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理论在电影作品中的应用

    于开拓 洪爱云 周红玉

    摘要原型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术语,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各个方面,同时它对电影作品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电影市场的繁荣,不但需要不断的创新,也要借助原型中含有的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学意象来丰富电影作品的题材,扩展电影作品的内容。借助原型,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电影的内涵。

    关键词原型神话形象俄狄浦斯情结英雄

    原型,源自心理学学家卡尔·容格的名词,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在文学批评中主要是由莫德·鲍德金介绍来的。一九三四年他出版了一本叫《诗歌中的各种原型模式》。此后文学批评中经常使用“原型”一词。原型在文学批评中主要是指某些人物类型、故事类型以及常见的主题和意向。

    现在,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使用了原型理论。来构成丰满的人物形象,生成更为深刻的含义。塑造典型人物。而我们,在这样的作品中体验着巨大的欢喜和悲戚。

    一、原型的分类和主要来源

    弗莱无疑是原型批评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它的代表作《批评的解剖》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原型理论。他认为整个文学史构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文学世界,它是人类想象的产物。弗莱把文学世界的结构归纳为四种原型:喜剧型、传奇型、悲剧型和讽刺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卡罗·皮尔森(美国原型研究及应用中心主任)发展了一套合理、可靠、融合了荣格学派和其他心理学学派概念的心理学构架,构成皮尔森原型系统的12个原型分别是:天真者、探险家、智者、英雄、亡命之徒、魔法师、凡夫俗子、情人、弄臣、照顾者、创造者、统治者。

    每种文化都有一系列的神话形象,他们是原型的重要来源。例如,古希腊的众多神祗、中国道教的神仙,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特征。文化需要这种形象的多样。性,因为每个形象都代表着我们复杂人性的不同方面。原型要在电影作品中发挥中心作用,就必须拥有某种形态或形式,使之具有显意识的表述形式。实际上,每个形象必须代表一种始终如一的价值和特点。以使它们能反映它们作为基础的原型。这些形象不是人本身,它们代表的是各种普遍的性格和人们的共性。

    二、原型的使用

    1原型的使用方式

    最易辨认的是直接用这些故事作为创作素材,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些神话传奇等原型故事融入到电影的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而第三种方法更加隐晦,当这些原型的含义一潜入剧作家的意识之中,他们会利用这些原型说理叙事,为自己的作品作铺垫,使人们看起来更加的荡气回肠,余味无穷。

    2原型在电影中应用的具体例子

    2.1牛郎织女原型和灰姑娘原型

    这是爱情电影中常用的原型。它使我们明白到尽管门不当户不对,也可以有美丽的终生不渝的爱情。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电影中,会有很多情节是两个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物,抛却种种,彼此相爱。当然这样的两个人要经历一番波折,牛郎织女被王母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所阻挠,而灰姑娘是来自家庭的环境的阻挠。主人公本身都是能够坚定的去爱的人。只不过这两个原型里面男女的地位交换了一下。同时灰姑娘拥有了美好的结局,而牛郎织女却是隔河相望,但是在这个原型里。结局其实是没有那么重要的了。今天在说道“是灰姑娘时,我们无不带着羡慕的感情,这就是灰姑娘原型的巨大魅力。近期的《非诚勿扰》就可以看成是牛郎织女原型的电影,一个各方面都一般甚至长相低于一般水平的人最终获得了一个真诚的、仙女一样美貌的空姐的爱情。

    2.2英雄的原型

    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英雄以超人的原始意象为人类所记忆。在与大自然艰难的生存对抗中,唯有超出常人的、具有非凡能力的英雄才能鼓励原始人类生存下去的勇气。原始人类对于英雄的想象已经超出人类所能及的现实范畴。但作为人类从古至今就存在的一种企图超越自我的尝试,它永远真实有效。

    英雄向来不为我们中国人所陌生。从女娲补天到后羿射日,从荆轲刺秦王到苏武牧羊,从郭靖到令狐冲,英雄几乎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在的电影作品中,英雄更倾向于像一般人转变,他们虽然平凡,但是性格中却有英雄的一般特质,即坚强的意志。与罪恶斗争的勇气等等,他们的存在使我们对这个社会寄予了美好的愿望。直接以《英雄》命名的电影自不待言,现在新出的《硬汉》《保持通话》等等电影,更真实的演绎了平凡人中的英雄,他们虽没有改变社会历史。但却是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某些人的生活轨迹。这就是英雄形象的常人化。在西方,英雄原型是几乎所有的好莱坞大片必用的。西方电影中英雄原型的来源主要是神话和《圣经》。在大部分的科幻片中都有拯救人类的、地球的、国家的英雄,比如《星河战队》《独立日》、《第五元素》。

    2.3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他命中注定要弑父娶母。这就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例如改编成电影的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电影作品也借鉴了这个的原型。例如中国的电影作品中的《雷雨》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描写了周萍与繁漪,王子与王后之间的感情纠葛,剧中人物那样的无奈,很多时候,命运也不为自己控制。

    2.4道教中的狐仙鬼怪原型,这是中国所特有的

    仙鬼题材的作品,由于人们有着对于这类题材的原型认知,所以能够理解他们的法术,长生不老,以及能够做出超出常人能力的事情。我们今天翻拍的聊斋的很多作品。如《小翠》,都是以这些狐仙鬼怪为原型。由于人们一早认知了这样的原型,所以能够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或是去憎恶那些仙鬼。电影作品《画皮》正式来源干这样的原型,画皮固之然是邪恶的,但是也为了爱情作出了伟大的牺牲。而王生所代表的书生形象,有凉薄的一面,也有有情有义的热血的一面。这也和书生的原型相重合,使我们对他又爱又很。

    2.5其他常用的原型还有人类受到引诱的原罪说,西方的关于宗教类题材的影片,我们常常看到的关于王族的统治,都是来源于《圣经》以及亚瑟王的原型。如《食罪人》、《达芬奇的秘码》就是以宗教、圣经为原型的电影作品。

    三、结语

    原型在电影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它们对于文学作品所起到的作用一样。原型是今天电影作品中有效的激发动力。荣格认为,当我们面对作品中呈现的一种原型时,我们会感到那异乎寻常的力量,在内心深处撞击和震撼我们。“它们就是要引人注意、使人信服、使人迷恋而影响你”。影响各个时代的原型,通过恰当的表述方式,提供了现代电影的根基。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