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苹果产区的营销新妙招
李越
甘肃省庆城县大力发展引导群众种植苹果致富,现全县种植苹果22万亩,产值达3亿元,户均收入7 000元。图为赤城乡大学生村官王华在采摘苹果。
眼下正是苹果丰收季节,但不少果农却没有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苹果滞销的新闻频见报端。作为大学生村官,在积极帮助当地果农销售苹果的同时,如何打响本地品牌,提升市场美誉度,避免一次又一次市场波动带来的销售难题?笔者摘编全国四大著名苹果产区的成功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陕西洛川:苹果“上户口”,可以“带皮吃”
近年来,陕西洛川县成功走出了一条果畜结合、一县一业的洛川苹果品牌发展路径,成为全国苹果产业品牌营销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洛川苹果累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各项大奖170多项;获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服务产品等29项重大品牌冠名权;“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评估价值达52.41亿元。洛川苹果营销网络已搭建起线下与线上协同营销大平台:在北上广等中心城市建成了鲜果专卖店、批发店等各类直销窗口48个;出口东南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建立起电商运营平台,发展电商、微商230多家,引进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线上营销模式。鼓励果农、大学生积极开拓以网络化经营为主的新型果品经销。功能日趋完善的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基本建成,年交易额达13亿元。
洛川苹果成为“百亿元”产业的第一步,是坚持《洛川苹果技术规范》这一标准体系,使洛川苹果“从田间到餐桌”有了严格明确的规范,实现苹果产、贮、加、销全程标准化。其次,坚持生产有机绿色苹果,让洛川苹果“带皮吃”;实施苹果质量安全可追溯,给洛川苹果“上户口”;通过提质增效,实现洛川苹果“论个卖”。
山东烟台:一只苹果,变身百种产品
山东烟台市是可以与美国华盛顿、日本青森等世界著名苹果产区相媲美的世界最适宜苹果生产的地区。目前,“烟台苹果”已连续6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果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101.05亿元。围绕苹果肉、皮、籽、花等,先后开发出了苹果脆片、果胶、果粉、香精、籽油、酵素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品种达100多个,出口到东南亚、日韩、澳大利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烟台市加强科技研究,其繁育的烟富系列苹果仍是当前我国苹果的主栽品种。与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选育优良品种,建设优质脱毒苗木繁育基地,为烟台苹果的更新换代提供充足的品种和苗木储备。今年,烟台市出台《烟台苹果品牌战略规划》,准确找到了烟台苹果的核心价值链,凝炼出烟台苹果的核心价值及品牌口号: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配合规划的实施,发布出台了《烟台苹果品牌管理使用办法》,使烟台苹果的品牌建设迈上了新的征程。
与此同时,新的经营模式也不断涌现。德丰食品投资建设的栖霞果品拍卖中心项目已经启动,今年10月份投入运营;市果品总公司投资建设的烟台苹果网已于今年8月份上线运行,努力打造国内果品行业第一个垂直电商平台。为进一步提升烟台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还开展了烟台苹果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并于8月份正式启动,向社会发布。
新疆阿克苏:防止假冒,二维码溯源
截至2014年底,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种植面积已达31万亩左右,年产优质苹果70余万吨,年收益接近3.5亿元左右,进入盛果期的果园,亩均效益可达1.5万元以上。“阿克苏苹果”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并且被国家质监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随着品牌效益的凸显,阿克苏苹果被假冒现象日益严重。二维码溯源系统通过借鉴国内外二维码溯源业务应用先进经验,结合新疆林果业实际应用需求和业务发展规划,创新采用系统随机条码、码标打印限定、短信微信直观查询和码标打印控制四项技术。
协会对包装企业和包装设计版面进行统一管理,箱类包装纸箱正面左上角指定位置统一印制品牌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标识,纸箱正面右上角指定位置统一印制生产企业品牌商标,纸箱正中封口处贴二维码;袋类包装袋正面左上角指定位置统一印制品牌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标识,袋正面右上角指定位置统一印制生产企业品牌商标,袋正中封口处贴纸二维码。
云南昭通:放大区位优势 抢占市场先机
云南昭通苹果始种于1940年,是西南高原苹果的发祥之地。历经75年发展历程,已成为云南乃至西南高原、乌蒙山区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苹果产区,预计2015年全市苹果面积达到34万亩(占云南省种植面积54%)、产量43万吨、产值22亿元。
昭通苹果成熟早,同一品种较北方产区提前一个月成熟,有利于抢到先机、赢得市场。同时,昭通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四个大中城市中心点,更是内地入滇通往南亚、东南亚以及云南连接内地、通往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双向大走廊,苹果采摘当天即可运达东盟国家。
昭通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苹果产业领导小组,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1 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发展,重点支持标准产业基地、科技开发、品牌创建、产后加工和市场开发等重点环节。同时,制订了《绿色食品——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程》、《低产果园改造技术标准》、《精品果园建设生产技术标准》等,狠抓标准培训与应用,新植果园一律实行“统一供苗、统一规程、统一指导、统一定植”,并依托企业示范推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苹果矮化密植栽培面积达到0.85万亩。目前正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拟开发利用昭通苹果主产区硒资源优势,开展土壤硒资源普查、“富硒苹果”技术研究和“昭通富硒苹果”品牌打造。
(作者联系电话:15268988159)
甘肃省庆城县大力发展引导群众种植苹果致富,现全县种植苹果22万亩,产值达3亿元,户均收入7 000元。图为赤城乡大学生村官王华在采摘苹果。
眼下正是苹果丰收季节,但不少果农却没有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苹果滞销的新闻频见报端。作为大学生村官,在积极帮助当地果农销售苹果的同时,如何打响本地品牌,提升市场美誉度,避免一次又一次市场波动带来的销售难题?笔者摘编全国四大著名苹果产区的成功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陕西洛川:苹果“上户口”,可以“带皮吃”
近年来,陕西洛川县成功走出了一条果畜结合、一县一业的洛川苹果品牌发展路径,成为全国苹果产业品牌营销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洛川苹果累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各项大奖170多项;获得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服务产品等29项重大品牌冠名权;“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评估价值达52.41亿元。洛川苹果营销网络已搭建起线下与线上协同营销大平台:在北上广等中心城市建成了鲜果专卖店、批发店等各类直销窗口48个;出口东南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建立起电商运营平台,发展电商、微商230多家,引进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线上营销模式。鼓励果农、大学生积极开拓以网络化经营为主的新型果品经销。功能日趋完善的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基本建成,年交易额达13亿元。
洛川苹果成为“百亿元”产业的第一步,是坚持《洛川苹果技术规范》这一标准体系,使洛川苹果“从田间到餐桌”有了严格明确的规范,实现苹果产、贮、加、销全程标准化。其次,坚持生产有机绿色苹果,让洛川苹果“带皮吃”;实施苹果质量安全可追溯,给洛川苹果“上户口”;通过提质增效,实现洛川苹果“论个卖”。
山东烟台:一只苹果,变身百种产品
山东烟台市是可以与美国华盛顿、日本青森等世界著名苹果产区相媲美的世界最适宜苹果生产的地区。目前,“烟台苹果”已连续6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果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101.05亿元。围绕苹果肉、皮、籽、花等,先后开发出了苹果脆片、果胶、果粉、香精、籽油、酵素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品种达100多个,出口到东南亚、日韩、澳大利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烟台市加强科技研究,其繁育的烟富系列苹果仍是当前我国苹果的主栽品种。与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选育优良品种,建设优质脱毒苗木繁育基地,为烟台苹果的更新换代提供充足的品种和苗木储备。今年,烟台市出台《烟台苹果品牌战略规划》,准确找到了烟台苹果的核心价值链,凝炼出烟台苹果的核心价值及品牌口号: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配合规划的实施,发布出台了《烟台苹果品牌管理使用办法》,使烟台苹果的品牌建设迈上了新的征程。
与此同时,新的经营模式也不断涌现。德丰食品投资建设的栖霞果品拍卖中心项目已经启动,今年10月份投入运营;市果品总公司投资建设的烟台苹果网已于今年8月份上线运行,努力打造国内果品行业第一个垂直电商平台。为进一步提升烟台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还开展了烟台苹果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并于8月份正式启动,向社会发布。
新疆阿克苏:防止假冒,二维码溯源
截至2014年底,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种植面积已达31万亩左右,年产优质苹果70余万吨,年收益接近3.5亿元左右,进入盛果期的果园,亩均效益可达1.5万元以上。“阿克苏苹果”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并且被国家质监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随着品牌效益的凸显,阿克苏苹果被假冒现象日益严重。二维码溯源系统通过借鉴国内外二维码溯源业务应用先进经验,结合新疆林果业实际应用需求和业务发展规划,创新采用系统随机条码、码标打印限定、短信微信直观查询和码标打印控制四项技术。
协会对包装企业和包装设计版面进行统一管理,箱类包装纸箱正面左上角指定位置统一印制品牌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标识,纸箱正面右上角指定位置统一印制生产企业品牌商标,纸箱正中封口处贴二维码;袋类包装袋正面左上角指定位置统一印制品牌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标识,袋正面右上角指定位置统一印制生产企业品牌商标,袋正中封口处贴纸二维码。
云南昭通:放大区位优势 抢占市场先机
云南昭通苹果始种于1940年,是西南高原苹果的发祥之地。历经75年发展历程,已成为云南乃至西南高原、乌蒙山区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苹果产区,预计2015年全市苹果面积达到34万亩(占云南省种植面积54%)、产量43万吨、产值22亿元。
昭通苹果成熟早,同一品种较北方产区提前一个月成熟,有利于抢到先机、赢得市场。同时,昭通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四个大中城市中心点,更是内地入滇通往南亚、东南亚以及云南连接内地、通往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双向大走廊,苹果采摘当天即可运达东盟国家。
昭通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苹果产业领导小组,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1 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发展,重点支持标准产业基地、科技开发、品牌创建、产后加工和市场开发等重点环节。同时,制订了《绿色食品——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程》、《低产果园改造技术标准》、《精品果园建设生产技术标准》等,狠抓标准培训与应用,新植果园一律实行“统一供苗、统一规程、统一指导、统一定植”,并依托企业示范推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苹果矮化密植栽培面积达到0.85万亩。目前正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拟开发利用昭通苹果主产区硒资源优势,开展土壤硒资源普查、“富硒苹果”技术研究和“昭通富硒苹果”品牌打造。
(作者联系电话:1526898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