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哪里?
曾湘泉
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中国失业率上升现象,在2009年可能出现,这将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第一次周期性失业。
金融危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心理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产生的作用。人们对不确定的预期会加大做事的谨慎程度,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会有一些表现。由于预期不好,很多效益还不错的企业也缩减了用人规模,这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但也应该承认,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是近年来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只不过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形势显得更加严峻了。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复杂,与当前经济衰退造成的需求下降有关,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有关。但是,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大学需要与市场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确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都与企业合作,对工作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作为大学生提升能力的目标。相比而言,我们很多高校还未建立用人单位联系机制,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够,难以按照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
同时,用人单位向高等教育传导需求信号的能力也非常欠缺。比如,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普遍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对职位所需要的就业能力缺少明确的标准,造成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信号紊乱。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强调学历、性别、年龄与证书等因素,而忽视了大学生真正具备的能力水平。教育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直接后果是教育的产品——大学生的能力难以满足职位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高校定位不明,一味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忽视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师资队伍的发展速度也落后于办学规模,师生比过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结构和质量上看,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教师来源多元化,并特别注重对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的背景要求。而我国许多教学型大学,教师大多直接来自应届毕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满堂灌和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对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就业服务的核心目标。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所以,高校应紧紧抓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重心,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强化对企业发展所需能力的调查,除了为教师提供调整与改进教学的依据以外,也让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能够据此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
作为政府,应加大岗位信息和职位空缺信息的发布力度。失业的问题,首先是岗位空缺信息的问题。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当前,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岗位信息发布的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及时公布信息,从而降低摩擦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