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小品历史源流探赜

    张荣恺 郭书辰

    【摘 要】戏剧小品的出现及其形态的确定与中国文学、传统戏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文学体裁的小品文具有文章篇幅短、涉及范围窄、重在品与评的特质,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戏剧小品的美学追求;传统戏曲中的小戏不仅作为传统戏曲的雏形存在,在发展过程中还具备了独立的艺术品格,这直接影响了戏剧小品的形态与特征。戏剧小品不是传统戏曲、大型话剧的点缀或附庸,中国古代文学与戏曲的发展历程对其独立艺术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戏剧小品;小戏;艺术品格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023-02

    无论作为一个戏剧概念,还是作为一种戏剧样态,“小品”一词出现在当代中国戏剧艺术视域中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有学者以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为发端,有人则以1987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戏剧小品大赛为标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作为已经存在发展了三十余年,并成为当代中国戏剧艺术种类中不可忽视的“小品”,它不是突兀地出现且孤立地存在着,比如上个世纪60年代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笑的晚会”中便有大量与小品相同的戏剧形态①。这种相同或相近的戏剧形态甚至可以上溯至唐代的参军戏,以及更为久远的戏剧初级艺术形态——俳优。因此,作为戏剧形态的一种,小品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有着自己的源流脉络。

    一、作为文学的“小品”——“小品”概念溯源及其美学特质

    “小品”一词晋代便已出现,《世说新语·文学》中“殷中军读小品”一句下有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由此可见,“小品”一词原系佛教用语,“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或曰简略版。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青睐。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纳谏编成《苏长公小品》,最早将“小品”视作文学概念。陈继儒《〈苏长公小品〉叙》云:“如欲选长公之集,宜拈其短而隽异者置前,其论、策、封事,多至数万言,为经生之所恒诵习者稍后之。如读佛藏者,先读《阿含小品》,而后徐及于五千四十八卷,未晚也。此读长公集法也。”(《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十一)提出“短而隽异”作为“小品”的特征。

    但在晚明时,“小品”含义极为丰富纷杂,既指佛经,也可以指随笔杂记或笔记小说,小品还可论戏曲,如明代戏曲批评家潘之恒的《莺啸小品》,他所写的论述戏曲表演艺术的相关文章和所写演员小传部分被收入此文集。小品还可指绘画,可见,晚明人心目中的“小品”并不只是指文学,更不是专指散文。“晚明人并不只看小品名义,更重小品特质。只要闲雅有韵趣,可供清赏,便视作小品。”②

    “小品”受《世说新语》品评人物之风的影响,同时也接受谢赫《古画品录》、姚最《续画品》等品画著作的影响。故重“品”,品评、品玩、品鉴、品赏,要求作品有韵趣,耐人回味。作品不仅品人,还可品茗、品酒、品曲、品诗、品文、品花、品妓等等。晚明出现不少带“品”字的著作,如樊玉衡的《智品》、徐献忠的《水品》、顾起元的《鱼品》、吕天成的《曲品》、潘之恒的《秦淮剧品》、曹大章的《莲台仙会品》等。这里的“品”字兼有品第、品评两种含义,品第本身便是品评,以怡情悦性,得到风雅享受。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视域上看,“品”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作者行文品评世间万象,读者阅读品味个中滋味,“品”是目的,是手段,也是效果。“品”也成为此类作品的艺术特征与艺术趣旨。

    “尚小”是晚明文坛的风气。笔记以“小”字名集者比比皆是,比如姚张斌的《尚纲小语》、来斯行的《搓庵小乘》、江盈科的《雪涛阁四小书》、华淑的《癖颠小史》等。这里的小,应作以下三种理解:一是篇幅不长,以及因篇幅而至的阅读时间较短,这是作品给人最直观的印象;二是范围窄,不同于黄钟大吕般的经典巨著,小品无法涵盖极为广阔的人生百态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只能从不同的切口去阐释作者所感;三是程度浅,虽无法触及终极的哲学命题或描绘波谲云诡的世道人生,但这绝不是一种浅尝辄止,而是一种点到为止,有述有评,留韵余味,以一瞬凝终古,以一花存大千,这种试图以四两拨千斤的创作态度,是小品作者特有的,可见,“小”是小品在文体形式上的特征,也是其独特的美学追求。这种特点也成为了日后以戏剧形式出现的“小品”的形态特征与美学品格。由此看来,虽有文学与戏剧之区别,但其内在品格有着一定的传承。

    二、戏曲中的“小品”——“小戏”及其戏剧特征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中说到:“天宁寺本官商士民祝釐之地,殿上敬设经坛,殿前盖松棚为戏台,演仙佛麟凤太平击壤之剧,谓之大戏。”③这是“大戏”一词的发端,专指角色齐全、剧情复杂、回目较多的大型戏剧,回溯今人撰写的各类戏曲史不难发现,我们的戏曲史是由“大戏”“本戏”④构成的。大戏、本戏不仅是戏曲史的主体,也是戏曲之为戏曲的判断起点。“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观点是南戏在南北宋之交的出现标志着戏曲的形成。在南戏出现之后的戏曲史中,小戏比较多的就是作为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新戏曲样式或剧种的过渡物被提及和关注。花部崛起后民间戏曲包括小戏的热闹流行可能是难以绕开的,但从来也不会居于主导地位,也就是大戏(大剧种)的附属或补充。”⑤“小戏”之所以不被关注,这与戏曲史研究的价值观念有关,戏曲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小戏在戏曲文学中又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正统”与“正宗”的大戏方能登大雅之堂,方可在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位置,而小戏因其形态上的小被人所介意,小很容易与不完整、简单、粗陋、表现力不够划上等号。这种戏曲研究与戏曲史撰写的价值判断是偏颇的,上文对晚明小品文的分析已对“小”的涵义进行了阐释,此处不再赘述,从戏曲史的发展脉络看,戏曲形成前的历史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

    戏曲形成前的历史自然没有“大戏”“本戏”出现。从另一个角度说,一段漫长的戏曲史前史,实际上是一部“戏剧小品”史。刘丽文在《戏剧要素的出生次序与中国古典戏剧》中谈到:“古希腊和印度戏剧进程证实了黑格尔论断的正确性。中国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的不平衡发展,使戏剧直接蒙受了影响。”⑥鲁迅认为,中国的文学直至魏晋时期才进入了“自觉的时代”,中国的叙事文学直至晚唐才趋于成熟。因此,在没有情节完整的故事,更没有结构成熟的剧本的情况下,中国的古典戏剧“使再现生活为目的的故事性表演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容纳了较多的歌舞杂技等动作表演成分,成为有故事性的杂技、歌舞、滑稽小品”⑦。叙事文学的不发达在客观上使中国古代的小品剧呈现出在形式上多种艺术形式杂糅、内容上故事片段居多、规模上短小精悍的特点。总之,中国古典戏剧这种先歌舞表演,后叙事文学的生发次序,一方面促使中国戏曲呈现出“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征,一方面给小戏以长足的发展空间,并最终使中国古典戏剧在美学趣旨上呈现出虚拟强于写实、求意胜于得形的特质。

    三、戏剧小品独立艺术品格的形成

    以南戏为代表的戏曲成熟形态诞生之后,小戏并没有因为戏曲成熟形态的出现而消失与湮没。小戏既没有单单作为戏曲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出现,也没有成为正统“戏曲”的附庸、点缀或补充。“小戏的形态价值不局限于它是戏曲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过渡物”,它本身的存在和发展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⑧小戏与大戏、本戏的关系应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大戏由小戏发展而来,随着小戏题材类型的扩充、表演方式的完善、表现手段的多样,其表现规模也在不断扩展,由小戏到大戏是一个不断嬗变的动态发展过程。

    第二层次。戏曲形成之前各种小戏抑或说戏曲小品的类型活跃,戏曲形成后小戏类型并没有消失,与“正统”大戏是共存共荣的。

    第三层次。在共存与共荣的基础上,小戏在不断发展与丰富着自身的艺术特色,小戏与折子戏的内涵与外延不同,它不是大戏的附属或经典段落的截取展示,而是具有着独立的艺术品格、艺术元素、审美趣味的。这一层次便成为戏剧小品独立品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戏剧小品不再是附庸、不再是段落、不再是点缀,延续着以短小精悍的篇幅描述社会生活的一瞬这一特点,吸取着西方话剧的由冲突建构作品的戏剧营养,逐步在戏剧艺术领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时至今日,戏剧小品与传统大戏的共存共荣更多的时候以一种互补的方式出现,大戏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主流与上层的审美空间和话语权利,戏剧小品则渗透到了不同时代的大众文化与流行话语之中,戏剧小品在很多方面,诸如社会功能、教化作用等,起到的作用不是大戏可以取代的。

    上海戏剧学院孙祖平教授认为,在戏剧的发展史上,小型戏剧经历了“自我觉醒—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发展过程,而这其中的自成体系,则是“始于20世纪末中国戏剧小品的崛起”⑨,孙祖平教授的分类方式恰恰与我们对戏剧小品的源流考察相呼应:戏曲史前史是戏剧小品的自我觉醒阶段;在与大戏的共生共荣中戏剧小品实现了自我的完善;20世纪话剧的传入为戏剧小品注入了新鲜的艺术营养,并使得戏剧小品终于得以自成体系。

    注释:

    ①1961年、1962年央视前身北京电视台曾先后三次举办了“笑的晚会”,后因政治运动停办。

    ②欧明俊:《论晚明人的“小品”观》,载于《文学遗产》,1999年第05期。

    ③[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73页。

    ④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为了区别于折子戏,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因此还有连台本戏一说。

    ⑤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载于《文化遗产》,2008年第11期。

    ⑥⑦⑧刘丽文:《戏剧要素的出生次序与中国古典戏剧》,载于《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08期。

    ⑨孙祖平:《独幕剧戏剧小品探源》,载于《戏剧艺术》,1992年第07期。

    作者简介:

    张荣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研究生,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讲师;

    郭书辰,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