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背后的诚信危机

    张 鸣

    云南省“躲猫猫”事件一发生,网上大哗。云南省委宣传部门出面邀请部分网民参与调查,不仅没有查出名堂,反而连累参与的网民也招致质疑,有的甚至被人肉搜索,云南省委宣传部此举也被指为作秀。

    派出所出现意外死亡,邀请网民参与调查,尽管有些不伦不类,但毕竟显示了云南地方党政机关的某种善意,乐于让事情公开化,比起此前很多地方有事必遮的姿态来,已经有天壤之别。只是网民并非个有组织的群体,谁能代表网民,是个无解的问题,任是哪个部门,也无法将所有网民都找来——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昆明整个城市都会挤不下。因此,无论选中了谁来参与调查,在其他网民眼里,都注定没有代表性,调查当然也就缺乏公信力。其实,关于这事件,网民之所以闹将起来,关键在于晋宁警方最初的“躲猫猫”说法过于粗糙,有违常识。而且这些年来,小百姓在看守所“意外死亡”的事件,大家听到的太多,很多都跟警察刑讯逼供有关,因此,多数网民对于这个事件,其实有着大致的预定答案,只要调查结果跟他们心目中的预设不符,就没有多少人乐意接受,即便网民参与,也会被疑为政府操控。

    类似的事件,几乎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当地政府出面澄清,几乎没有人会信的,非得上级(至少是省级以上的部门)出面调查或者检测,才能勉强平息沸腾的民怨。去年的瓮安事件就是如此,“俯卧撑”跟今天的“躲猫猫”一样,成为骗人的代名词。不经的流言满天飞人人都倾向于相信流言,政府说破口唇,也无济于事。比如,瓮安事件发生时,香港《亚洲周刊》记者采访了所有能采访到的瓮安人,人人都说出了各种各样的背后“内幕”,但追究下去,却没有一个人是亲眼所见,有切实的证据可以证实,所有人都是听说的。

    显然,尽管看守所出了很多不该出的事件,官方也不乏徇私枉法的事情,但不是所有这类事件,都有特别复杂的内幕。但只要有一丝可疑的痕迹,人们就会起疑,这个时候,官方所有的说词,都不被采信,越解释就越不清楚,越抹越黑。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对政府、尤其是对地方政府的高度不信任,可怕的是,这种不信任由于这些年政府行为的失当,正在向上蔓延。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没有真正从传统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只要出现了危机,首先想到的是瞒,防范消息扩散把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渠道,争取在内部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将事情控制下来之后,再行上报,由上级决定是否公开。当然也不排除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故意隐瞒消息,最后连汇报都免了。显然,这种危机处理的方式在过去,尽管对于民众很不人道,但从政府角度也许能够奏效。但是,到了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封锁消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封锁和遮蔽的结果,是真相难以大白,流言却不胫而走。结果,受损害最大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损害积累多了,政府想改辙,但再说什么,也就没人信了。

    好在“躲猫猫”事件最终还是经过上级有关部门出面调查,终于真相大白。无论是对于网民,还是受害者家属,这都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