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中提高教师问题意识的六个问题
郑泉水
【摘 要】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善于解决问题,更要善于提出问题,这对于提高自身数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解题教学中,可以从“对不对?如何想到的?是否有其它解法?能拓展吗?能应用吗?能归类吗?”六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数学解题;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善于解决问题,更要善于提出问题,这对于提高自身数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出问题呢?下面就数学解题中如何提出问题的一些方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1 ?对不对?
对于任何一个数学问题及其解答,我们都不能盲从别人,不能迷信权威,而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通过亲自解答或验证或思考,判断问题及解答的正误,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1 ?《中学生数学》2014年4月(下)智慧窗第5题为:图1是有八个相同的圆排成两行组成的.能平分此图面积的直线称为“平分线”,则这样的“平分线”共有几条?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周士藩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将图中第2行中的左、右两个圆删去(图2中有阴影的两个圆),于是剩下的六个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点O,过O点的任何一条直线l(但是直线l不与有阴影的两个圆相交)必将此中心对称图形的面积平分.然后将删去的两个圆补上,因为这两个圆正好在平分线的两旁,可见直线l将原图1的面积平分,故l是“平分线”,所以这样的“平分线”共有无限多条.
评析 ?上述解答事实上是不完整的,因为这样的“平分线”还有两条,它们不同于图2中过O点的直线l.
方法一 ?如图3,将原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两个圆,右边六个圆),它们均为中心对称图形,于是过它们的对称中心A、B的直线就将原图1的面积平分.
方法二 :如图4,将原图补成一个大矩形,则过大矩形的对称中心B与空白部分的小矩形的对称中心A的直线就将原图1的面积平分.
大学教师解答一个小小的初中问题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可见,问一个“对不对”还是很有必要的. ?2 ?如何想到的?
解题中仅仅告诉学生怎样解、应用怎样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恐怕还是:这样的解题思路是如何想到的?在解題思路的探索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很重要的.
例2 ?如图5,△ABC的内、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连结AD,若∠BDC=α,求∠CAD=?
思路分析 ?拿到题目之后觉得很眼熟,马上想到一个很类似的题目“如图6,△ABC的内、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若∠A=m°,求∠D=?”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容易,即:
根据已知条件可设:
5 ?能应用吗?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在他的名著《怎样解题》中有一句名言:“你能不能把结果或方法用于其他问题?”
对于一些典型习题、有代表性习题,记住它们的结论或解题思路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其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6 ?能归类吗?
归类的目的是使知识或方法系统化,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理解,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因此,解题后的归类工作就是必要的了.归类的方向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知识角度,二是思想方法角度.
知识角度可以是定义、法则、公式、性质、定理等的应用,也可以是课外知识的归类总结.
思想方法角度可以是:常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应用,也可以是某种解题技巧的归类总结。
以上六个问题仅仅是自己的一点见解,希望它对各位教师的教学、教研、论文写作能有所启迪,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瀚书,马蓓蓓.一道比预设更精彩的中考填空题[J].数学课程实践与探索,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