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变动看北京数字音乐产业集群现象

汤晓丹
摘要:技术的革新以及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得流行音乐产业进入到了数字音乐时代。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也在这样的产业变动中呈现出区域性的产业集聚情况。本文将以北京通州九棵树地区的数字音乐产业业态为研究对象,考察在产业变动下的数字音乐产业集群现象。
关键词:数字音乐 产业变动 产业集群
一、 概况描述:
(一)数字音乐概念释义
数字音乐,是用数字格式存储的,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音乐。无论被下载、复制、播放多少遍,其品质都不会发生变化。
数字音乐是指在音乐的制作与传播及储存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的音乐,即以数字格式存储、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络进行传输的音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代表音乐新技术的数字音乐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唱片卡带形式,并颠覆了音乐产业的传统模式,数字音乐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广泛使用,数字音乐在我国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史。2004年前后,数字音乐在中国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2%,达到1.4亿元;2010年,在线音乐市场收入平稳上升,收入规模为2.8亿元;2012年在线音乐用户规模4.36亿,年增长13.0%,在线音乐市场规模达到18.2亿元,比2011年增长379%。
目前,全球音乐产业加速向数字音乐转化,我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市场虽仍处在发展初期,市场条件、版权管理等很多方面仍不完善,但中国内地庞大的潜在市场、宽带的高速普及以及与世界同步的移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却为数字音乐产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
在中国内地,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也体现在流行音乐方面,如今,北京已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最大聚集地。近十多年来,港台音乐人、广东音乐人以及来自东南亚乃至世界的流行音乐从业者纷纷聚集到北京,从而使北京日渐成为中国最集中的流行音乐产业聚集地。
其中,北京通州的九棵树地区更是因为聚集了大批音乐产业从业人士而逐渐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区域的“四至”大致是以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为中心,北至G103国道,南至万盛中一街,东至云景东路,西至九棵树西路。由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扎根通州的十余年,也带动了这一地区音乐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在这一地区,从作词作曲、编曲、录音混音,到乐手、歌手、版权运营等,生活、工作在九棵树地区的音乐人数量众多,这里也拥有一大批音乐工作室和中小型录音棚,粗略统计约有500余家音乐工作室及50余家录音棚。
二、产业变动带来的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中的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特别是受到人们生活方式和技术利用条件的影响,产业变动的速度远高于传统产业。
产业变动是作为一个族群式产业经营中需要及时关注的问题。
(一)技术利用带来音乐产业变动:数字音乐逐渐成为音乐产业主体
取样器(Samplers)、音序器(Sequencers)、乐器数字接口(MIDI)等一系列数字设备、技术的进步及广泛使用对音乐产业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九棵树的音乐人之所以能在数字音乐制作方面一展身手,主要得益于新兴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音乐产业的产品部类由原来相当集中的创作权分散化了。数字设备的进步,使得音乐的制作生产变得易于操作,由线性的生产演变为非线性的生产。另外,高质量、集约型录音设备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中小型录音室、家庭录音室的崛起,这也使得高质量的录音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而音乐家本人也能够实现利益最优。
(二)制作方式的改变带来从业群体的崛起:形成数字音乐规模经济
数字音乐从最初生产到最后的消费环节,需要经过词曲创作、编曲、录音(包括乐手、歌手的参与)、缩混、母带制作、企划宣传、发行推广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业人员和设备的参与。
传统的音乐制作将创作权、传播权集中在音乐公司手中,而由技术发展所导致的数字音乐创作权、传播权的分散化,使得音乐生产的分工更为细化,产业链中环环相扣的生产流程更为清晰,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更是将音乐作品的传播途径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九棵树区域作为我国音乐产业链相关从业人才的大规模集聚地,如何抓住这一历史自然形成的人才聚集优势,如何加以政策层面的扶持和管理显然是最需考虑的问题。
(三)各生产环节间的制作合作带动产业集群的自然形成
产业集聚是指众多同类或相关产业的机构在某一地区的集中与聚合。
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来观察九棵树区域内的产业业态,我们会发现这些大大小小的音乐工作室、录音棚、音乐从业人士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环环相扣的制作合作关系。
在这些制作组织内部,一般以一人为核心,此人的角色通常是制作人、工作室或录音棚老板等角色。此人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且一般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有较密切的关系,常是该学院毕业生,或教师。在制作中也常以“师徒制”的方式组成制作团队,其中也许就包括了作词作曲、编曲、录音、缩混、乐手歌手等众多工种和环节。
人才供给始终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内核动力之一。在九棵树区域内,人才供给的问题也是通过弹性供给来完成的。这一区域内工作室、录音棚的劳动力供给与使用,主要是基于学缘关系,即多为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的师生关系或校友关系。利用这样基于学缘关系、个人关系网络和彼此信任组成的制作团队,九棵树区域的工作室、录音棚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迅速扩大或缩小组织,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劳动力供给的弹性度。这样高度弹性的人才供给和合作方式,使九棵树区域的专业性劳动力能够高度流动,也能扩宽信息交流渠道,从而增加组织的创新速率与几率,也有利于相关组织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灵活反应。
参考文献:
[1]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