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脉地湾萝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娟 白莉萍 钟文新 陈祥金 周静 姚世东 刘光学 黄光明 刘建军
摘 要:阐述了武汉黄陂地方特色优良品种脉地湾萝卜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黄陂脉地湾萝卜产业发展优势及前景,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黄陂脉地湾萝卜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黄陂脉地湾萝卜;现状分析;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8-0072-03
脉地湾萝卜是武汉市黄陂区的一个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据《黄陂县志》记载,脉地湾白萝卜是黄陂的著名特产之一,远在元代末就形成了独特产品,在明朝时更被列为皇家贡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皮薄、肉嫩质脆、多汁,味甘不辣,嚼而无渣,享誉四方。脉地湾白萝卜种植地,位于大别山南麓牛头岩山脉、双峰尖山脉南面低山区、木兰山邻近的脉地湾和杜家畈,既有得天独厚的黑砂土壤和矿泉的灌溉,又有传统的种植经验、方法,它便于贮藏,出园后稍微用沙土覆盖好,到翌年2月底也不泡不烂,食用时味道鲜嫩不变,素有“一担萝卜一担米,一斗田萝卜买一斗田”的美谈。
脉地湾萝卜肉质根外表白净,上小下大,形似纺锤形,大小适中,单个质量300~450 g;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及蛋白质等。可作水果生食,亦也炒食和煨汤,同时也适合于腌制干萝卜。优良的品质使脉地湾萝卜上市时即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脉地湾萝卜从播种到采收一般需50~60 d,产量一般在32 t/hm2左右,最高的可达47 t/hm2;效益一般在2.25万元/hm2左右,最高的达4.5万元/hm2。脉地湾萝卜是一个种植时间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稳的商品,既有利于实现农田绿色过冬,又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武汉市、区农业局会同相关部门科学策划,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促进了脉地湾萝卜产业的迅速发展。脉地湾萝卜从原各家各户种植销售的粗放型生产销售方式向工厂化、品牌化、小包装、超市销售的现代化生产销售方式转变,产品质量、档次以及知名度都得以极大提升。同时,近年政府又启动了脉地湾萝卜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工作,促进了脉地湾萝卜从一家一户零星种植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生产成为主流,从而使脉地湾萝卜的身价、美誉度倍增。
1 脉地湾萝卜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脉地湾萝卜产业现状
①脉地湾萝卜是黄陂萝卜中的优秀代表 脉地湾萝卜经过多年种植,以外皮细嫩光亮、肉色雪白、品质细腻、甜辣可口、味如水果,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而闻名,深受武汉市民的喜爱,成为黄陂蔬菜的拳头品种之一。多年来黄陂区形成了以长岭、木兰、姚集和蔡店为主的北部种植区和以前川、罗汉、李集、祁家湾、滠口和王家河为重点的中南部种植区。
在品种类型上,脉地湾萝卜为中小型品种,北部与中南部区域在肉质根的形状上基本类似,均为上小下大,呈长纺缍形,但经过多年的选择,北部与中南部两大种植区域的肉质根在表皮着色上略有不同,北部的上部略有青色,而中南部则整个肉质根均为白色,因其肉质根的中间纵剖面形状像扇子,俗称“扇子白”。
脉地湾萝卜在周边地区和武汉乃至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自古有“方家潭来的萝卜上了街,汉口药铺无买卖”之说。脉地湾萝卜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因产量稀少,价格也会比一般萝卜高出30%或90%。脉地湾萝卜种植地处矿山山脉的山谷,其土质砂性,特别适合萝卜的生长。脉地湾萝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长轩岭街道的七房村、绿林村、塘上村3个村,品质最好的栽种核心区共约200 hm2土地,667 m2产量1 500 kg左右,总产量有限,集中上市时间仅50 d左右,这都限制了它的客源扩大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②脉地湾萝卜产业的发展得到各级领导和技术部门的支持 脉地湾萝卜过去是当地农民自己种且自己在农贸市场上销售,面积近500 hm2。2006年,长岭镇农业部门率先引进加工企业,脉地湾萝卜进入了产业化开发的轨道,2008年在黄陂区农业局的推荐下,重新引进了脉地湾农业开发公司,并进行了种植基地的建设,建成规范化生产基地80 hm2之多,种植规模也有了扩大。同时在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的指导下,黄陂区农业局组织区蔬菜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了相关的品种提纯复壮和增进品质的试验研究(被列为政府的重要农业科技项目),组织了农业科研究单位科技攻关,制定了武汉市地方标准DB 4201/T419-2011《无公害脉地湾萝卜栽培技术规程》,并在种植区内全面实施;2011年11月初脉地湾萝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志着脉地湾萝卜在国际上亦受到认可和保护,成为市、区蔬菜产业的一大亮点。
1.2 脉地湾萝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脉地湾萝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快速发展。
①脉地湾萝卜种性退化,影响产品质量和整齐度 脉地湾萝卜是一个地方老品种,十字花科作物又相对比较容易串花,从而引起混杂,加上多年以来都是农民自己留种自己种,未经严格的提纯复壮,混杂退化现象相当严重,导致萝卜外形大小不一,品质参差不齐,商品性差,影响产品质量和脉地湾萝卜的声誉。
②种植技术落后,影响产品外观和内在品质 脉地湾萝卜作为秋冬萝卜,全生育期一般在60 d左右,收获期短,生长时间过长则易糠心,严重影响萝卜的品质,加之上市时间集中,不利于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创建。同时在播种期及施肥、水分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直接影响了脉地湾萝卜的市场供应和开拓,不利萝卜产业化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③加工保鲜技术缺乏,不利产品的市场开拓 脉地湾萝卜播种后的适宜期短,上市时间集中,且在常规条件下不能长期保存,但目前我们只有鲜品销售,缺乏加工保鲜技术,这势必影响产业的做大做强。
2 脉地湾萝卜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
脉地湾萝卜作为黄陂名特农产品,已被社会公认为营养丰富的特色地方产品,不仅畅销武汉市周边地区,还远销北京、上海,昆明、福建、广东,萝卜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加快了新型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充分利用脉地湾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萝卜这一产业,前景非常广阔。
2.1 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扶持力度
脉地湾萝卜受到领导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发展迅速,财政、科技、农业等部门在政策上大力支持,脉地湾萝卜已发展成为黄陂知名大产业。在强化对基地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扶持力度,促进这一产业稳定快速发展壮大。
2.2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品深加工力度
积极扶持脉地湾萝卜的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政策提高龙头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开发和品牌的创建工作,使龙头企业的产品达到“五统一”,即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卫生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测标准、统一监制标准;进行萝卜系列产品深加工,可速冻保鲜,也可生产加工萝卜果脯、腌制品、饮品等产品。
2.3 开展良种提纯复壮工作,保证产品品质
脉地湾萝卜的产品质量与品种是分不开的。脉地湾萝卜作为地方传统的老品种,农民长期自留自种,品种严重混杂退化,商品性变劣。为保障脉地湾萝卜产品质量,目前我们在武汉市蔬菜总站的支持下开展了脉地湾萝卜的提纯复壮工作,选择优良单株建立株系、原种圃及良种繁育基地,基地的种子统一收购,给生产基地提供优质良种,以保证产品的种性纯正。通过多年对脉地湾地区的调查及科学论证,脉地湾萝卜的优良品质应该是当地优质土壤、气候与优良品种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大力发展脉地湾萝卜产业,必须把恢复品种特性作为起点,以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为标准化栽培的重要工作,积极建立提纯复壮基地,为大田生产提供充足高质量的种子。
2.4 整合资源,打响品牌
脉地湾萝卜是黄陂区的一项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脉地湾萝卜的知名度,打响脉地湾萝卜品牌,在坚持“五统一”的基础上,为保证脉地湾萝卜的特殊品质,必须整合资源,保证符合脉地湾萝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产品才能上市,以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2.5 制订种植、加工标准,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首先考虑的问题。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是萝卜生产的关键所在。标准化、无公害作为组装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有效载体,作为规范生产、加工、储运等行为的综合性措施,是控制生产源头与过程的有效途径,在提高萝卜生产经营水平、提高萝卜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萝卜产品消费安全,提高萝卜产品质量,制订好无公害萝卜生产加工标准,在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的控制,规范化操作,从而确保萝卜的质量安全。
2.6 加大执法力度,推广标准化生产
落实制定的武汉市地方标准DB 4201/T419-2011《无公害脉地湾萝卜栽培技术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被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要求,对其产品性状、理化指标、分级标准、检验方法、卫生指标(农药残毒)、包装、标识、运输、贮藏、栽培区域及栽培技术要有严格的要求。工商、质量监督、环境保护和农业主管部门要在脉地湾萝卜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严格进行监管,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在生产上严格按照制定的《无公害脉地湾萝卜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使萝卜产业真正达到健康、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效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罗九玲.黄州萝卜产业发展现代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2(22):310,312.
[2] 王林武,韩太利,谭金霞.潍县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蔬菜,2008(1):3-5.
摘 要:阐述了武汉黄陂地方特色优良品种脉地湾萝卜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黄陂脉地湾萝卜产业发展优势及前景,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黄陂脉地湾萝卜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黄陂脉地湾萝卜;现状分析;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8-0072-03
脉地湾萝卜是武汉市黄陂区的一个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据《黄陂县志》记载,脉地湾白萝卜是黄陂的著名特产之一,远在元代末就形成了独特产品,在明朝时更被列为皇家贡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皮薄、肉嫩质脆、多汁,味甘不辣,嚼而无渣,享誉四方。脉地湾白萝卜种植地,位于大别山南麓牛头岩山脉、双峰尖山脉南面低山区、木兰山邻近的脉地湾和杜家畈,既有得天独厚的黑砂土壤和矿泉的灌溉,又有传统的种植经验、方法,它便于贮藏,出园后稍微用沙土覆盖好,到翌年2月底也不泡不烂,食用时味道鲜嫩不变,素有“一担萝卜一担米,一斗田萝卜买一斗田”的美谈。
脉地湾萝卜肉质根外表白净,上小下大,形似纺锤形,大小适中,单个质量300~450 g;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及蛋白质等。可作水果生食,亦也炒食和煨汤,同时也适合于腌制干萝卜。优良的品质使脉地湾萝卜上市时即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脉地湾萝卜从播种到采收一般需50~60 d,产量一般在32 t/hm2左右,最高的可达47 t/hm2;效益一般在2.25万元/hm2左右,最高的达4.5万元/hm2。脉地湾萝卜是一个种植时间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稳的商品,既有利于实现农田绿色过冬,又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武汉市、区农业局会同相关部门科学策划,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促进了脉地湾萝卜产业的迅速发展。脉地湾萝卜从原各家各户种植销售的粗放型生产销售方式向工厂化、品牌化、小包装、超市销售的现代化生产销售方式转变,产品质量、档次以及知名度都得以极大提升。同时,近年政府又启动了脉地湾萝卜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工作,促进了脉地湾萝卜从一家一户零星种植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生产成为主流,从而使脉地湾萝卜的身价、美誉度倍增。
1 脉地湾萝卜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脉地湾萝卜产业现状
①脉地湾萝卜是黄陂萝卜中的优秀代表 脉地湾萝卜经过多年种植,以外皮细嫩光亮、肉色雪白、品质细腻、甜辣可口、味如水果,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而闻名,深受武汉市民的喜爱,成为黄陂蔬菜的拳头品种之一。多年来黄陂区形成了以长岭、木兰、姚集和蔡店为主的北部种植区和以前川、罗汉、李集、祁家湾、滠口和王家河为重点的中南部种植区。
在品种类型上,脉地湾萝卜为中小型品种,北部与中南部区域在肉质根的形状上基本类似,均为上小下大,呈长纺缍形,但经过多年的选择,北部与中南部两大种植区域的肉质根在表皮着色上略有不同,北部的上部略有青色,而中南部则整个肉质根均为白色,因其肉质根的中间纵剖面形状像扇子,俗称“扇子白”。
脉地湾萝卜在周边地区和武汉乃至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自古有“方家潭来的萝卜上了街,汉口药铺无买卖”之说。脉地湾萝卜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因产量稀少,价格也会比一般萝卜高出30%或90%。脉地湾萝卜种植地处矿山山脉的山谷,其土质砂性,特别适合萝卜的生长。脉地湾萝卜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长轩岭街道的七房村、绿林村、塘上村3个村,品质最好的栽种核心区共约200 hm2土地,667 m2产量1 500 kg左右,总产量有限,集中上市时间仅50 d左右,这都限制了它的客源扩大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②脉地湾萝卜产业的发展得到各级领导和技术部门的支持 脉地湾萝卜过去是当地农民自己种且自己在农贸市场上销售,面积近500 hm2。2006年,长岭镇农业部门率先引进加工企业,脉地湾萝卜进入了产业化开发的轨道,2008年在黄陂区农业局的推荐下,重新引进了脉地湾农业开发公司,并进行了种植基地的建设,建成规范化生产基地80 hm2之多,种植规模也有了扩大。同时在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的指导下,黄陂区农业局组织区蔬菜技术推广部门开展了相关的品种提纯复壮和增进品质的试验研究(被列为政府的重要农业科技项目),组织了农业科研究单位科技攻关,制定了武汉市地方标准DB 4201/T419-2011《无公害脉地湾萝卜栽培技术规程》,并在种植区内全面实施;2011年11月初脉地湾萝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志着脉地湾萝卜在国际上亦受到认可和保护,成为市、区蔬菜产业的一大亮点。
1.2 脉地湾萝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脉地湾萝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快速发展。
①脉地湾萝卜种性退化,影响产品质量和整齐度 脉地湾萝卜是一个地方老品种,十字花科作物又相对比较容易串花,从而引起混杂,加上多年以来都是农民自己留种自己种,未经严格的提纯复壮,混杂退化现象相当严重,导致萝卜外形大小不一,品质参差不齐,商品性差,影响产品质量和脉地湾萝卜的声誉。
②种植技术落后,影响产品外观和内在品质 脉地湾萝卜作为秋冬萝卜,全生育期一般在60 d左右,收获期短,生长时间过长则易糠心,严重影响萝卜的品质,加之上市时间集中,不利于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创建。同时在播种期及施肥、水分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直接影响了脉地湾萝卜的市场供应和开拓,不利萝卜产业化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③加工保鲜技术缺乏,不利产品的市场开拓 脉地湾萝卜播种后的适宜期短,上市时间集中,且在常规条件下不能长期保存,但目前我们只有鲜品销售,缺乏加工保鲜技术,这势必影响产业的做大做强。
2 脉地湾萝卜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
脉地湾萝卜作为黄陂名特农产品,已被社会公认为营养丰富的特色地方产品,不仅畅销武汉市周边地区,还远销北京、上海,昆明、福建、广东,萝卜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加快了新型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充分利用脉地湾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萝卜这一产业,前景非常广阔。
2.1 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扶持力度
脉地湾萝卜受到领导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发展迅速,财政、科技、农业等部门在政策上大力支持,脉地湾萝卜已发展成为黄陂知名大产业。在强化对基地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扶持力度,促进这一产业稳定快速发展壮大。
2.2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品深加工力度
积极扶持脉地湾萝卜的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政策提高龙头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开发和品牌的创建工作,使龙头企业的产品达到“五统一”,即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卫生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测标准、统一监制标准;进行萝卜系列产品深加工,可速冻保鲜,也可生产加工萝卜果脯、腌制品、饮品等产品。
2.3 开展良种提纯复壮工作,保证产品品质
脉地湾萝卜的产品质量与品种是分不开的。脉地湾萝卜作为地方传统的老品种,农民长期自留自种,品种严重混杂退化,商品性变劣。为保障脉地湾萝卜产品质量,目前我们在武汉市蔬菜总站的支持下开展了脉地湾萝卜的提纯复壮工作,选择优良单株建立株系、原种圃及良种繁育基地,基地的种子统一收购,给生产基地提供优质良种,以保证产品的种性纯正。通过多年对脉地湾地区的调查及科学论证,脉地湾萝卜的优良品质应该是当地优质土壤、气候与优良品种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大力发展脉地湾萝卜产业,必须把恢复品种特性作为起点,以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为标准化栽培的重要工作,积极建立提纯复壮基地,为大田生产提供充足高质量的种子。
2.4 整合资源,打响品牌
脉地湾萝卜是黄陂区的一项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脉地湾萝卜的知名度,打响脉地湾萝卜品牌,在坚持“五统一”的基础上,为保证脉地湾萝卜的特殊品质,必须整合资源,保证符合脉地湾萝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产品才能上市,以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2.5 制订种植、加工标准,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首先考虑的问题。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是萝卜生产的关键所在。标准化、无公害作为组装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有效载体,作为规范生产、加工、储运等行为的综合性措施,是控制生产源头与过程的有效途径,在提高萝卜生产经营水平、提高萝卜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萝卜产品消费安全,提高萝卜产品质量,制订好无公害萝卜生产加工标准,在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的控制,规范化操作,从而确保萝卜的质量安全。
2.6 加大执法力度,推广标准化生产
落实制定的武汉市地方标准DB 4201/T419-2011《无公害脉地湾萝卜栽培技术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被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要求,对其产品性状、理化指标、分级标准、检验方法、卫生指标(农药残毒)、包装、标识、运输、贮藏、栽培区域及栽培技术要有严格的要求。工商、质量监督、环境保护和农业主管部门要在脉地湾萝卜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严格进行监管,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在生产上严格按照制定的《无公害脉地湾萝卜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使萝卜产业真正达到健康、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效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罗九玲.黄州萝卜产业发展现代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2(22):310,312.
[2] 王林武,韩太利,谭金霞.潍县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蔬菜,20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