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活动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王明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与实践,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学会一定的基本方法、技能,逐步养成大胆开拓与创新的思维和心理品质,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文化素质,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在现行初中地理湘版新教材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的知识点都是通过“课堂活动”这一新栏目来完成的。新的课改精神也要求每位地理老师在教学中多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而地理活动课正是一种能把课内外、学科间、教学与生活、知识与实践等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冲破课堂的禁锢,不同于课本,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可塑性,为创新教育丰富了内容。更新了形式,拓展了渠道,给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师生在共同活动中可以激发出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和个人潜能,在教育过程中能实现素质能力的提高,颇有益处。以下是本人结合近几年来初中地理教学实例,做一些实际的分析。
一、地理活动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它还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演讲表演、游戏竞赛、专题讨论等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声、有物,增加趣味性。
如复习“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南方组和北方组。各组在课外对相关知识进行感知和理解,搜集相关的地理事物、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报刊资料剪辑等。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写成演讲稿。并将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经过美化,使画面美观、清晰,上课时由小组选派人员,根据演讲稿边向全班同学展示边讲解,课堂气氛之热烈,让我也为之一震。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并能迅速掌握所学的内容。又如在学习“世界人口问题”时,让学生充当“苦难的母亲(地球)”,陈述自己的苦难。学生就很有兴趣并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中,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教材等多方面的活动,很快把握了问题的实质。
在每个学期末我还举办“地理学习成果展”,将学生的地理活动成果向全校师生展示,如小论文、演讲稿、采集制作的标本、自制的模型教具等,让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地理活动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地理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在教学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这些教学内容如果以活动课的方式进行,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经纬网”这一内容。经度和纬度是一重点内容,很多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所以在课堂上我这样设计:按学生位置编排经线和纬线,其中有一竖排的学生全拿着黄色的小旗子,表示Oo经线,有一横排的学生全拿着红色的小旗子。表示赤道,然后开展以下游戏活动:①教师念出经纬度,请位于此位置的同学站起来。②依次请位于以下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③分别请位于低、中、高纬度的同学站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体验,亲自实践,化难为易,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而且学生很快在游戏中发现知识,并且牢牢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找位置等知识。
三、地理活动课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在活动中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积极参与,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表现机会等等,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能力。
如讲“长江”这一内容,我就结合1998年夏季的长江洪水,让学生回去后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自己归纳总结出长江暴发洪水的原因,看谁总结得越好、越全面,以便在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在学生互相交流之后,我也参与了他们的讨论,得出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并归纳出应采取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促进了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们开展活动课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形成良好的素质,仅靠一朝一夕、一招一式的教育是不可能奏效的,而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好地理活动课。因而在开展活动课时应注意到:①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每堂活动课的内容,使活动课成为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动脑、动手为主要特征的课内外学习和实践活动。②组织活动课时,学生的主体性应与教师的指导性并重。在学生整个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帮助、引导的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思维习惯,而不是单纯追求热闹,流于形式。③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全员性,尤其要注意调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对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教师还要适时地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教师的鼓励和赞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信心。④在活动课结束时,要对整堂课进行总结评价,最好采用集体讨论和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将每个人和分组的经验成果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吸取精华。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活动课堂。
总之,在开展活动课时,应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起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寓学于乐,寓智于趣。同时要注重实效性,注重联系实际,所安排活动内容应与教学内容互补。我也希望通过这种尝试,积累经验,从而大大拓宽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等,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