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关照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常爱民

    摘要影片名翻译应顺应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其中语言语境包括电影片名的读音和目的语语言特点;非语言语境包括审美情趣、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片名商业广告的特点。许多好的译名证明电影片名的翻译只有动态地顺应了以上特点才能更好地体现片名的文化载体性,从而更好地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

    关键词顺应论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出现在我国的银幕上,大量的中国电影也走出国门。好的电影名可以迅速吸引大众接受电影。观看电影,从而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因此电影片名翻译是影片翻译中的重要一环。

    许多学者从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等视角对电影片名翻译作了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丰富了影片翻译的方法。本文拟以顺应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影片翻译时译者应顺应的因素。

    一、语用顺应论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他的《语用学新解》(2000)中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提出了语言的综观(a perspective on language)和顺应(adaptatlon)的观点。根据语言综观说和顺应论,对语言使用的描述和解释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他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后者主要包括篇内衔接(cohesion)、篇际制约(intertextuaty)和线性序列(sequencing)三个主要方面。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和社会环境对交际者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物理世界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也包含了交际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和外表形象等。心理世界包括了交际者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尽量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语言的三个特性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言顺应要依赖语境,也就是说,语境关系顺应是语言顺应的重要一环。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要与语境顺应。语言使用者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作出的语言选择应注意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顺应理论为对语言现象的深入研究为影片翻译提供了崭新的理论框架。作者认为影片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它具备一般交际行为的特点。交际的双方(影片制造商和观众)虽然都不在现场。但译者使他们之间达成交际。交际效果要靠译者对翻译过程中各因素的妥善处理、对语言做出恰当的选择来实现。

    二、语用顺应论对影片翻译的关照

    Verschueren认为交际要实现交际目的,必须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此影片翻译者应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

    1影片翻译应顺应语言语境

    纵观古今中外的翻译标准。从“信、达、雅”、“神似”、“化境”到“等值论”、“等效论”,无不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使读者获得与阅读原文相同的信息和相同或近似的感受,与此同时,又强调读者的接受,译文必须通顺。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顺应电影片名本身和目的语的语言特点。

    (1)片名翻译应顺应于源影片名的读音及片名

    如果电影是根据名著或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或流传已久的传说改编或创作的,这时为了借助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和轰动效应。片名翻译应顺应其源片名的读音采用音译的方法。音译(Transliteration)。即按照源语的发音规则,在目的语中找到发音相同或类似的语言文字。如:“Harry Porter”翻译为《哈里·波特》,“Jane Eyre”翻译为《简·爱》,《周恩来》翻译为“Zhou Enlai”等。

    中国电影影片名大多含有人名、地名及其它词,因此翻译时可顺应其读音和内容采取音译、直译相结合的办法来翻译。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将中国片名译成外语。例如:《火烧圆明园》译为“The Burning of Yuanmingyuan”,《秋菊打官司》译为“Qiuju Goes to Court”等。

    很多电影的制作与发行主要借助名著的艺术魅力及作者声望引起轰动效应,在电影发行之前,电影名称已被译成了各种文字并在各国读者中造成了很强的影响力,为了借助这种影响力片名翻译大都采取直译以顺应于源片名。如“War and Peace”译为《战争与和平》,《警察故事》译为“PoliceStory”,《日出》译为“Sunrise”,《青春之歌》译为“The Song of Youth”。另有一些在词序或结构上稍作改动,如《高山下的花环》译为“Wreaths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天云山传奇》译名为“Legend of TianyunMountain”。

    (2)片名翻译应顺应目的语的特点

    汉语四字结构(又称四字迭词)是我国语言文学的一大特色,在汉语语言文学中,俯拾皆是。无论是政府文告,还是民间俗语,无论是在现代诗歌散文,还是古代的诗经楚辞,随处可见其踪迹。冯庆华(2001:132)认为。四字结构有三大优点:从内容上讲,它言简意赅:从形式上讲,它整齐匀称:从语音上讲,它顺口悦耳。因此在影片汉译中应顺应影片本身和汉语的四字结构这一语言特点,对影片进行意译。如片名It Happened One Njght,如果直译为“它发生在一个晚上”,不仅意义不明确,而且表达拖沓,如果顺应汉语的四字结构译为《一夜风流》就会增色许多。翻译成四字结构的国外影片还有许多,如Enter the Dragon译为《龙虎争斗》,Nothing译为《子虚乌有》,Dances with Wolves译为《与狼共舞》,the Fugitive译为《亡命天涯》等。

    中国影片名多以动词为主导且意赅凝练,结构讲究,主题鲜明。而外国影片片名多以名词为主导且定题随意,结构松散,平淡模糊。因此将中国影片名翻译成英语时要顺应英文影片名的特点采用常用的直译、意译、音译等方法进行翻译。如:《夜宴》直译为比较平淡的“The Banquet”。《红高粱》直译为“Red Sorghum”,《大红灯笼高高挂》译为“Raise the Red Lantern”,《成吉思汗》翻译为“Genghis Khan”等。

    2影片名翻译顺应于非语言语境

    非语言语境指与特定的交际情景有关的因素(context of situation)和特定的交

    际情景之外的一般的背景因素(context of background)。并且这些因素在篇章中没有具体的书面文字形式。诚然,在影片翻译中,语言语境是理觎影片的基本因素,但非语言语境对理解影片、选择合适词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非语言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它们分别包括时间、地点、源出者、接受者、话题:文化、审美、常识等。本文重点探讨影片名翻译对文化、审美等的顺应。

    (1)影片名翻译对审美情趣的顺应

    审美体现了不同民族对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周遭事物的反映。其关键在于不同的观察视角和感知重点。电影作为一种大众的娱乐方式,片名有着重要的广告和宣传意义,本身蕴涵着独特的美学特征,正是这些独特的美学特征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加深他们的印象,进而激发他们的观看欲望。因此影片名翻译必须“入乡随俗”,准确地还原再现源语的美学特征,顺应于观众的审美情趣。

    实现审美价值首先要讲求炼字。选词时应力求音意俱美,达意传神。正如毛姆所说,“词有其力、其音、其形:唯有考虑这些,方能写出醒目入耳之句”。炼字讲求传神。用语言创造一种意境。气氛,浓缩源语观众的感受,并将之传导于目的语观众。如“Mlsslon Impossible”译为《谍中谍》胜过《你无法带走》“A Man from Snowy River”译为《雪河男子汉》胜过《来自雪河的人》。英语作为语调语言,则以其不同的语调:重音、轻音、重音的排列构成其连绵不断、行云流水般的旋律美。比如将《芳草碧连天》(1987)译为“the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大轮回》译为“the Wheel of Life”,都成功地体现了英语的旋律美。

    实现审美价值的另一个方面是修辞手段的使用。译者通过复制或创造性地使用修辞方法给观众造成审美愉悦。如运用双关将《早熟》英译为“2 Young”,其中“2”代表“两个”也就是“two”,此外,“two”在英文中又谐音“too”。译名中简单的一个阿拉伯数字和一个词就表达了原片创作者要传达的信息(two young和too young)。如用明喻将“Gaslight”译为《郎心如铁》,反复法将“AFew Good Man”译为《好人寥寥》。反义法将“True Lies”译为《真实的谎言》,对照法将“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传》等,都很好地顺应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2)影片名翻译对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顺应

    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往往受到语言、宗教、价值观念、科技水平、政治和法律等因素的制约影片名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的内涵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影片名翻译应依据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一些语言、非语言的信息进行动态的顺应和改变尽可能地体现民族风格,展示影片名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特色。

    美国1995年制作的一部著名惊悚片Seven,该片描述了一个极富宗教色彩的犯罪故事:一个变态杀人狂自认是上帝,并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戒条来逐条杀人。七条罪分别指代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酗食(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横(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Seven是一个在宗教上极为神秘的数字(上帝用七天创世,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夏娃),在影片Seven中数字“七”也是无处不在,七罪七罚,故事发生在七天之中,下了七次雨,结局也发生在第七天下午的七点,这是一种宿命的暗示,也是一种宗教的突显。对于并不怎么了解天主教的中国观众来说,仅仅一个“七”字是不可能使其产生与天主教传统影响下的人们同样的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和认同感的,所以影片顺应源语文化被译为《七宗罪》,既点明了故事的主线又突显了宗教寓意,有效的传递了西方文化价值信息。

    1995年获奥斯卡6项大奖的美国电影Forrest Gump讲的是一个并不聪明的美国小伙子经过不断的个人奋斗,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如果将片名音译成《福瑞斯特·甘普》,恐怕难以吸引广大中国观众的注意力。但译成《阿甘正传》,不仅朗朗上口,且“正传”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Gump在英文中有“笨蛋、傻儿”的意思,阿Q身上也集中了农民的质朴与愚蠢,两部作品虽然毫无关联,两个人物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该译名顺应了中国文学的经典形象,使观众对影片有了很强的认同感,而且“正传”在汉语中有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意思,也符合中国文化的习惯。

    生活伦理片《龙年警官》被译为“PoliceOfficer in 1988”,由于西方缺乏中国这种用动物作年号的传统,所以,这样的译名可谓恰到好处,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年代,也避免了中西方因对“龙”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而误以为是含暴力色彩的动作片。另外,影片《红色恋人》讲述了革命战争时期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该片译为“A Time to Remember”不仅保留了电影的主题——不能忘却的美好回忆,同时有效地避开了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内涵。

    (3)片名翻译对片名商业广告特点的顺应

    电影既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艺术属性,又是一种物质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为了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电影名在市场中起着广告宣传的作用,又具有商业广告性质。所以影片名翻译要顺应于它的商业广告特点。

    如影片Mrs.Doubtfire讲述了一个离了婚的男人为了能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而乔装打扮成女佣混进女主人家的故事。片名没有将男主人公的名字直译而是意译为《窈窕奶爸》,此名既夺人眼球又保留了原片名“Mrs”的喜剧感,很容易引起观众观看的欲望。冲击2006年奥斯卡奖的中国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其英文译名为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源语影片的语篇出发,尤其是从影片中极力渲染、反复出现的金色的菊花这一意象出发,通过使用这一关键意象作为影片的英文译名。使目的语受众在未看影片之前就浮想联翩,片中会是什么样的“Golden Flower”,这中间藏着怎样的世间纠葛和不可逾越的诅咒(curse),令人产生想马上就一睹影片而后快的欲望和冲动。这样既起到片名应有的广告效应,也发挥了奠导视功能。

    三、结束语

    语用学的动态顺应论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理论依据。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顺应语境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那么。作为语言转换的影片翻译,也不外乎如此。对于承载丰富内容的电影片名,译者首先应全面考察该电影片名在源语中是如何顺应语境和语言规则的。在此基础上。译者应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跨越语言及文化的障碍。其中牵涉到忠实地再现原电影片名的标识功能。重点还须考虑动态地顺应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审美情趣及影片广告特点等等。只有这样,影片翻译才能更好地体现片名的文化载体性,从而更好地为影片进行广告言传。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