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奇勒的一抹微笑
我相信,一本书的成功是出版社内部创造的,如果在公司内就有足够的热情,最终这热情将影响外界。
如果我事先宣布,在这里讲的是一个出版人的故事,也许你们都没太大兴趣;但是如果我说,这是一个曾经和海明威的遗孀玛丽有过暧昧的男人,也许你们顿时会眼放金光。
好吧,这确实是同一个人,一手缔造和再造坎普出版社40年辉煌的汤姆·麦奇勒。
不得不承认,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一种职业冥冥中注定非你莫属,虽然你可能不喜欢,可能另有所好,但你躲来躲去,最后还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最远,也走得最漂亮。那么在出版业,麦奇勒是怎么得到第一份工作的?是这样,当他做导演四处碰壁,就去了一家小出版社面试,对方告诉他没有职位了,他则告诉对方“钱不是问题”,于是留了下来,虽然最后还是被小气的老板气走了。后来,他又去了麦吉本与基出版社,因为《宣言》一书又前往企鹅出版社,在企鹅待到被任命为小说编辑无望時,在1960年来到坎普出版社。
也许你不知道坎普,更不知道麦奇勒,但是你一定知道他在坎普的第一本书,那也是他所有出版的美国处女座小说中最成功的一本: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当然后来他出版的那些书,你一定也知道:《百年孤独》《万有引力之虹》《裸猿》……
有人问麦奇勒,他是如何决定是否该出版一本书的?他的回答很诚恳,因为他自己喜欢这本书,喜欢就是他的唯一原则。今天看来,这似乎太主观意志,然而事实就是这样。麦奇勒甚至自信满满地说:“我相信,一本书的成功是出版社内部创造的,如果在公司内就有足够的热情,最终这热情将影响外界。”所以,他邀请每个人参加发行会。
或许不得不提到他的搭档格雷厄姆,这位BBC的总裁之子,一肩挑起了所有麦奇勒看来费劲的工作:财务、养老金、发行部门、保险、出版制作部门以及最麻烦的诽谤处理。但是与书的根源,对出版业的慧根,以及麦奇勒的成功本性,或许早就注下了。
早在16岁时,麦奇勒就异想天开地给以色列总理写信,然后得以畅游以色列,最让他得意的,便是曾与各行各业的人在集体农场干活;回校之后,因为觉得院长以网球和壁球冠军特招让他有失尊严,就拒绝入学牛津,带着区区5个英镑周游美国,期间还数次因为流浪罪而被捕,结果没钱回家,只好跑到《纽约时报》现卖了一篇文章,才得以回到英国。
我要说的是,麦奇勒的出版人生涯之所以成功,与这段漫游岁月不无关系。若不是有那份意气,他不可能对书有着“喜欢为第一”的执著。有人做书一定要先弄清市场,有人只做自己喜欢的却一样大获成功,因为他喜欢的读者才喜欢。
多少年来,人们对阳春白雪虽然顶礼膜拜,却总是敬而远之;对八卦绯闻虽然一脸鄙夷,但这两者确实巧妙地统一在我们身上。在麦奇勒身上,当然也是如此,这个对作品有超乎寻常洞察力的人,与人结交攀缘时也颇有手腕,以至于作家们常把他当做一生难得的知己。
戴安娜王妃甚至出席了他的新书展览酒会,艾伦·金斯堡与他一起分享迷幻药,甚而当他负担不起女儿在寄宿学校的费用时,大作家多丽丝·莱辛会毫不犹豫地为其支付——就当是礼物而不是借款,而唯一条件就是要麦奇勒不准告诉任何人,甚至是他的妻子汉娜。
当然,你可以说麦奇勒真心热爱这些人,也可以说他交际手段娴熟,是有意利用作家们,为出版社延揽资源,但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华丽的坎普出版史和麦奇勒传奇的出版生涯。
作为英国《书商》评选的20世纪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之一,麦奇勒的坎普出版社,旗下拥有十多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至于他厌倦了出席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创办了大名鼎鼎的布克奖,并拥有大量布克奖获奖作品;从莱辛到麦克尤恩、从品钦到菲利普·罗斯、从聂鲁达到马尔克斯,这些作家不但把他当作值得信任的出版人,也当作可以交往的人生挚友。
与名作家的交往,虽然有时让麦奇勒简直就像一个没品位的追星族,但我一点也不鄙视他的这些八卦,更不介意玛丽是不是和他真有过一腿。玛丽醉酒那晚,麦奇勒对她欲望眼神的暧昧回应,虽然或许是一抹微笑,但却很可能就是海明威的大作能流布至今的隐秘推手。
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能引起一场龙卷风,那么何况麦奇勒的一抹微笑,你说呢?
林东林,专栏作者,文化评论人,图书策划人,作品散见于《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新民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