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消费市场与“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研究
宣新河 张 彪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迅速启动了家电、汽车等商品下乡活动。加快构建农村新型流通体系的“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经过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村经济微观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载体和平台。安徽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省,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在保障农村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分析安徽农村消费市场现状,开拓农村市场的过程与存在问题,提出开展加快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
关键词:安徽省;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建设
一、安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判断
在扩大内需的政策引导下,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建设是一项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内需消费潜力巨大
安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安徽省是农业大省,2008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740.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达4010.78万人,占59.5%以上。但消费总量较小,占60%的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32.35%左右,人均消费量只占城镇居民的10%,2007年每百户农民家庭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仅相当于城市的62%、20%和40%,巨大的差距意味着巨大的潜力。2008年末人均存款3000元,如果每位农民增加消费支出1000元,全省就可以创造4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
(二)安徽省农村消费市场结构主要特征
1、正处于从第一次升级向第二次升级的跨越阶段(第一次升级是指由贫困型向温饱型转变的过程)。第二次升级是指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过程。
2、呈现多层次的“菱形”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消费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生存型消费、温饱型消费、小康型消费、富裕型消费同时并存。
3、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消费能力差异大。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全省尚有1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02元,但最富的县农民纯收入7109元是最穷县农民纯收入2478元的2.87倍。与城市相比城乡差距较为突出。
4、收入水平偏低导致消费能力不强。2008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202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8.25%,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2.35%。1978年安徽省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农村市场的6.76%,2008年只占全国2.7%,下降了4个百分点。
5、与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持续扩大。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近年来,安徽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形势最好、发展最快的时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
1、生活必需品消费从低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一是恩格尔系数年均下降约1个百分点。二是膳食结构不断改善,食品消费呈现出多样化、高级化、营养化趋势。三是衣着消费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部分青年农民追求时尚化。
2、住房消费增长较快。一是由土石结构向砖木、钢筋混泥土结构转变。二是从低品质、频拆迁向较高品质、长周期转变。三是部分地区农村楼房逐步向高楼层、大面积转变。居住质量显著提高。
3、耐用品消费步入普及化。自行车、收录机、黑白电视机、电风扇等传统家电基本饱和,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提高。
4、服务性消费比重逐步增大。当前,农村消费正向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阶段发展,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支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消费支出。
(四)安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特点
1、以实惠型消费为主。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到位,加之信贷渠道不畅通,农民对商品价格较为敏感,喜欢物美价廉商品,概念性、奢侈性产品基本没有市场。
2、物质性消费居多。目前,我国农村处于第一次消费升级向第二次消费升级的转型阶段,物质性消费仍占主导地位。相对而言,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休闲、娱乐比较单调,精神性消费较少。
3、消费时段性较强。农村消费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秋冬季节和传统节日是农村消费相对集中的时段。根据多年来的统计测算,元旦春节期间我省农村商品供求旺盛,农民消费量一般占全年消费的30-35%左右。
4、消费倾向具有趋同性。农村居民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与模仿意识,个性化消费少,同村、同乡消费方式大致相同。模仿城市消费,农村消费者往往把城市当作消费潮流的风向标。
二、扩大农村消费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消费能力不足
收入增长慢、增收难度大是当前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最大障碍。一方面政策性增收空间缩小,农业税全面取消,政府补贴作用空间有限,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加之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生产增收基本上被生产资料的涨价因素抵消。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消费条件不完善
当前农村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然很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生产投入和消费倾向。据统计到2007年底,安徽省已完成村村通道路工程投资73.5亿元,通车里程达到2.86万公里,但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仍以土路居多,雨雪天气车辆几乎无法行驶,一些农村道路由于缺乏必要的养护,路面严重损坏,对居民通行和商品配送产生较大影响;农村电力供应不稳定,近70%的行政村还不通自来水,电视、通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落后,有线电视覆盖率不到20%:农村人均固定商业面积不足0.1平方米,不及城市的1/10,乡村开店配送成本平均比在城市高出近2成,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条件简陋,更谈不上贮藏保鲜设施和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买大件到城里,油盐酱醋找个体,日用百货赶大集”的现象,极其不利于农村消费规模的扩大。
(三)农村市场秩序不规范,消费环境不优
受执法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的限制,农村市场流通秩序长期较为混乱,农村市场几乎成了“销废”市场。少数不法商人利用农民文化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制假售假、价格欺诈等行为屡禁不绝,坑农害农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事件、假种子事件等等,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抑制了农民消费意愿。
(四)社会保障水平低,消费倾向不强
目前,安徽省农村养老保险人数只占农村总人口4%,城市农民工也享受不到与城市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教育负担重,尤其是高校收费过高,超过了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医疗成本高,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虽有85.7%,但大病、重病仍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的农民存在“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现象;未来不确定因素较多,特别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基本上属于“靠天吃饭”、“靠天增收”,据统计我国粮食、经济作物、大牲畜的自然灾害损失率分别高达6.5%、6%和10%。多重的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农民的消费倾向,产生了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五)消费观念和习俗落后,消费不科学
一是婚丧嫁娶消费过度。红白喜事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人情消费、烟酒消费开支大。农村送礼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生儿育女、过生日、建房、乔迁、分家、升学、参军等,亲朋好友都要送礼。农户家庭一年烟酒消费支出高达2000-5000元。三是腐朽型消费蔓延。许多中老年妇女及部分青年妇女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灰色消费支出大量增加。有的农村把赌博当“娱乐”,在年节和农闲时期,农民在家开牌场、麻将场,通宵达旦,赌博成风。
三、扩大农村消费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指导下,正处在扩大农村消费较为有利的时期。总体看,农村消费正在进入新一轮快速稳定增长期,在增速和总量上正迈上一个新台阶。到“十一五”中后期,将真正迎来新一轮的大规模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的局面有望初步形成。
(一)宏观政策环境促使农村消费市场趋好
科学发展的惠民、惠农政策,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流通行业发展,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而且能够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扩大农民的即期消费。国家政策导向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明确提出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更是把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作为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一项战略举措,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无疑对扩大消费产生重要作用。
(二)消费潜力呈有序释放态势
一是农民消费能力将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将呈现较快增长,农民消费能力将继续增强。二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三是社会保障制度将逐步完善。随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等逐步推广,农民的后顾之忧将有所缓解,消费倾向将得到增强,消费需求将稳步释放。
(三)消费结构将梯次升级
“十一五”以来,安徽等中部地区进入消费潜力释放阶段,农村开始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全省农村家电市场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5%左右,比城市高10个百分点。保健消费、交通消费、旅游消费、教育消费等服务性消费增长提速,到“十一五”末,农民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预计将上升到37%左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城市一城镇一农村的消费梯次升级,城乡消费差距将不断缩小。
四、扩大农村消费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为了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建设,2005年2月,商务部决定在全国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经过3年来的努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农民构建了省时、省钱、省心的购物环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目的与成效
1、保障农民消费权益。通过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商品特别是食品与农资的质量得到有力保证,使广大农民免受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
2、繁荣农村市场。据商务部对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实地问卷调查,传统的夫妻店改造为连锁超市后,销售额一般增长2-8倍,同时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
3、拓宽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安徽省市场建设试点三年来,累计建设29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17000个连锁乡村农家店、5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30个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44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培育了5个国家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4个国家级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各项试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等多赢局面已开始呈现。
4、完善了农村流通设施。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配送中心和农家店约20亿元,增加农村连锁商业面积144万平方米,连锁网络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和近50%的行政村。
5、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试点建设的连锁农家店与原来的“夫妻店”、“代销店”形成鲜明对照: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统一配送,保证质量;开架售货,自由选购;明码标价,价格公道;品种丰富,环境整洁。农民能象城里人一样享受到购物的“便利、安全、乐趣”,“省时、省钱、省心”。有人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农民系上了“安全带”,搭起了“方便桥”,编织了“实惠网”。
6、扩大农村消费。据测算,全省新建改造的连锁农家店带动农村消费增长约80亿元。传统的夫妻店改造为连锁农家店后,销售额一般能增长50%以上,许多农家店销售增长了1-3倍,少数农家店销售增长了近7倍。试点加速了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促进了城乡市场协调发展。
7、促进农业生产。试点工作推进了农村农资销售体系建设。徽商农家福公司对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资连锁配送保证了农资质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每亩生产成本平均降低约10元。测土配方建议农民都称赞他们是种田的好帮手。安徽省辉隆集团除了开展农资组合配送,还建立庄稼医院,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8、方便了农产品购销。试点工作依托“安徽新农村商网”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布农产品购销信息,广泛动员基层农业组织、骨干农户参加网上对接会。仅2007年秋季对接会一次就实际成交9119万元,位居全国第4名。
9、带动了农民就业。全省17000个农家店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约5万人,5个国家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4个国家级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带动农户170万;44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种植面积105万亩,养殖715万头(群、只),带动农民64万人。安粮国际在怀宁三桥300亩的出口基地,带动了3000多户农民进入蔬菜出口产业链,吸纳了3600多个劳动力就业,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约400元。
10、传播了科技文化知识。试点工作在保障农村消费安全、方便农村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合肥乡村华联超市专门出资制作了以宣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食品安全等为题材的专题片,分发给所属各农家店播放宣传,引导农民科学消费。亳州市占元集团通过组织电影队到发展农资连锁店的乡村放影,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知识。辉隆集团设立800-8689977免费农技咨询电话,聘请省内知名农业专家,解答农民科学施肥用药难题。
农民得实惠的同时,壮大了流通企业。到2007年底,徽商农家福公司、宿州华夏集团、芜湖华亿集团、阜阳华联超市等省级重点流通企业分别发展农家店2100个、800个、329个和300个,企业年销售额分别为2004年的2.6倍、1.8倍、7.4倍和2.2倍。天长市天正商务公司2006年建设了乡村日用消费品农家店近50个,当年农村市场销售额由上年的不到2000万元增加到8000多万元,农村市场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总额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5%增加到近20%。
(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范例
安徽省徽商集团食品有限公司控股的红府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是大型综合超市、食品加强型超市以及24小时便利等多种业态并存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企业,安徽省最有影响力的连锁品牌之一。2005年,该企业经商务部批准成安徽省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商品流通改革与市场建设的首批试点企业。5年间,企业以合肥、淮南、六安、宣城等地农村为重点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一大批农村连锁店,把城市商业的品牌、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引入农村,构建了城乡互动,双向流通的新型产品流通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果。
1、遍布乡村的连锁店有效扩大了公司的品牌效应。
2、利用先进的城市商业理念提高了农家店的经营素质。
3、通过改造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
4、发展连锁网络扩大和增加了农民就业。
5、依托连锁配送率为农村提供了优质商品。
五、农村流通体系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短期效应强,缺乏长效机制
据调查分析,过去流通企业在城市与农村的投资毛利比为3∶1,而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购买力弱、消费需求分散、商业设施薄弱、物流配送成本高等都成为城市商业企业不愿“下乡”的主要原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出后,财政部会同商务部在极短的时间内出台了一系列的资金优惠支持政策,明确对建设配送中心和连锁店给予扶持,此外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关部门也都从各自职责范围内给予政策优惠。各地方政府和部门更为“农家店”的建设大开绿灯,安徽对配送中心建设进行财政直补,对试点企业免费配备配送车辆。虽然这样的优惠政策正是建立网络的大好时机,但到目前为止,工程的实施,仍是政府主导,而市场杠杆、长效机制尚未充分建立。
(二)农村消费能力仍然较弱,双向流通不畅
调查显示:农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农副产品的销售,农产品市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然而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出村的东西贱,进村的东西贵”。使得乡村超市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得不处于“培育期”的状态,如何实现双向流通的两条腿走路仍是大多数农家连锁超市实现长久盈利必须攻克的难题。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异明显
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深入进展,冒进、做面子工程、重人口密集的乡镇店而轻偏远且配送成本高的村级店、甚至骗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补贴资金的行为都时有出现,部分农家店在管理和运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农家店经营范围狭窄,“一网多用”尚未形成,个别地方存在“春种秋黄”的现象。
六、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村消费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就“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部署,既是培育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又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支撑,又是建是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流通发展外部环境
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交通网络建设,保障农村道路通畅。完善农村电网、水网,提高农村供电、供水的稳定性。继续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将电话线路和信息网络建设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农村流通发展。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鼓励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扩大小额信贷的服务范围;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三是支持农村流通网络建设。鼓励发展农村连锁店,实施减、免税政策,推进公平竞争。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执法巡查,严防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着力保障农村消费安全和农民根本利益,为诚信合法的农村商业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
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民收入预期,提升农村消费水平。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现代农业,在稳定提高粮食质量、产量的同时,重点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与农村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兴办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三)充分发挥大型流通企业在“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依托大企业,加快发展农村连锁农家店和标准化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1、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在信贷上予以协调扶持,引导和支持其开拓农村市场,并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的农村流通网络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连锁网络运营水平。
2、在农村物流配送、信息化建设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配送中心建设用地、贴息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强农村商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试点企业建设高标准的配送中心,增加配送品种,扩大配送范围,增强配送能力,提高配送效率。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一些专业物流公司积极参与试点工作,为农村流通企业提供配送服务,降低物流费用。
3、重视农村流通信息化建设。积极研究开发适合农村流通企业的简便实用连锁管理软件,对试点企业投入使用信息软件、电脑等硬件设备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推动农村流通信息化。
(四)切实巩固提高已建农家店,增强连锁网络的服务功能
1、加强对经营者培训。围绕诚信教育、现代门店经营管理、营销策略等内容组织开展农家店店长培训,提高农家店店长经营管理素质,提升农家店经营服务水平。
2、进一步拓展农家店服务功能。试点企业在综合经营电信业务、销售图书、代办邮政服务、经营非处方药、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利用其在城市、乡村先后建立起来的流通网络,在将工业品送下乡的同时,又组织当地农副土特产品销往城市,实现了双向流通。逐步扩大农家店收购农副土特产品、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等“一网多用”功能,让农民通过农村流通网络真正能方便买卖、享受便利服务、得到实用信息。
3、打造一批示范农家店。鼓励试点企业建设高标准的直营示范农家店,并在全省选择一批质量较高的农家店,进一步加强建设改造,提升运营水平,以此为样板,示范和带动全省农家店的巩固提高。
(五)积极开发农村适销对路商品,满足农村市场消费需求
1、鼓励工业企业开发农村适销商品。引导工业企业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农村需求和农民消费的特点,设计生产适合农村消费需求的价廉物美产品,重点开发操作简单、价格适中、不易损坏和适用面广的工业消费品。
2、加强工商企业的合作。引导工业企业按商业企业提供的市场信息组织生产,更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3、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工程。家电、汽车消费是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不仅能明显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建立起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促进内需和外需的协调发展。
(六)不断打造农产品进城通道,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目前,安徽省共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1340个,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124家。试点工作3年来,对5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5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但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还规模比较小,设施比较落后,难以发挥引导农业生产和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的作用。要打造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一是要注重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引导其加快建设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农产品流通设施,建立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冷链系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直接进入连锁超市销售,实现农产品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真正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步伐,完善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验检测、交易大厅等基础设施,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扩大农产品交易规模和辐射能力。三是要积极推进农产品“农超对接”。鼓励和支持大型超市企业以及重点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与农民、农产品生产经营及中介机构建立农产品生产、购销的合同契约关系,发展农商合作和产销联盟,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以“超市+基地”、“超市+农村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稳定农产品购销渠道,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
(七)加快推进农产品出口产业化建设,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安徽虽然在中西部地区率先进行了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了农产品出口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但总体上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仍比较低、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出口规模总量不够大,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围绕加快农产品出口产业化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在巩固提高已建成出口基地的基础上,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加快建设出口示范基地。二是加强认证和培训。支持基地企业通过开展相关认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基地建设,分批组织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加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开展的针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等方面的培训。三是推动农产品国际市场对接。利用跨国采购会的平台,推动安徽省农产品企业直接与跨国零售企业对接,利用其全球采购网络带动农产品的出口。四是提供政策支持,利用外贸促进政策资金,对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保费给予补助;建立“安徽省中小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资金”,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