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电子产业转型开放的调研和分析
李海燕 苏梅煌 林冰勇 吴传烧
[摘 要]跟随海西建设这一发展潮流,莆田的电子产业需要与时俱进,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开放。其主要问题是自身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开放。借鉴电子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莆田市实际,遵循政府引导、产业先进性、产业集聚、外向带动、内部优化、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进行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和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以项目带动战略,把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工作重点,促进产业发展,为实现产业的转型开放,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子产业;转型开放; 自主创新;
电子产业素有“朝阳产业”之称,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莆田市从1982年创办第一家外向型电子企业——新光电子厂至今,目前的电子类企业总数已有300多家,2011年产值(规模以上)已达169.31亿元,同比增长24.9%,已成为莆田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莆田电子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但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反弹,增幅从2007年的19.6%上升到2008年的32.0%,产值从62.88亿元增加到82.98亿元。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增幅从2008年的32.0%下降到5.1%,产值只增加4.46亿元,达到87.44亿元。但2010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和产业自身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产值增加到119.34亿元,增幅回升,达到了36.9%的增幅。虽然2011年增幅有所下降,但还是有169.31亿元的产值,并有24.9%的增幅。
据调研而得莆田市电子产业的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电子产品种类渐趋齐全,向电子产业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发展。二是企业结构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三是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品牌带动效应逐步增强。五是经济外向度增高。
一、莆田市电子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较薄弱。企业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对电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莆田电子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而言还相对较差,缺乏完善的技术研究开发体系,自主品牌欠缺,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2.家族企业占主导。由于电子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由华侨出资,在其亲属组织人员而组成的早期企业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目前有许多企业已形成规模,但在管理上,很多企业仍属于家族式管理,对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使得其产品仍处于低端产品之列,缺乏自主品牌,而其产品的附加值也受到限制。
3.以外资经济为主导,对外依存度高。莆田市长期以来实施的都是“招商引资”的政策,因此,其电子产业大部分是外商投资,占90%以上。以港澳台客商投资为主,而内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涉足较少,导致对外依存度偏高,而其结构性风险也比较大。
4.产业导向滞后。莆田高新区是莆田市电子产业规模企业的集聚之地,而区内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安特、新威、德信3家,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新世纪、亿倍通等12家,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企业仅安特、新威、德信3家。与周边开发区相比,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家冠捷电子,资产总值就逾7亿元,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出口创汇超亿美元,与其相比,莆田市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差距较大,其产业辐射与带动力也明显不足。
5.人力资源普遍缺乏。人力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影响莆田市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莆田市电子产业主要以中低档消费类产品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此次的调研,企业普遍反映用工不足问题,而其用工结构也不协调。企业用工结构主要以初、高中学历的员工为主,大中专学历以上的职位比例较少。企业往往用尽各种手段招工,企业之间互挖劳动力,人才缺乏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莆田市电子产业劳动力缺口约2万人,而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不足7%,龙头企业专业人员的比例也还不到4%,严重影响电子产业的长远发展。
6.监管不力挫伤创新的积极性。莆田市电子产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技术模仿为主的发展道路。虽然我国已加入了WTO,也入签了知识产权国际公约(TR IPS),踏入了知识产权拥有国市场。但目前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不够完善,不合法的技术模仿方式还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或严惩,助长了企业侵权的恶习和惯性,挫伤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对投入财力、人力研究的力度。另外,即使企业只通过技术模仿取胜,那么企业必须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展开价格竞争,而最终,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无从而谈了。
7.存在金融支持障碍。由于企业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多数企业升级转型步伐偏慢,在对外资尤其是台资和港资的新一轮电子产业转移中承接乏力。新的有影响的大型项目落户较少,而支撑产业发展的公关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自主知识产品比例较低,产业发展形势不是很乐观,导致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本行业的创新升级意识不强,甚至转向其他领域发展,而银行也对电子产业的扩张持审慎态度,提高了资金需求门槛,增加了融资难度。而企业满足流转资金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少,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与企业需求难匹配等一系列因素。
二、加快莆田电子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原则
借鉴电子产业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为加快莆田市电子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原则。
2.坚持产业先进性原则。
3.坚持产业集聚原则。
4.坚持项目带动原则。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加快电子产业转型的具体措施
1.鼓励创新,创建自主品牌。电子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新技术的竞争。要依托莆田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大楼的作用,加强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引导企业把增资扩股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承接、转化。鼓励具有较大规模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做好专利申请,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鼓励企业与国际接轨,应用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将家族式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逐步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继续实施“招商引资”,同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贯彻“以我为主”的原则,深入实施产业本土化战略,大力发展民有、民营、民享的内源型经济,加快形成具有强大实力的民族企业集群和本地产业集群,实现从外资经济到民本经济的转变。
3.加快结构调整,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引导电子企业实施国际化标准化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科技兴企的发展道路,增加研发投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研发能力,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努力掌握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型元器件的核心技术,发展数字视听产品、通信与网络设备、集成电路等产品,形成新的增长点,转变相对优势为后发优势,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多创名牌产品,把企业做大做强,与国际化企业接轨。
4.储备人才,提供产业发展智力保障。树立人才第一资源观念,创造能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掌握关键技术的特殊人才以及发展急需的高层人才。另外,要提高人才培养和培训质量,利用莆田学院和莆田市科学技术学校的师资条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最后,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5.政策扶持,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原有德信、华光、天龙等企业与福大、厦大、中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其它院校和企业推广和延伸,同时积极争取高等院校研发中心入驻高新区,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推动技术更新换代。
6.建立多层次对接平台,完善融资体系。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支持电子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金需求,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品、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拳头产品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电子产业。
参考文献:
[1]《莆田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调研报告》.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http://www.fiet.gov.cn/article.jsp?mid=20080607062654812013
[2]崔磊.浅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中国知网
[3]翁健敏,郑良琳.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路径选择与金融支持对策——以莆田市为例.福建金融,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