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主胡演奏技艺

    

    

    

    【摘 要】沪剧主胡与所有戏曲剧种的领奏乐器一样,都是不可替代的风格性乐器,它在伴奏中的主要作用是“保调托腔”。本文重点介绍托腔中“引领”“包腔”和“垫头”的作用与实际应用,也希望传统的伴奏技艺在现代沪剧伴奏中,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沪剧主胡;演奏技艺;保调托腔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025-02

    沪剧乐队中的主胡(即申胡)与锡剧中的锡胡、越剧中的越胡、京剧中的京胡、梆子戏中的板胡、粤剧中的高胡等一样,都是不可替代的风格性乐器,也是剧种的主要特征之一。沪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剧目的时代背景以近现代为主,乐队编制和音乐韵味与江南丝竹如出一辙。打击乐不属于沪剧乐队的常规乐器,鼓板的作用也因此较小,尤其在早期的沪剧伴奏中,鼓板常由演员兼带,而乐队的控制就依靠主胡,主胡演奏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演员唱腔的发挥。传统的乐队伴奏,一般不用指挥,主胡就是乐队的灵魂,是“保调托腔”的核心。

    “保调”主要是指音准、节奏、速度、强弱等控制,而“托腔”则需要主胡伴随唱腔全过程,主胡需引领乐队随戏剧情节和演员唱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而变化,进行如绿叶对红花般的衬托。托腔托得好,演唱者会有如鱼得水、如水推舟之感。“托腔”最重要的技巧体现在“引领”、“包腔”(亦称“裹腔”)、“垫头”的手法运用。主胡在“引”、“包”、“垫”的过程中遵循旋律走向和二胡演奏习惯,确保演员演唱顺畅,并使唱腔旋律更具丰满度和立体感。

    一、“引领”是指主胡在起唱前,通过简单的音符,用滑音或打音等手法,根据唱腔情绪和速度需要首先领出,以引领乐队和演唱者进入唱腔。如沪剧基本调起腔前的“挥头”(亦称“引子”):

    此段起唱前的和后一句起唱前的,这些起唱前的引奏音符是作曲家遵循传统伴奏规律而创作的。

    二、“包腔”较为丰富复杂,几乎贯穿整个唱腔,这是因为主胡在伴奏上不满足完全与唱腔齐奏的单调,才出现的支声性伴奏。它与唱腔既保持统一,又有变化,相互依托,交相辉映,并能以“包腔”手段来弥补演员在演唱时的某些不足。这种手法根据旋律发展和伴奏习惯,进行加花、翻高、翻低,巧妙处理,使旋律更丰富和完善,具有立体感、生动性和地域风格。尤其在沪剧基本调“长腔长板”中,这种手法更为突出。笔者有幸在一九八四年看到著名沪剧琴师周根生(人称“瘪派胡琴”)为沪剧传统戏《陆雅臣卖娘子》伴奏,如“叹五更”开始部分的中板起腔和甩腔二句:

    这些都是周根生先生常用的“包腔”手法。

    三、“垫头”出现在行腔过程中,主胡要恰到好处地根据演员的情绪和气口,进行巧妙衬垫,让演员唱得舒服。如《大雷雨·悲凉世界》中唱到:

    括号中的小过门就是主胡的精彩“衬垫”。

    另外,主胡在伴奏“散板”和“紧打慢唱”时,也颇显托腔功力。“散板”是“无板无眼”、“散唱散拉”,抒情性很强的一种板式,但不是自由无度,它有着音乐律动、情感节奏、渐快渐慢等规律。伴奏“散板”时,乐队往往奏长音,由主胡单独托腔,要求主胡在长音时进行适当垫衬,而当一句唱腔在最后一个音完成时,不与演员同时结束,要适当延长(俗称“托牢”),在接换后一句前,须侯好演员气口,并可带着装饰音或滑音托入。

    当演员唱第一个音“2”,主胡从空弦“1”托入上滑至“2”,奏成,在延长音时可加垫几个装饰音,并托住演员拖腔,当接唱(一片),主胡奏成或奏成,这些处理对演员都可起到帮衬作用,这也就是俗话说的“腔要托到喉咙口”。“紧打慢唱”的唱腔特点与“散板”一样,但乐队演奏的是有板无眼的拍节奏。当演唱换接后句时,通常由鼓板点子引领,但主胡托腔时与演唱者的配合,会直接影响演员最后一个唱音的延长和接句气口。因此需要演员、主胡、鼓板的默契配合,如《璇子》中:

    此时乐队在奏拍的节奏衬托,而主胡单独托腔,与鼓板一起侯好演员拖腔,然后由鼓板点子引领换接过门。在接后一句第一个音时主胡可加装饰音托入,比如第二句第一个音“2”,就可奏成,一个小小的装饰音可起到很好的侯接演员起唱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沪剧音乐中,突出了音乐为戏剧服务,为烘托剧情需要,乐队往往扩大编制以增强音乐表现力。由于申胡制琴的改进,作曲家的介入,演奏技术的提高以及良好的音响条件,就更突出了主胡的音响和色彩。“保调托腔”不再是主胡一个人的责任,而是由指挥、主胡、鼓板乃至整个乐队的互相配合来共同完成。主胡托腔应在保持“引领”、“包腔”、“垫头”艺术特色的同时,根据戏剧情节和作曲者意图,使演奏具有“情感化”,富有感染力。这就要求与演员在感情处理和气息控制上保持一致,如同与演员同步演唱,并充分利用二胡的“滑音”、“颤音”、“揉弦”、“捺音”(用滑音强调重音)、“长弓”、“短弓”、“切分弓”等技术,使托腔更加细腻、贴切、棱角清晰;韵味更加浓郁、糯性,具有声腔特点。在重点唱腔高潮处主胡还时常出现精彩的独奏过门,如《甲午海战·祭海》、《大雷雨·你说我不肯原谅你》、《十打谱》等中的主胡独奏,既符合剧情需要又展示了主胡的琴艺。这些脍炙人口的独奏过门为主胡爱好者所喜爱,还常常以此来衡量主胡演奏者技术水平的高低。

    总之,一个优秀的主胡演奏者既要具有良好的二胡基本功和全面的音乐素养,又要有丰富的“保调托腔”经验和乐队领奏能力,还要充分熟悉唱腔、戏曲流派特点和演员的演唱习惯。

    以上是笔者在沪剧团30多年主胡演奏中的一些体会和浅见,愿抛砖引玉,以引来更多对沪剧主胡演奏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也希望传统沪剧伴奏艺术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伍国栋.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江南丝竹[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张再峰.京胡演奏大教本[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上海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编委会.沪剧[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张佳林,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副秘书长、苏州市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太仓市江南丝竹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