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循环水集约化养殖试验
徐如卫+杨福生+李倩+刘士力+俞奇力+王雨辰+胡廷尖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3.006
摘 要:对泥鳅采用养殖池水处理系统的固液分离器、回水池和生物过滤一整套技术,探讨适合泥鳅生长发育的条件因子及管控。试验采用同一批270尾/kg,规格均匀,无明显病伤鳅种。结果显示:经循环水养殖 60 d,1#池和 2#池的泥鳅个体平均规格分别由每尾3.704 g增至16.667 g和17.857 g,各增长3.50倍和3.82倍,日均各增0.217 g和0.228 g,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1.2%和87.9%,饵料系数分别为1.51和1.63。试验说明泥鳅是一种适合循环水集约化养殖的品种。
关键词:泥鳅;循环水;集约化;养殖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s)、鳅科(Cobitidae)、泥鳅属(Misgurnus lacepede),俗称“粉鳅”,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杂食性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1]。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兼具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2]。泥鳅在国内素有“天上斑鸠、地上泥鳅”之佳誉,在日本也有“水中人参”之美称[3]。由于泥鳅在一些含氧量低、水质较差的恶劣环境中适应能力很强,使之成为一种有很大生产潜力的低碳养殖品种[4-5]。近年来,有关泥鳅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生物学、生长、胚胎发育、人工繁殖、开口饵料、苗种培育及成鳅养殖上[6-8],而有关成鳅养殖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传统水体,工厂化养殖仅刚起步[6]。迄今,尚未见有关泥鳅工业化循环水集约化养殖的研究报道。为此,作者于2013年6月至8月在浙江杭州萧山东海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循环水车间进行了本项研究。作为探索性的尝试,本研究旨在发现泥鳅在循环水系统的养殖适应性及其生长性能,为创建泥鳅高效养殖技术和新型生产模式提供参考,对开发泥鳅工业化养殖、提升现代化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鳅种来源与放养
试验用泥鳅于2013年 6月12日购自浙江湖州的一个专业泥鳅养殖场,总量2 500 kg,270尾/kg,体质健壮,规格均匀,无明显病伤。经常规方法运抵试验地,3 h 运程的运输成活率100%。放养前,鳅种先经温度适应,8 mg/L的高锰酸钾溶氧浸泡消毒15 min左右,而后按3 kg/m2和5 kg/m2的密度分养于经清整消毒、完成水质前置处理的养殖池,每池放养量各为1 000 kg和1 500 kg。按个体平均体重计,1#池和2#池泥鳅放养总尾数分别为270 000尾和405 000尾。
1.2 养殖系统
1.2.1 养殖池 供试验用养殖池 2口,面积各为400 m2,分别编号1# 和2#;池子上端正方形(20 m×20 m),下端锅底形,最大水深3.0 m,池中心底部设有35 cm的底排孔,池水经此孔由水压压出上涌至位于池侧的水处理系统,沿管路通入固液分离器。
1.2.2 水处理系统 主要由固液分离器、回水池和生物过滤桶三部分组成。池水由池底部中心压出,自行流入安装在地面以下1 m处的滚鼓式固液分离器,水经180目筛绢过滤去除颗粒状废物后流入4 m×8 m×4 m的长方形回水池,经臭氧曝气处理后,由水泵提升至位于地面的圆筒形生物过滤桶(每池4个),水由桶的上端往下淋,流经生物膜层经降解、吸收去除、消减NH3-N、 NO2--N等有害化学物质后,流回养殖池,日循环率500%~600%(即全池水日循环5~6次)。每池底部匀设60 cm 的纳米曝气盘6个,用以曝除有害气体;水面安装功率0.75 kW的水车式搅水机1台,以使池水旋转及时将池底废物向中心底排孔聚集随水流外溢。泥鳅养殖池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养殖池水体循环示意图
1.3 日常管理
1.3.1 水位巡查 随时观察养殖池、回水池水位及各出水口流量变化,通过套拔堵水管及适量补水,以确保水路畅通、循环正常,及时将池底残留物排出池外。
1.3.2 溶氧检测 每天6:00、16:00、23:00各测溶氧一次,了解最低溶氧、最高溶氧及其昼夜变化,确保水中溶氧在3 mg/L以上,以提高饵料的摄食、消化、吸收和利用率,加速泥鳅生长。
1.3.3 合理投饵 视水温变化及摄食反应,投喂泥鳅专用膨化颗粒饵料,粒径1.2~1.6 mm,日投食量控制在池鳅总体重的3%~5%,分4次投喂,实际投饵量以在规定时间能将所投饵料摄完且底排出水口无残饵排出为适度,确保饵料足而不余、泥鳅饱而不剩。
1.3.4 病害预防 泥鳅的防病工作贯穿养殖全程,以生态综合预防为重点。放养前,重视池子消毒,做好养殖用水前置处理;放养时,严格鳅种浸泡消毒;放养后,及时清除水面漂浮性杂物,确保池水清洁卫生;做好生产工具消毒,各池单独配置,确保专用,以避免交叉感染;适时泼洒适量的生物制剂,以调控藻相和菌相,维持生态平衡。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本研究自2013年6月12日开始,至2013年8月10日结束,历时60日,相关结果如下。
2.1.1 生长速度 前后4次抽样检测泥鳅生长情况,获得不同养殖时段泥鳅个体重量、增重量及日均增重等生长参数;经比较,2种不同放养密度下的泥鳅生长没有明显差异,详见表1。
从表1可知,经循环水养殖 60 d,1#池和 2#池的泥鳅个体平均规格分别由每尾3.704 g增至16.667 g和17.857 g,各增长3.50倍和3.82倍,日均各增0.217 g和0.228 g,绝对日增重前期慢于后期。
表1 不同密度的泥鳅生长情况比较
池塘日期 1#池 2#池
尾数/kg个体重/g 增长量/g 日均增长
/g?d-1 尾数/kg 个体重/g 增长量/g 日均增长
/g?d-1
6月12日 270 3.70 - - 270 3.70 - -
7月09日 130 7.69 3.99 0.15 136 7.35 3.65 0.14
7月26日 90 11.11 3.42 0.19 88 11.36 4.01 0.22
8月10日 60 16.67 5.56 0.35 56 17.86 6.50 0.41
注:1#池放养密度为2.5 kg/m2,2#池放养密度为3.75 kg/m2。
2.1.2 存活率 经清底分养,1#池和 2#池各捕出泥鳅4 104 kg和6 357 kg,据个体重量推算总尾数各为246 240尾和355 995尾,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1.2%和87.9%,1#池略高于2#池。
2.1.3 饵料系数 60 d的养殖期间,1#池和 2#池各投喂泥鳅专用膨化颗粒饵料4 687 kg和7 917 kg,饵料系数分别为1.51和1.63。
2.2 讨论
2.2.1 泥鳅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适应性 作为适应性很强的小型经济鱼类,泥鳅能较好地适应循环水养殖。从日常观察看,在循环水系统中泥鳅通常喜集群栖息于浅水处,正常情况下水深2 m以下很少有泥鳅出没,对溶解氧的要求不高,即使溶氧低于1 mg/L也不会影响摄食,对饵料消化、吸收有无影响[9]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2.2.2 泥鳅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长性能 从表1可见,泥鳅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生长正常,且生长速度快于传统池塘[8]。1#池和2#池的泥鳅经60 d养殖,个体增重各达3.51倍和3.83倍,日均各增0.22 g和0.24 g。
2.2.3 泥鳅循环水养殖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适宜与否直接关系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快慢及产量高低,同时也会影响水质控制和鱼体生存。在传统的池塘养殖[10]中,泥鳅的放养密度通常为3 750~7 500 kg/hm2。而在本研究中,1#池和 2#池的放养密度分别为25 000 kg和37 500 kg/hm2,明显高于传统池塘养殖。从生长情况看,不仅速度正常,而且放养较密的2#池生长略优于放养较疏的1#池,表明现有放养密度对生长尚不构成影响,放养密度尚有提升空间。
2.2.4 泥鳅循环水养殖的管理要点 循环水养殖的特点是池中污物能及时排除、有害物质不易沉积,水体循环使用,水质状况较好。能否获得高产,关键在于水处理的效率。从本研究实践看,高效的水处理除了与设施配置能力有关外,关键还在于高效的日常管理,其中重中之重是要做好下列工作:
确保循环水管路畅通,及时排除池中废物,以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
确保饵料质量,并注重投喂方法,做到合理投喂,尽量减少饵料溶失、残饵及排泄物带来的水质败坏,以减轻此类物质对系统的压力。
确保养殖系统生态平衡,用微生物制剂辅助水质调控,以优质环境实现疾病预防,而非采用药物。
3 小结
循环水养殖系统适合泥鳅集约化养殖,且能获得高产。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泥鳅放养密度同系统的设施配置能力有关,但能明显高于传统池塘养殖。
循环水泥鳅养殖成功的关键不仅要有高效的设施配置,更离不开高效的日常管理。
循环水泥鳅养殖管理的重点包括确保循环水路畅通、确保饵料质量并合理投喂和确保系统生态平衡(用微生物制剂稳定水质、以优质环境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 董聿茂,诸葛阳,黄美华,等.淡水鱼类.浙江动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6-147
[2] 宋学宏,凌去非,王永玲,等.泥鳅规模人工繁殖试验[J].水利渔业,2001,21(4):18-19
[3] 李燕.印杰.话说亦食亦赏的“水中人参”:泥鳅[J].中国观赏鱼,2007(42):17-18
[4] 刘孝华.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93-95
[5] 李好琴.泥鳅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水产,2009(1):56-57
[6] 王秋丽,陈耀亮,马福涛,等.泥鳅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J].齐鲁渔业,2008,25(6):45-46
[7] 雷逢玉,王宾贤.泥鳅繁殖和生长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0,14(1):60-67
[8] 王坤,凌去非,李倩,等.苏州地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18(5):553-558
[9] 王雨辰,胡廷尖,刘士力.不同光照、饵料和投饵率对泥鳅苗种成活率的影响[J].水产养殖,2010(11):8-10
[10] 胡廷尖,王雨辰,周志明,等.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J].河北渔业,2011(08):34-36
(收稿日期:2013-12-18;修回日期2013-12-20)
--------------------------------------------------------------------------------
版权声明
本刊为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并由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和稿费由本刊一并支付。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注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河北渔业》编辑部
2.2.2 泥鳅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长性能 从表1可见,泥鳅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生长正常,且生长速度快于传统池塘[8]。1#池和2#池的泥鳅经60 d养殖,个体增重各达3.51倍和3.83倍,日均各增0.22 g和0.24 g。
2.2.3 泥鳅循环水养殖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适宜与否直接关系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快慢及产量高低,同时也会影响水质控制和鱼体生存。在传统的池塘养殖[10]中,泥鳅的放养密度通常为3 750~7 500 kg/hm2。而在本研究中,1#池和 2#池的放养密度分别为25 000 kg和37 500 kg/hm2,明显高于传统池塘养殖。从生长情况看,不仅速度正常,而且放养较密的2#池生长略优于放养较疏的1#池,表明现有放养密度对生长尚不构成影响,放养密度尚有提升空间。
2.2.4 泥鳅循环水养殖的管理要点 循环水养殖的特点是池中污物能及时排除、有害物质不易沉积,水体循环使用,水质状况较好。能否获得高产,关键在于水处理的效率。从本研究实践看,高效的水处理除了与设施配置能力有关外,关键还在于高效的日常管理,其中重中之重是要做好下列工作:
确保循环水管路畅通,及时排除池中废物,以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
确保饵料质量,并注重投喂方法,做到合理投喂,尽量减少饵料溶失、残饵及排泄物带来的水质败坏,以减轻此类物质对系统的压力。
确保养殖系统生态平衡,用微生物制剂辅助水质调控,以优质环境实现疾病预防,而非采用药物。
3 小结
循环水养殖系统适合泥鳅集约化养殖,且能获得高产。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泥鳅放养密度同系统的设施配置能力有关,但能明显高于传统池塘养殖。
循环水泥鳅养殖成功的关键不仅要有高效的设施配置,更离不开高效的日常管理。
循环水泥鳅养殖管理的重点包括确保循环水路畅通、确保饵料质量并合理投喂和确保系统生态平衡(用微生物制剂稳定水质、以优质环境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 董聿茂,诸葛阳,黄美华,等.淡水鱼类.浙江动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6-147
[2] 宋学宏,凌去非,王永玲,等.泥鳅规模人工繁殖试验[J].水利渔业,2001,21(4):18-19
[3] 李燕.印杰.话说亦食亦赏的“水中人参”:泥鳅[J].中国观赏鱼,2007(42):17-18
[4] 刘孝华.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93-95
[5] 李好琴.泥鳅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水产,2009(1):56-57
[6] 王秋丽,陈耀亮,马福涛,等.泥鳅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J].齐鲁渔业,2008,25(6):45-46
[7] 雷逢玉,王宾贤.泥鳅繁殖和生长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0,14(1):60-67
[8] 王坤,凌去非,李倩,等.苏州地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18(5):553-558
[9] 王雨辰,胡廷尖,刘士力.不同光照、饵料和投饵率对泥鳅苗种成活率的影响[J].水产养殖,2010(11):8-10
[10] 胡廷尖,王雨辰,周志明,等.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J].河北渔业,2011(08):34-36
(收稿日期:2013-12-18;修回日期2013-12-20)
--------------------------------------------------------------------------------
版权声明
本刊为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并由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和稿费由本刊一并支付。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注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河北渔业》编辑部
2.2.2 泥鳅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长性能 从表1可见,泥鳅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生长正常,且生长速度快于传统池塘[8]。1#池和2#池的泥鳅经60 d养殖,个体增重各达3.51倍和3.83倍,日均各增0.22 g和0.24 g。
2.2.3 泥鳅循环水养殖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适宜与否直接关系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快慢及产量高低,同时也会影响水质控制和鱼体生存。在传统的池塘养殖[10]中,泥鳅的放养密度通常为3 750~7 500 kg/hm2。而在本研究中,1#池和 2#池的放养密度分别为25 000 kg和37 500 kg/hm2,明显高于传统池塘养殖。从生长情况看,不仅速度正常,而且放养较密的2#池生长略优于放养较疏的1#池,表明现有放养密度对生长尚不构成影响,放养密度尚有提升空间。
2.2.4 泥鳅循环水养殖的管理要点 循环水养殖的特点是池中污物能及时排除、有害物质不易沉积,水体循环使用,水质状况较好。能否获得高产,关键在于水处理的效率。从本研究实践看,高效的水处理除了与设施配置能力有关外,关键还在于高效的日常管理,其中重中之重是要做好下列工作:
确保循环水管路畅通,及时排除池中废物,以减轻生物处理的负荷。
确保饵料质量,并注重投喂方法,做到合理投喂,尽量减少饵料溶失、残饵及排泄物带来的水质败坏,以减轻此类物质对系统的压力。
确保养殖系统生态平衡,用微生物制剂辅助水质调控,以优质环境实现疾病预防,而非采用药物。
3 小结
循环水养殖系统适合泥鳅集约化养殖,且能获得高产。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泥鳅放养密度同系统的设施配置能力有关,但能明显高于传统池塘养殖。
循环水泥鳅养殖成功的关键不仅要有高效的设施配置,更离不开高效的日常管理。
循环水泥鳅养殖管理的重点包括确保循环水路畅通、确保饵料质量并合理投喂和确保系统生态平衡(用微生物制剂稳定水质、以优质环境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 董聿茂,诸葛阳,黄美华,等.淡水鱼类.浙江动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6-147
[2] 宋学宏,凌去非,王永玲,等.泥鳅规模人工繁殖试验[J].水利渔业,2001,21(4):18-19
[3] 李燕.印杰.话说亦食亦赏的“水中人参”:泥鳅[J].中国观赏鱼,2007(42):17-18
[4] 刘孝华.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93-95
[5] 李好琴.泥鳅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水产,2009(1):56-57
[6] 王秋丽,陈耀亮,马福涛,等.泥鳅的人工繁育及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J].齐鲁渔业,2008,25(6):45-46
[7] 雷逢玉,王宾贤.泥鳅繁殖和生长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0,14(1):60-67
[8] 王坤,凌去非,李倩,等.苏州地区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18(5):553-558
[9] 王雨辰,胡廷尖,刘士力.不同光照、饵料和投饵率对泥鳅苗种成活率的影响[J].水产养殖,2010(11):8-10
[10] 胡廷尖,王雨辰,周志明,等.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J].河北渔业,2011(08):34-36
(收稿日期:2013-12-18;修回日期2013-12-20)
--------------------------------------------------------------------------------
版权声明
本刊为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并由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和稿费由本刊一并支付。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注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河北渔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