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学生参与度

    谢丹

    

    摘要: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学生“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课堂教学能否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考评指标。人音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第七单元至第十一单元都是以鉴赏受难曲、艺术歌曲或大型交响乐为教学重点。学生对于交响乐之类的体裁相对比较陌生,很难参与课堂教学,所以交响乐鉴赏的教学课程就变成了一块“鸡肋”——学生不愿意听老师觉得难教。如何在交响乐鉴赏教学设计中找到突破点,提升音乐课的学生参与度,让交响曲鉴赏能够讲得深入浅出,让学生渐入佳境,由此爱上“交响乐”,这是笔者一直在实践探索的课题。近年來,笔者在担任实习生的指导工作过程中,开设了多次交响乐赏析的公开课,运用“问题引导”“比较法”“音乐实践”等教学互动设计,分层设计,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更充分地感知和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成了音乐学科素养“审美感知”中对音乐艺术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高中音乐? ?提升? ?参与度?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J60-05?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89-03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017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1]“在教学中,可根据所听赏作品的表现题材或特点,创设体验音乐的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精彩音乐视频,先声夺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好的开始。

    笔者在《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课中,教学目标包含“赏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学生能简述其音乐风格”。导入时选择了迪士尼公司1940年拍摄的音乐动画片《幻想曲2000》中《命运》的片段,这段视频的特点是将经典交响乐和动画艺术融为一体,将卡通由通俗文化提升到艺术的层次,雅俗共赏。交响乐作品《命运》的这一段视频完全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很容易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加上选用的音乐特地避开学生们都熟悉的第一主题“命运的敲门声”的部分,截选了第二主题的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学生觉得音乐旋律既熟悉又陌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效果和氛围非常好。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颖的课堂导入设计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让学生迅速进入本课课程学习的状态,激起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实际教学实施中,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导入,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可以达到营造本课所需要的艺术氛围的目的。

    二、问题引导 分层设计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遵循教学法中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2]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意主动学习和知行协调过程,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的音乐经验。笔者在教学课堂中经常使用问题引导教学内容的推进,也就是教法中最常用到的“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去发现所学习的内容,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以问题组织课堂教学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笔者在《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教学设计中,就运用到了递进式问题引导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赏析斯美塔那《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赏析,递进式问题设计

    问题1:教唱《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第二主题的旋律后,赏析记忆主题出现了几次?生:出现了3次。

    设计意图:学生学唱记忆主题旋律是基础,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复听,尽量达到90%的学生能够正确完成这一问题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在施教过程中切记不要代替学生思考直接给出答案。

    问题2:每一次主题出现是完全重复还是变化重复?生:变化重复。

    设计意图:带着更深一层的问题复听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对音乐层次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主题重复是属于变化重复,给学生深度体验的时间和能力的信任。

    问题3:变化重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生:乐器不同、力度不同。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已有的音乐要素的知识,来分析新作品,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艺术独特美感的理解和把握。

    问题4:简述音乐所描绘的角色和表达的情绪?生:音乐越来越强,色彩越来越明亮,感觉到捷克的大地已经苏醒。

    设计意图:最后一问是这一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教师需要不断地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段音乐是斯美塔那用心灵谱写出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美丽景色,而学生说出自己真实体验的这一时刻就是课堂最精彩的瞬间。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教学问题的设计需要有逻辑性,来增强课堂教学中的连贯性和层次感,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骨架的作用。因此,为避免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讲授教材内容的理论部分而忽略了学生参与的教学互动设计,导致音乐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有层次的、适合不同音乐基础学生的问题,将教学目标和音乐知识转化为若干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鉴赏音乐,学会思考和对听觉、视觉信息的分析总结,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记住并爱上这节音乐课。

    三、比较教学、拓展探究

    比较教学时也要鉴赏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高中音乐鉴赏的课堂中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的迁移和内化,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笔者在《划时代的音乐大师》一课中,运用比较法设计教学过程,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针对不同音乐基础的学生,设计了分层比较教学环节。

    比较1:乐队编制的不同

    《第四十交响曲》乐队编制:弦乐器组、木管樂器组

    《第九交响曲》乐队编制: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两管制完整地交响乐队)

    设计意图:第一层次的比较赏析的问题需要降低难度,引导全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觉得“交响曲”鉴赏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比较2:创作背景的不同

    问题1:1789年7月14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生:法国大革命

    问题2:《第四十交响曲》的创作时间?生:1788年夏天

    问题3:《第九交响曲》的创作时间?生:1809-1824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本身了解的历史知识,引起学生的共鸣,用并列提问的方式激起学生主动思考比较音乐作品的不同点,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

    比较3:音乐风格的不同

    音乐活动1:教唱交响曲的主题旋律,聆听音乐

    音乐活动2:分析《第四十交响曲》旋律线下行所呈现的音乐情绪;分析《第九交响曲》的旋律及节奏的特点

    音乐活动3: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并简述同一时期两位作曲家形成不同音乐风格的原因(见表1)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比较教学,针对教学重点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音乐实践活动,抓住重点、对音乐作品深度体验,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比较教学法是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课堂效果好的特点是:教师设计分层次比较,通过音乐的概念、音乐要素、创作背景、作曲家的性格和成长经历,多维度地提出问题,运用多层次、类比、图表等多种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提升学生深度体验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述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遇到学生较难参与课堂活动的大型交响乐作品赏析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艺术情境、分层问题引导和探究比较教学的教案设计,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尽可能吸引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从而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学有所获。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音乐课,通过教师精心的课前准备和精彩的课堂教授,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教学与互动,就会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而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育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