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Op.25 No.11的艺术赏析与当代诠释

    田晓娜

    摘要:肖邦作为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他的钢琴练习曲为人类钢琴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成为钢琴学习者必弹的曲目,也是由他开始,练习曲摆脱了“技术性练习”的桎梏,在艺术上表现出高的审美内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冬风》。论文以《冬风》为分析点,从音乐中蕴含的波兰的民族性、音乐的沙龙性和音乐的戏剧性来体会其丰厚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肖邦? ?《冬风》? ?技术特点? ?技巧训练? 审美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5?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08-03

    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 1810-1849年),浪漫主义时期波兰重要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一生大约创作了200部钢琴独奏作品,题材众多例如圆舞曲、前奏曲、回旋曲、变奏曲等等,除此之外,为音乐会创作的六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展现了初期的炫技色彩,其他还有大约20首歌曲和4首室内乐作品。肖邦的一生创主题旋律的带入,一股萧瑟寒意扑面而来,而后如暴风雨般的发泄之意倾泻大地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精彩的钢琴独奏作品为他赢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奠定了他时至今日杰出的高度。

    肖邦总共写了27首钢琴练习曲,练习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技术,所以每一首都有其侧重的技术难点,为了提高手指独立性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在肖邦之前,所有的练習曲都是只有技术性而不讨论音乐性,肖邦开创了练习曲音乐性的先河。肖邦练习曲Op.25 No.11可以说是肖邦练习曲中难度最大的曲目之一,练习曲前四小节,都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曲目中持续大范围如瀑布般的十六分音符更是对学琴者的一种历练,分析和把握这首曲子对理解其他的肖邦练习曲甚至是其他题材的曲目都有重要的作用,需从训练技巧的重要性、音色控制的重要性、对比演绎的选择性和科学记忆的重要性四点来揭示其艰难的技术特点。

    Etude Op.25 No.11.a小调,英文翻译为“冬风”,在其他语言中又称为“枯叶”。是肖邦1836年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练习曲。第一次与Op.25其他曲目一同出版是在1837年,当时的三个版本分别是法国版、德国版和英国版。不同的是在法国的第一次出版中,曲目为44拍,但是在手稿和第一次德国版的印刷中则为22拍。前四小节的主旋律引入则是肖邦在出版前期听取朋友Charles.A.Hoffmann的建议后才加上的。

    肖邦是一名真真切切的爱国者。在这位伟大钢琴家的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之际,他被迫只能在国外度过。可是,他虽不能在前线为民救国,却在国外经常演出,为同胞募捐。在当时,赢得荣誉是无数钢琴家的心愿所得,但肖邦却在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在国外的旅居生活中,肖邦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既有哀叹祖国命运的作品;也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纵观肖邦的一生,我们欣赏这首曲子可大致从以下三点来理解《冬风》这首练习曲。

    一、波兰的民族性

    这首练习曲创作于1936。波兰人民19世纪30年代的两次起义失败沉重打击了肖邦的爱国期盼,这也使得悲剧性的色彩在肖邦的音乐创作中难以抹去。

    冬风,顾名思义阴瑟的寒冬,万物皆寂静,人群都贪恋温暖的氛围,早早的回到家中。黑云密布,眼看就要下起白雪,而极低的气温包裹着凛冽的寒风,不停拍打着路边的枯树和路面上零零散散的行人。这也正好可以反映当时肖邦的心情。冬天,看不到生命的活力,体会不到和煦的阳光,一切都在关紧家门不停盼望着时光快些流走,赶去那些无助和苍凉。可着急又怎么办呢,每日早起盼望着上天能撒下一丝阳光,可推门而去,眼底的都是灰白色。此曲的前四小节正可以当作这种内心独白的真实写照。当我们拿到乐谱只看前四小节时,会觉得这首曲子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反而会忽略其看似简单,其实内心波澜壮阔的深刻含义。音乐到最后的表现,都不再是简单的音符再现,而是一幅画、一首诗。而谱面上的节奏,音符,表情记号就如同一幅画中的线条、色彩,此中有深意。

    而在欣赏这首波兰救亡诗时,我们不能忽略其带来的民族意义。笔者在弹这首练习曲的前四小节时,脑海中浮现的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寒冷的冬天,地上都是凄惨战争后的伤员,而肖邦一人犹如婴儿般嘤嘤自语,跌跌撞撞的穿过流血同胞的身体,跪地望着他们,无可奈何,掩面抽泣。突然,一阵寒风刮过,数秒前还是死伤惨重的战士们突然全部站起,手拿兵器,排成队列,仰天长叹之际,瞠目向敌人奔去。而后的第五小节开始,此曲就犹如倾泻而下的瀑布,带着波兰的民族色彩向前奔腾而去。

    二、音乐的沙龙性

    肖邦的后半生在法国度过。当时的社会名流很喜欢肖邦的作品,也对他的音乐评价很高。肖邦在巴黎接触的也多是贵族,他自己也会经常举办沙龙和音乐活动。沙龙音乐是法国浪漫主义时期一个独特的音乐现象,它受沙龙文化的影响而产生,随着沙龙文化的繁荣而繁荣。而音乐演出则是沙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名流众多,爱好音乐的也不在少数。这里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许多专业作曲家进行创作和演出的地方。而肖邦在巴黎的出名也是从沙龙开始,从他一开始走进沙龙便是贵族的宠儿。因为如此,不少资产阶级称肖邦为“沙龙作曲家”。

    当时的音乐爱好者对炫技格外热衷,李斯特在沙龙中以其魔法般的炫技赢得了贵族和社会名流如痴如醉的追捧。肖邦的音乐中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沙龙性。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