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李文忠
[摘 要]随着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大力推进,金融行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经济运行的控制及调节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中最具推动力的主体,其也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环境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为商业银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活动的中介,各项工作开展均离不开高效的会计工作,而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大扩展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由此增加了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风险,因此文章简要分析了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关键词]会计风险;商业银行;新形势;控制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42
会计工作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涉及银行业务的发展预测、核算以及其他经营活动等。目前在新形势下,我国金融体制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发生,再加上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涵盖了较多的方面,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银行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文章首先简要探讨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防范控制策略,具体如下。
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1 会计业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导致的风险
首先银行会计账务处理的真实性缺乏,主要是由于多数基层银行过于追求部门利益或者是对经营问题进行隐瞒,并私自设立了账外账,同时还存在“放贷收息”、乱摊成本、擅自违规调账调表、滥用会计科目以及编造虚假报表等现象,将会计工作当作其虚报、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掩盖其违规经营的工作;其次,信息披露不全致使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产生的会计风险。[1]
1.2 會计核算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各个会计职能中最重要的环节即为会计审核,其主要职能是对银行上一季度或者是过去一个时间段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检查,其表面是包含了会计信息的填制、记录、计算以及上报,以保证各种进出账的凭证齐全,并完善归档。但目前多数商业银行的现金财务与实际账面的情况难以实现完全吻合,多数会计的核算细节尚未进行及时的备注和登记,从而导致会计的核算职能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可用性价值较低,从而导致会计工作风险的增加。
1.3 会计管理模式的不合理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均采用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会计管理模式,从而导致银行会计风险的监督控制力度缺乏。首先是因为分级管理的模式可导致经营主体的各个分支机构部门的利益变得膨胀,主要是在职工福利、利润指标、恶性同业竞争等各种压力之下,各个分支机构部门为了达到目的,通常会采取弱化会计的监督、核算职能的方式来实现;其次是目前多数银行的会计管理模式均是采用分级管理,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分散核算,并层层汇报,导致银行会计工作的开展是处于分割状态的,为人为修改会计数据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2]
1.4 会计凭证风险
目前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扩大,银行的跨国业务量也随之增加,以致会计凭证的填制、传递、收录的银行票据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例如,当会计工作人员在填制信息凭证的过程中,会受到外在因素导致增开、虚开发票的行为出现,或者是由于个人职业道德欠缺,导致各种银行汇票的办理未按照相关的流程规定进行,以致银行账面上充斥着多数的虚假交易,从而增加了会计风险出现的概率。
1.5 会计电算化导致的风险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会计的电算化也得到了不断深入,多数银行都实现了电脑办公以及无纸化会计电算化,将会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也为银行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最近几年来,频繁出现各种网络黑客攻击银行网络,大量巨款无故消失的事件频发,均反映出会计电算化导致会计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漏洞。
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2.1 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增加信息的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实行不定期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其基本能够对银行内的业务会计信息进行完整的反馈,但所设置的报表项目比较粗糙,难以对与银行风险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因此商业银行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另外,在现有银行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添了现金流量表,能够对之前报表不能反映的信息进行弥补,尤其是能够对银行实行权责发生制进行充分的披露,以及能够反映利润及收入中所包含的未收及应收成分导致的支出和收入与实际不相符的相关信息。[3]此外,还应该建立充分揭示的责任制度,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各级银行隐瞒风险及关键问题,避免报喜不报忧现象的出现。
2.2 实行分级分散会计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的相关部门应该在统一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上,推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即银行全体实行由总行—大区核算中心—基层及基层分行构成的三级会计核算体制,即为总银行基于统一核算以及会计管理的基础上,下设多个分行数据处理中心,并设立一个处理中心对各基层银行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具体一点就是基层银行在将相关信息输入柜台机器后,则直接传输到大区核算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由大区核算中心将各个基层银行的会计报表生成,而总银行则根据大区核算中心生成的数据经相关进行转换并生成全行的会计报表。[4]
2.3 健全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经营的特点以及运营的基本程序,从而构建一个与自身相适应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例如稽查审核部门的监督机制、财务监控机制、经济责任控制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等内控机制。同时要明确会计工作的分工,做好权责分明,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以及人员,形成一套完善的会计内控机制。另外,要保证会计内控机制的科学合理性,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既能与银行各项措施及制度相结合,还能根据目标、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5]
2.4 加强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
首先是建立事前监督机制。主要是制定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指标体制,涵盖了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利率风险率、备付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然后从流动性状况、资产状况、市场风险等方面对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估;为了保证以上风险预警指标充分发挥作用,还应建立有效的窥觊信息反馈及分析制度,主要是可通过周例会或者是月例会的形式对银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是建立事中监督机制。此监督机制主要是为了对动态监控银行经营过程的稳健性,可安排专门的人员不定期和定期抽查会计工作的开展情况,针对出现违规情况的部门及人员给予严厉批评及处罚。[6]最后是建立事后监督机制。主要是银行应对汇报上来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针对缺少真实性的会计信息应进行责任追究,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改进。
2.5 大力推进会计信息的发展
银行可以大力投入资金,研发安全性更好、性能更好的信息软件,从而更好地对银行的会计信息安全进行保障,并且应该满足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的要求。同时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各种防盗、密码保护,保证每个会计人员均有属于自己独立的密码,并且定期对密码进行更新,以进一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3 结 论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金融行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导致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会计工作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但其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会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其可对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银行会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田华. 刍议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4):262.
[2]黄雨薇.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问题[J]. 时代金融, 2016(27).
[3]夏琪.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析[J]. 新经济, 2016(12):48-49.
[4]陈晨.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风险监测工作的措施[J]. 纳税, 2017(18):1-2.
[5]程文凤.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9):25-26.
[6]詹丹丹. 我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