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狂飙横行中国

    陈小玮 邓蔺茹

    7年前,当“山寨”产品以仿制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地在市场冒头时,没人能猜出它顺带会让一个词——“山寨”,在神州大地风行开来。更让人料想不到的是,山寨还能与文化联姻,从一个经济现象华丽转身为一种文化现象。

    2009年1月17日,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日子。沉浸在题海多年的考生发现,语文试卷最后的作文题竟是有关山寨的话题,考题是一段有关川籍“北漂”施孟奇叫板央视春晚,开办山寨春晚网站的材料,要求考生自选角度,发表看法。考生的反应是这种试题很生活,与自己贴得很近。

    去年以来,“山寨”似平已经成了个无处不在的现象,以至于央视《新闻联播》也要大加评论一番。有项关于山寨文化的调查显示:知道山寨现象的人占53.4%;表示听说过的占30.4%;不知道的只有16.1%。

    常言说“无风不起浪”,山寨能成为一个现象,也绝非一日之功。

    山寨产品的存身之道

    “山寨的一天”,是一个在网上流行的段子:

    早晨洗头之后头皮很痒,仔细一看是“瓢柔”!泡一桶“康帅傅”方便面,抽一支“中萃”香烟,然后穿上“报喜鸟”外套下楼,到中国石油加油,开发票时才知道人家是“中国石油”。走进华朕超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可口可乐”,“娃娃哈”、“下好佳”、“脉劫”、“橙多多”,哈!还有“丑粮液”呢……

    中国的消费者,总是在戏谑中消解遭遇到的诸多麻烦。

    看过电影《大腕》的,立马能联想到李成儒的那段经典台词。不过,这段台词如今已成为“山寨手机”的广告:一定得选最好的硬件芯片,雇法国设计师,做就得做最高档的手机,平台直接用MTK,屏幕最小也得3.0,什么智能呀、电视功能呀,双卡同时待机呀,能装的全给他装上……手机里再建一读卡器,卡用索尼的,一个G就几十块;再装一特大电池,365天待机,就是一个字儿——爽,接个电话就得说它一个小时才行……

    其实,早在2001年,山寨手机就在广东一带流行,很多当地人拿的都是诸如“NOKLA”、“Samsang”等在内地闻所未闻的牌子,且无论是正规商店,还是街头小摊,摆得最多、卖得最好的也都是这些牌子。

    2008年应该是山寨手机生存环境较为宽松的一年,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手机行业放开了,实行了长达9年的牌照制度被取消。当然政策的宽松并非主因,关键是有技术支持。

    2006年,台湾一个名叫联发科的芯片商开发出了一种MTK手机芯片,该芯片最大的特点是提供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s)。过去的手机厂商,要开发出一种新品,需要几十人、一年多才能完成。而采用联发科的芯片后,生产商只要将联发科芯片买来,配上手机外壳和电池,就可以组装出一款手机。有一个夸张的说法是,只要有3个人,就能搞起一个手机作坑一个人负责购联发科的芯片,一个人负责组装,一个人负责市场销售。

    联发科因此被业内揶揄为“黑手机之父”。

    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中国才产生了大量的设计公司、方案公司,出现了众多的山寨手机。据统计,2007年,山寨手机产量至少有1.5亿部,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相当;并且,在海外市场利润远高于国内市场的现状下,山寨手机2008年的出口量可能会超过1亿部。

    随着手机核准制被取消,从理论上讲,任何有生产制造能力的厂商都能生产手机,只要能通过泰尔实验室的手机入网质量检测,就可获得入网证。有专家曾经表示,新规定将会给国内的很多“黑手机”(指走私的水货机、翻新机和没有入网许可证的杂牌机)漂白的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最近的一个消息是,联发科已与泰尔实验室低调宣布策略合作,泰尔实验室将支持联发科将相关标准(尤其是TD-SCDMA标准)快速转型到研发等产业链中。这会不会是国内山寨机一个漂白的机会,尚有待观察。

    山寨文化异军突起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化,就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按此来理解山寨文化,就不会过于晦涩难懂了。

    一个社会,如果主流文化是一棵大树的主干,其余的枝枝杈杈就可以大略归于山寨的范畴。所以说山寨文化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非主流,边缘化的。

    2006年,中国恶搞系导演阿甘以一部《大电影之数百亿》成功取胜,秘诀在于恶搞了中国十几部大片,并以低成本取得了高票房。2007年,他乘胜追击,拍出了《大电影2.0》继续在恶搞的基调上狂奔。2008年,他将贾平凹的小说《高兴》包装成同名歌舞片,且又注入当下流行的山寨文化。他说,自己并不觉得“山寨”这个词语带有贬义,“山寨可能是一种怜香惜玉的表达”。

    不知是不是这样的例子在激励着民众,2008年,更多类似的案例不时雷到公众的眼球。

    有一个漂亮MM,在大街上溜“熊猫”,原来此“熊猫”是由一头松狮犬改装的。现实中不能与熊猫“亲密接触”,那就通过给宠物“整容”,权且满足一下普通人心中的梦想。改装的效果倒不错,吸引了很多眼球,还差点让警察当作贩卖国宝的人被控制了。

    北京电视台为新版《红楼梦》造势不小,在大家都关注这部戏的时候,网络版的《红楼梦》却率先“封镜”,尽管制作粗糙,背景里都能看到其家人在搓麻将,但并不影响制作者自己乐和,还吸引了众多网友点击热捧。

    还有一例是韩江雪的山寨版《百家讲坛》。

    民间学者韩江雪两次被《百家讲坛》拒之门外,愤然之下自掏腰包3万元,拍了部长达6个小时的《从靖康耻到风波亭》,放在自己的博客上。起初并没有什么人关注,但到了2008年10月5日,随着阎崇年江苏被袭,这段视频突然火爆起来,被各大门户网站放在显眼的地方供人浏览,短短3天,点击率就飙升到3万。大多数网友表示,“支持韩先生,这才是真正的百家讲坛”,“讲得不错,有自己的观点见解”……

    山寨文化的代表之作,应该是去年后半年各地蜂拥而起的“山寨春晚”。据说大大小小可能有10台之多,而最著名,最调人胃口的则是号称能与央视春晚DK的“施孟奇”版。

    四川达州人施孟奇一年前在京办了个文化公司,不仅认识了一些娱乐圈的朋友,还有了文化部演出经纪人资格,便希望在娱乐圈搞出点名堂。自从有了“山寨春晚”这个“金点子”,施孟奇就成为各路媒体追逐的对象,曝光率颇高,产生的宣传效应是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媒体给他戴上了诸如“DK央视”、“颠覆传统”“全民娱乐”,“草根文化崛起”的帽子。

    但是,除夕之夜,在网络上看山寨春晚的人并不多。和央视春晚耗资巨大以及一流灯光、舞美演出阵容相比,“山寨春晚”在这方面显得相当捉襟见肘,整

    台晚会连件像样的演出服都没有。节目在录制中还出现了不少硬伤,一个飙高音的唱歌节目中,伴奏音明显盖过了歌声,而由北京某胡同两位大妈说的相声,也是相当业余。

    一位网友对“山寨春晚”的评价得到很多人的认同,“现在看来”,“山寨春晚”和央视春晚叫板的想法实在有些天真,但它的创意精神和娱乐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就当它是春节大餐的一道佐料吧。”

    “山寨”为什么这么火?

    《中国青年报》和腾讯网做了一个联合调查,共有2169人参与,其中38.7%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复制文化有33.7%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冒牌的文化,30%的人认为山寨文化的核心其实就是剽窃;还有24.9%的人认为山寨是劣质的代名词;有40.8%的人认为山寨文化就是一种创新,有39.9%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DIY文化。

    专家的意见也各不相同。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认为,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垄断都是一直存在的现象。民众在一时无法从根本上、从体制上改变现状的情况下,采用“山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实际上,山寨文化是属于体制外的文化。

    编剧汪海林认为,“山寨”精神就是草根精神,“山寨”的东西针对权威,如权威机构和人物、经典作品。它涉及到知识侵权等问题,比如山寨版手机,人们一边骂一边用。当经典有破绽,它就反映为大众放大式的狂欢。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强调:“社会上主流文化和山寨文化并存的现象是正常的。山寨文化让我们的表达方式更真实,也更多样化了。”

    而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则称,不能对山寨文化过于宽容。

    “山寨”商品明显是有违法律的,只是因为很多人的商标意识、知识产权意识不是很强,相关的法规不是很完善,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也不够,这些都给了一些人打擦边球的机会。

    至于“山寨文化”,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其中既有自娱自乐型的,也有商业型的。比如“山寨版春晚”,“山寨版百家讲坛”等,如果不违反法律,不违背社会公德,而且也不以营利为目的,我们只能允许它们存在,说实话,也很难禁止。

    创新一方面来自于人的天性,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从人的天性来说,创新意味着巨大的成本,物质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等,而且还有风险——失败的风险。“山寨”则是投机取巧,成本低,风险小。人大多有惰性,都愿意走捷径。如果我们对“山寨”过于宽容,如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更难生长了。

    在山寨文化劈头盖脑向我们狂奔而来时,仅仅坐而论道是不够的,装作视而不见也是不可能的。聪明的做法如同大禹治水——疏而导,同时要将漂浮其上的垃圾糟粕拦截掉,否则,我们就总陷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漩涡当中而不能自拔。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