市价、现金流量折现分析和期权定价模式。”公允价值在保证基本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相关性。

    第二,公允价值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由于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决定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使得不同时点发生的或不同企业所控制的相同的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一致的公允价值。相反地,在历史成本法下,不同时间取得相同金融工具,可能由于取得成本不同而无法比较。

    第三,公允价值会计与积极性金融风险管理一致。积极性金融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管理当局保持对所有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风险进行持续监控,随时根据未来经济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或平衡所暴露的风险部位,但这以能及时获取有关金融工具的市价信息为前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则能满足这一要求。

    第四,公允价值提高了可预测性,公允价值较好地代表了衍生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基础。

    三、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

    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不同,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再计量。

    所谓初始计量,是指初始确认时的计量,包括保证金、期权费等实际支出的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必须依照公允价值。所谓再计量,是指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后的计量: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后可能发生变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再计量,以调整其账面价值,并确认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利得和损失如何处理。对此,FASB是要求按不同的用途分别计入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SFASl33规定,对于公允价值套期和非套期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而引起的利得或损失,应在发生的期间确认为损益,对于现金流量套期和国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套期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则记为其他综合收益。

    IAS39则规定,“不构成套期关系组成部分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已确认利得和损失,应按如下原则予以报告:一是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形成当期的净利润或亏损;二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按以下两种方式之一报告:计入其形成当期的净利润或亏损;在该金融资产被转计、收回、处置或发生减值之前,通过权益变动表在权益中确认,被转让、收回或处置、发生减值时,以前在权益中确认的累积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当期净利润或亏损。”对于用于套期的衍生金融工具,则规定,公允价值套期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工具所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立即在净利润或亏损中确认;现金流量套期确定是有效套期的部分利得或损失,应通过权益表直接在权益中确认,无效部分,套期工具是衍生工具的,立即计入净利润或亏损;在国外实体净投资的套期,判定是有效套期的那总部分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应通过权益变动表直接在权益中确认,无效部分,套期工具是衍生工具的,立即计入净利润或亏损。因此,IASC和FASB都是区分衍生金融工具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具体规定又有所不同。

    四、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不足和前景

    公允价值的运用,冲击了历史成本的统治地位,尤其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公允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用户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仍表示怀疑并担心其给损益带来的任意性和波动性,尤其是银行、证券界强烈反对公允价值会计。其次,公允价值运用的范围,从上文可以看出,FASB和IASC的规定存在差异。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应该承认的是,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确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随着国际金融活动的日益复杂化,用户对相关性的要求正日益提高,公允价值会计远比历史成本会计更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为企业提供避险的途径和方法已经迫在眉睫,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已是大势所趋;衍生金融工具以其有别于传统资产和负债的独特性,突破了原有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原则的范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理财学对金融工具计量模式研究的完善,各种相关的技术问题也必将获得解决。我们要积极看待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将其作为对传统会计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契机,在加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建设的同时,以交易的经济实质为基础,完善整个财务会计准则体系。

    (作者单位: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作者为会计师)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