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络直播的特点与采制技巧
何欣蕾
摘要:新闻网络直播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同步播出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传播效果上都具有与传统电视的新闻直播不同的特点。为了更大程度地挖掘新闻网络直播的价值,新闻网络直播节目的采制工作需要注重新闻生产场景的典型化、新闻内容展现的细节化、新闻传播语态的个性化、新闻采制环节的互动性。新闻网络直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新闻网络直播需要提高内容的利用效率,实现更大的传播效益,也需要从新闻专业规范、法律法规等方面对传播活动进行规范。
关键词:新闻网络直播 采制技巧 央视新媒体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网络直播的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凭借4G网络技术等,移动直播的数据传输得到保证,图像越来越清晰流畅。除了网络媒体原生的新媒体直播平台之外,各大传统媒体也在积极打造自身的直播移动网络平台,例如中央电视台开设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开设的“人民直播”等。新闻网络直播的内容由于不受传统媒体版面和播出时长的限制,可以更多地挖掘场景,展现细节,而在采编技巧方面也与传统媒体的节目制作不尽相同,需要更加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采编思路与手法。在受众方面,新闻网络直播的受众与传统电视新闻直播的受众相比,地域分布更广,受众甚至可能是在境外收看新闻网络直播,而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观看新闻直播的受众在年龄上也更加年轻化。从传播效果来看,新闻网络直播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在线观看人数、转载量、评论量、评论内容的正负情感倾向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估。
为了更大程度地挖掘新闻网络直播中相关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新闻网络直播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即新闻生产场景的典型化、新闻内容展现的细节化、新闻传播语态的个性化、新闻采制环节的互动性。
一、新闻生产场景的典型化。新闻网络直播的场景切换有限,这是直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无法像录播一样将不同的场景、人物在有限的节目时长中通过剪辑手法进行呈现。目前,新闻网络直播虽然有在不同场景之间切换的直播尝试,但是总体来说新闻生产场景是有限的。为了将有限的场景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提前策划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新闻网络直播是一个以声音、图像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生产活动,为了充分展现新闻现场中的人、事、物,必须选取典型场景,设计“可见发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接近性、趣味性等。所谓“可见发生”,就是在典型的新闻场景中设计出视觉上可以感知的合情合理、切合主题的变化。2017年9月25日央视记者在香港2017创科博览中进行的一场“记者体验‘黑科技——无痛胶囊胃镜机器人”的新闻网络直播中,对胶囊胃镜机器人工作过程设计的“可见发生”,就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在创科博览这样的典型场景中,如何选取一个可视化的科技成果,是新闻网络直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记者在直播中选择了可以进入人体进行拍照的无痛胶囊胃镜机器人,这项科技成果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记者吞服胃镜机器人、胃镜机器人在人体中拍摄的画面、数据分析的电子屏幕以及直播过程中双视窗插入无痛胶囊胃镜机器人工作原理的动画小片等,这些设计都丰富了新闻网络直播的画面。
二、新闻内容展现的细节化。新闻网络直播能够低成本地对新闻事件的影像进行实时传播,既不像传统电视媒体那样占用宝贵的版面和时段,与传统电视直播相比又凭借4G网络技术等降低信号传输的成本。因此,新闻网络直播在内容呈现上自由空间更大,与传统电视直播相比可以有时间去呈现更多新闻事件的细节。2017年6月底至7月初,央视新媒体策划了多个直播系列节目来展现香港特区成立20周年的变化与发展,包括“行走香港”系列节目介绍香港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区域的发展变化,《甜甜的香港》系列节目介绍香港的特色饮食文化。例如在《甜甜的香港:香港地道早午茶》的直播节目中,记者邀请了一位人文香港游路线设计师以及香港早茶茶楼代表莲香楼的广告及宣传部经理担任节目嘉宾,细说香港早午茶的历史与特色。在这期时长一个小时的节目中,记者和嘉宾共同介绍了莲香楼的历史、香港早午茶的特色文化、与早午茶有关的趣事逸闻、早午茶中特色茶点的味道和特殊做法、内地的小吃文化与香港早午茶的主要区别等,整期节目内容主要通过嘉宾的漫谈以及记者在茶楼中的就餐体验为主,从早午茶历史与文化,到食物的吃法与味道,再到后厨的探访,这些内容都通过现场讲述与以近景、特写为主镜头的配合,展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这类题材通过新闻网络直播,与传统电视节目相比,在时长上更加富裕,有更多空间去展现更多细节和故事,从而更加吸引受众的关注。
三、新闻传播语态的个性化。由于受众接受网络直播信息的终端在物理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新闻网络直播的人际传播特征更加突出。受众收看网络直播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少量是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网络电视,由于受众与屏幕的距离与传统电视相比更近了,所以受众对于传播活动的心理预期不再是大众传播的正式感、仪式感、有组织性,而是期待更加个性化的人际传播形式。目前,国内的新闻网络直播主要是由传统媒体中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担任传播者的角色,总体来说是PGC(专业生产内容),如果要在网络直播中呈现人际传播的特点,传播语态的个性化是一条有效的捷径。例如2017年12月1日,央视记者的一场“记者体验日本防灾馆”的网络直播报道,就充分体现出了记者传播语态的个性化表达能力。在约40分钟的网络直播过程中,央视记者同日本防灾馆的讲解员共同介绍了诸如地震求生、火灾防范、躲避台风等多个防灾体验项目。作为一名年纪在三十多岁的女性记者,在直播过程中记者体验了8级地震时的求生过程,虽然整个体验过程紧张、刺激,但是记者的语言是非常生活化、个性化的,介绍地震体验中的“害怕”,体验之后感到“腿软”,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一名女性受到惊吓时的状态。如此真实、个性化的表达更加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带给受众参与感和互动感。在这次直播期间,记者作为体验者,模拟在火灾且没有照明的情况寻找逃生出口。在直播中,画面昏暗全凭记者的讲述来介绍现场环境与逃生方法,记者一边讲述用单手摸墙尋找门的安全做法,一边通过松弛、真实的语言甚至是语气词、喘息声等描述在黑暗中逃生的紧张气氛。在新闻网络直播中,语态的个性化需要记者的语言表达和自己的年龄、性别、角色定位等相符,无需刻意编排,而是需要追求真实、轻松、自然。在新闻网络直播中,记者的语言没有台本,但是应该有逻辑、有情绪、有内容,因此对于记者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实则比电视媒体直播更高。
四、新闻采制环节的互动性。由于新闻网络直播的人际传播色彩重,在新闻采制环节必须注重互动性,切忌记者在现场“说单口相声”。互动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与节目嘉宾的互动,在新闻直播中邀请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嘉宾介绍符合其身份的信息,通过与嘉宾的交流调整新闻直播的节奏,提升受众的观看体验;报道之前需要踩点以及预采访,与采访对象沟通好线路和话题顺序,以便在拍摄中与嘉宾建立的信任感,可以表现得更加放松。二是与受众的互动,出镜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应注意与摄像记者配合好场景镜头,在适当的景别、角度与观众进行互动,例如回答网民提问、回答网民留言中的主要问题等。例如,2017年2月24日央视记者前往亚冬会举办地之一的日本北海道带广市,做了一期题为“探访日本体育名校翔阳中学”的新媒体直播,由于翔阳中学和日本人气漫画《灌篮高手》中的翔阳中学同名、有所关联,引发了网民的兴趣。记者在新闻网络直播的过程中,主动设置互动环节向网民提问,且持续关注网民的实时留言并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例如应提问介绍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正在唱的歌曲是什么内容、图书馆中都摆放了什么书籍等,并且代替网友问出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日本的学生不完成作业时,老师将如何处理”,“日本学生在学校怎么吃午饭”等。整期网络直播节目中,记者注重在语言组织上建立起与受众的互动感,并且对受众的意见及时反馈。正是直播过程注重互动性,节目才取得了出色的传播效果,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中,超过19万受众在线观看了这次直播。而央视另一个策划的新闻网络直播系列节目《央视帮你问》,则通过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在线回答网友提问的方式,解答了很多热门新闻事件的相关问题,介绍相关知识,较好地实现了新闻媒体与热点话题的同步互动以及新媒体技术实现的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性。
业界将2016年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网络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传媒素养的专业传播者进入直播内容生产领域,而网络直播也逐渐受到规制与规范。就新闻网络直播而言,需要提高内容的利用效率,实现更大的传播效益,也需要从新闻专业规范、法律法规等方面对传播活动进行规范。
首先,新闻网络直播是传统新闻媒体寻求与新媒体融合的突破口,随着直播技术和直播理念的发展,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直播内容将可以实现“一云多屏”。一个题材可以多维度地策划、采编出丰富的内容,供电视屏幕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分别接收符合各自受众接收习惯的内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一云多屏技术条件下,能够将一个节目的内容在各个屏幕之间传播播放,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并且扩大传播规模的同时,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更为广大的观众,实现了更大的收益。”①
其次,新闻网络直播需要专业的规范与法律的规制。“网络直播的规范管理关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呼唤更加刚性、系统的管理,以推动该新兴产业逐渐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②一方面,新闻网络直播需要专业的操作流程规范,需要从报题、审批、预采访、采访拍摄计划、直播过程延时监看、传播效果评估与总结等多环节进行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新闻网络直播行为,应该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进行规制。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注释:①畢书清,李婷婷:《传播变革——新时期传统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
②彭 锦:《网络直播热潮下的冷思考》,《电视研究》,2016(9)。
摘要:新闻网络直播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同步播出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传播效果上都具有与传统电视的新闻直播不同的特点。为了更大程度地挖掘新闻网络直播的价值,新闻网络直播节目的采制工作需要注重新闻生产场景的典型化、新闻内容展现的细节化、新闻传播语态的个性化、新闻采制环节的互动性。新闻网络直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新闻网络直播需要提高内容的利用效率,实现更大的传播效益,也需要从新闻专业规范、法律法规等方面对传播活动进行规范。
关键词:新闻网络直播 采制技巧 央视新媒体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网络直播的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凭借4G网络技术等,移动直播的数据传输得到保证,图像越来越清晰流畅。除了网络媒体原生的新媒体直播平台之外,各大传统媒体也在积极打造自身的直播移动网络平台,例如中央电视台开设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开设的“人民直播”等。新闻网络直播的内容由于不受传统媒体版面和播出时长的限制,可以更多地挖掘场景,展现细节,而在采编技巧方面也与传统媒体的节目制作不尽相同,需要更加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采编思路与手法。在受众方面,新闻网络直播的受众与传统电视新闻直播的受众相比,地域分布更广,受众甚至可能是在境外收看新闻网络直播,而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观看新闻直播的受众在年龄上也更加年轻化。从传播效果来看,新闻网络直播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在线观看人数、转载量、评论量、评论内容的正负情感倾向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估。
为了更大程度地挖掘新闻网络直播中相关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新闻网络直播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即新闻生产场景的典型化、新闻内容展现的细节化、新闻传播语态的个性化、新闻采制环节的互动性。
一、新闻生产场景的典型化。新闻网络直播的场景切换有限,这是直播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无法像录播一样将不同的场景、人物在有限的节目时长中通过剪辑手法进行呈现。目前,新闻网络直播虽然有在不同场景之间切换的直播尝试,但是总体来说新闻生产场景是有限的。为了将有限的场景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提前策划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新闻网络直播是一个以声音、图像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生产活动,为了充分展现新闻现场中的人、事、物,必须选取典型场景,设计“可见发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接近性、趣味性等。所谓“可见发生”,就是在典型的新闻场景中设计出视觉上可以感知的合情合理、切合主题的变化。2017年9月25日央视记者在香港2017创科博览中进行的一场“记者体验‘黑科技——无痛胶囊胃镜机器人”的新闻网络直播中,对胶囊胃镜机器人工作过程设计的“可见发生”,就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在创科博览这样的典型场景中,如何选取一个可视化的科技成果,是新闻网络直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记者在直播中选择了可以进入人体进行拍照的无痛胶囊胃镜机器人,这项科技成果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记者吞服胃镜机器人、胃镜机器人在人体中拍摄的画面、数据分析的电子屏幕以及直播过程中双视窗插入无痛胶囊胃镜机器人工作原理的动画小片等,这些设计都丰富了新闻网络直播的画面。
二、新闻内容展现的细节化。新闻网络直播能够低成本地对新闻事件的影像进行实时传播,既不像传统电视媒体那样占用宝贵的版面和时段,与传统电视直播相比又凭借4G网络技术等降低信号传输的成本。因此,新闻网络直播在内容呈现上自由空间更大,与传统电视直播相比可以有时间去呈现更多新闻事件的细节。2017年6月底至7月初,央视新媒体策划了多个直播系列节目来展现香港特区成立20周年的变化与发展,包括“行走香港”系列节目介绍香港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区域的发展变化,《甜甜的香港》系列节目介绍香港的特色饮食文化。例如在《甜甜的香港:香港地道早午茶》的直播节目中,记者邀请了一位人文香港游路线设计师以及香港早茶茶楼代表莲香楼的广告及宣传部经理担任节目嘉宾,细说香港早午茶的历史与特色。在这期时长一个小时的节目中,记者和嘉宾共同介绍了莲香楼的历史、香港早午茶的特色文化、与早午茶有关的趣事逸闻、早午茶中特色茶点的味道和特殊做法、内地的小吃文化与香港早午茶的主要区别等,整期节目内容主要通过嘉宾的漫谈以及记者在茶楼中的就餐体验为主,从早午茶历史与文化,到食物的吃法与味道,再到后厨的探访,这些内容都通过现场讲述与以近景、特写为主镜头的配合,展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这类题材通过新闻网络直播,与传统电视节目相比,在时长上更加富裕,有更多空间去展现更多细节和故事,从而更加吸引受众的关注。
三、新闻传播语态的个性化。由于受众接受网络直播信息的终端在物理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新闻网络直播的人际传播特征更加突出。受众收看网络直播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少量是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网络电视,由于受众与屏幕的距离与传统电视相比更近了,所以受众对于传播活动的心理预期不再是大众传播的正式感、仪式感、有组织性,而是期待更加个性化的人际传播形式。目前,国内的新闻网络直播主要是由传统媒体中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担任传播者的角色,总体来说是PGC(专业生产内容),如果要在网络直播中呈现人际传播的特点,传播语态的个性化是一条有效的捷径。例如2017年12月1日,央视记者的一场“记者体验日本防灾馆”的网络直播报道,就充分体现出了记者传播语态的个性化表达能力。在约40分钟的网络直播过程中,央视记者同日本防灾馆的讲解员共同介绍了诸如地震求生、火灾防范、躲避台风等多个防灾体验项目。作为一名年纪在三十多岁的女性记者,在直播过程中记者体验了8级地震时的求生过程,虽然整个体验过程紧张、刺激,但是记者的语言是非常生活化、个性化的,介绍地震体验中的“害怕”,体验之后感到“腿软”,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一名女性受到惊吓时的状态。如此真实、个性化的表达更加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带给受众参与感和互动感。在这次直播期间,记者作为体验者,模拟在火灾且没有照明的情况寻找逃生出口。在直播中,画面昏暗全凭记者的讲述来介绍现场环境与逃生方法,记者一边讲述用单手摸墙尋找门的安全做法,一边通过松弛、真实的语言甚至是语气词、喘息声等描述在黑暗中逃生的紧张气氛。在新闻网络直播中,语态的个性化需要记者的语言表达和自己的年龄、性别、角色定位等相符,无需刻意编排,而是需要追求真实、轻松、自然。在新闻网络直播中,记者的语言没有台本,但是应该有逻辑、有情绪、有内容,因此对于记者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实则比电视媒体直播更高。
四、新闻采制环节的互动性。由于新闻网络直播的人际传播色彩重,在新闻采制环节必须注重互动性,切忌记者在现场“说单口相声”。互动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与节目嘉宾的互动,在新闻直播中邀请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嘉宾介绍符合其身份的信息,通过与嘉宾的交流调整新闻直播的节奏,提升受众的观看体验;报道之前需要踩点以及预采访,与采访对象沟通好线路和话题顺序,以便在拍摄中与嘉宾建立的信任感,可以表现得更加放松。二是与受众的互动,出镜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应注意与摄像记者配合好场景镜头,在适当的景别、角度与观众进行互动,例如回答网民提问、回答网民留言中的主要问题等。例如,2017年2月24日央视记者前往亚冬会举办地之一的日本北海道带广市,做了一期题为“探访日本体育名校翔阳中学”的新媒体直播,由于翔阳中学和日本人气漫画《灌篮高手》中的翔阳中学同名、有所关联,引发了网民的兴趣。记者在新闻网络直播的过程中,主动设置互动环节向网民提问,且持续关注网民的实时留言并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例如应提问介绍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正在唱的歌曲是什么内容、图书馆中都摆放了什么书籍等,并且代替网友问出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日本的学生不完成作业时,老师将如何处理”,“日本学生在学校怎么吃午饭”等。整期网络直播节目中,记者注重在语言组织上建立起与受众的互动感,并且对受众的意见及时反馈。正是直播过程注重互动性,节目才取得了出色的传播效果,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中,超过19万受众在线观看了这次直播。而央视另一个策划的新闻网络直播系列节目《央视帮你问》,则通过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在线回答网友提问的方式,解答了很多热门新闻事件的相关问题,介绍相关知识,较好地实现了新闻媒体与热点话题的同步互动以及新媒体技术实现的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性。
业界将2016年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网络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传媒素养的专业传播者进入直播内容生产领域,而网络直播也逐渐受到规制与规范。就新闻网络直播而言,需要提高内容的利用效率,实现更大的传播效益,也需要从新闻专业规范、法律法规等方面对传播活动进行规范。
首先,新闻网络直播是传统新闻媒体寻求与新媒体融合的突破口,随着直播技术和直播理念的发展,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直播内容将可以实现“一云多屏”。一个题材可以多维度地策划、采编出丰富的内容,供电视屏幕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分别接收符合各自受众接收习惯的内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一云多屏技术条件下,能够将一个节目的内容在各个屏幕之间传播播放,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并且扩大传播规模的同时,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更为广大的观众,实现了更大的收益。”①
其次,新闻网络直播需要专业的规范与法律的规制。“网络直播的规范管理关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呼唤更加刚性、系统的管理,以推动该新兴产业逐渐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②一方面,新闻网络直播需要专业的操作流程规范,需要从报题、审批、预采访、采访拍摄计划、直播过程延时监看、传播效果评估与总结等多环节进行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新闻网络直播行为,应该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进行规制。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注释:①畢书清,李婷婷:《传播变革——新时期传统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
②彭 锦:《网络直播热潮下的冷思考》,《电视研究》,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