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的“扒粪运动”才刚刚开始

    祥 子

    云南省检察和公安机关公布了“躲猫猫”事件的最新结论;李荞明死于牢头狱霸的殴打,而“躲猫猫”则是牢头狱霸编造的情节。对此,受害人李荞明的父亲李德发表示:“我们对政府的处理是满意的,感谢网友和媒体。”

    面对死者家属的感谢,无论网友还是媒体,都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扪心自问,在整个事件之中,网友和媒体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成,他们只是出于本能地表达对常识的关注而已,热闹的“网友调查团”也是无功而返。一个生命的悲伤离去,之所以会引起举国关注,并不是因为网友或者媒体有多大能耐,而只是因为当事者为此找了一个背离常识的借口。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关注的甚至不是“李荞明之死”,而只是“躲猫猫之疑”。

    没有“躲猫猫之疑”,“李荞明之死”也许根本不会成为新闻事件。不是有那么多人同样死在看守所或者监狱而始终得不到合理解释吗?比如阜阳“白宫”举报人李国福不就在监狱里“被自杀”了吗?比如原广西平乐县法官黎朝阳不就因为“青壮年猝死综合症”而暴死桂林兴安县看守所吗?再比如因“躲猫猫”事件而浮出水面的——3年前与李荞明一样也是死在第9监室的李荣林,公安机关仅支付3万元“安埋费”,不就让其“静悄悄死去”了吗?

    因为蹩脚的“躲猫猫”死亡原因解释,我们得以在各种社会传说之外,偶然真实窥见历来不为人知的“看守所社会”的一条细缝,如果我们不努力扒开细缝让更多阳光渗透进去,细缝就会瞬即关上,不为人知的“社会”就会重新归于封闭,也许仍会有人继续不明不白地死于看守所,只不过在试图隐瞒真相的时候会找一个比“躲猫猫”更接近常识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养明被证实为牢头狱霸殴打致死,仅仅应该只是“躲猫猫调查”的一个开始,而远远不是结束。在浅层的“躲猫猫之疑”被揭开之后,继续深入的“扒粪运动”才真正成为可能。

    超越个案之上,更有必要追问的是:牢头狱霸究竟是怎样“炼成”的7或者说,难道仅仅只是看守所“在管理上有问题”吗?我很想相信这样的解释,但这却和“躲猫猫”游戏一样不符合常识。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