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刘 辉
摘要:农村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能引领新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积极开展,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沿着科学、优化的轨道运行。文章结合十七大报告阐释了地方政府如何在新农村建设的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由此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前提、必然要求、重要保障与最终目标。
关键词:地方政府;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文明建设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如何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使命,使过半数的中国农村人口切实享受到政策优势,从而逐步缓解“三农”问题,推动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便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这一议题上,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有学者研究了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规划原则,也有学者注重对实践案例的剖析,并注重借鉴国外经验和方法,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单因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从城乡统筹角度展开研究。在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上,已有研究多从党建方面提出各自的见解,而很少有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全面探讨地方政府的作用。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综合角度阐释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物质文明建设——地方政府主导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前提
新农村建设必须使农村社会在物质即硬环境上得以改善,这是落实国家政策的最直接体现,更是深入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的物质文明建设包括新农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生产等方面,只有地方政府有能力对这些重要方面做出调整。
(一)新农村规划
对城市、乡镇规划的强调使农村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且由于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及各地相异的自然条件,农村社会大多松散聚居、零星生产,显得很不经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乡差异。地方政府推行新农村规划能改变这种现状,且只有地方政府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乡村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对农村社会的各项事业做出合理、有序安排,使新农村建设转到科学的轨道上,确保各项建设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序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民住房、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地方政府还应重点关注给排水问题。农村小聚居生活方式促使村民大多数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兴建水塔,且近些年来由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及造井技术的推进,私人造井率得到很大突破,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且水质也得不到保证,成为危害农村居民生活的隐患。同时,农村生产、生活用水的随意排放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农村环境和居民健康。地方政府只有利用规划手段和政策管制才能对这些现象加以限制和管理,具体应发挥“集中力量”的作用,严禁小修小补,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统一供给和管理,保证水质和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设施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地方政府通过构建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就地加速基层村内商品流通,降低村民不必要的交通费用并节省时间。同时公共服务设施也能为基层村集聚发展趋势提供条件,为村民的公共活动提供场所,成为便民利民的必需机构。
(三)领导发展生产
引导村民优化农业生产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政府作为领导者,必须密切关注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技术的改良和农作物物种的优化,及时引导村民积极高效地发展农业生产。为此,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农产品寻求市场缺口,了解市场需求,由市场信息来引导农民进行目的性生产。
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并不应局限于农业,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各地特点开创除农业生产以外的生产方式,为农民的闲暇就业创造机遇和条件。有效途径之一是开发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带动农产品中间需求的扩张,还能通过其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拉动农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地方政府在此环境中应该全面了解市场信息,同时组织农民学习加工业的相关技术,尽可能地引导农民进行规模生产来增强经济效益。另一有效途径便是招商引资,吸引企业的入驻,为农民增收注入新鲜稳定的血液。实践证明,有工业支撑的农村地区相比单一农业生产区,其经济收益有天壤之别。南京市浦口区便非常注重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畜牧水产、农业旅游等特色主导产业,农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精神文明建设——地方政府主导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精神文明作为一项抽象内容,不可一蹴而就,特别是对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尤为艰巨。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社区空间和社区情感亟需构建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新一轮的建房运动已在农村地区广泛展开,农民都以各自对生活的追求作为出发点构建自我的理想居住空间,取代传统社区空间的是划地为居、围墙四起等新型农村景观。这种无规划指导下的空间营造不仅威胁着有限的土地资源,更使传统的友好社区空间遭致沦丧,令社区情感也经受巨大挑战。社区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民最本质的特征,地方政府唯有通过统一规划、协调机制和强制措施等才能使社区空间和社区情感这一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和维系。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
农村社会由于其固有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勤劳谦卑、血缘亲情、团结互助、集体思想等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向来在农村社会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但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糟粕也得到继承和变相发展。最普遍的例子便是农村的请客风,请客风不仅造成严重的铺张浪费,给原本收入不高的农民加重了负担。地方政府应采取劝讲、说教等方式并结合一定的奖惩措施便能有效地阻止传统恶习的蔓延。
(三)弘扬先进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农民的素质相对不高,主要因为缺乏先进文化的洗礼,所以他们的休闲活动往往比较单一甚至低俗,如经常为闲暇时间填充以打牌甚至变相的赌博活动等所谓的娱乐活动,实则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地方政府应当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创建农村自办文化、特色文化等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新文化的充斥和发展来弥补农民长期的文化缺位。
三、政治文明建设——地方政府主导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地方政府应当将农民引入讲政治的轨道上来,同时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民主制度,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使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村民自治组织决策的实施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发展水平明确自身职能,现实条件下应体现管制型与服务型双重职能政府,服务型是最终目标,但在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某些政策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管制手段的运用。只有当新农村物质、精神、政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地方政府职能才能蜕变成服务型。
四、社会文明建设——地方政府主导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
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是保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质量的途径,也是和谐社会的全面体现和最终目标。
(一)引导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文明的基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区内转移和就业空间转移两种途径,两者都涉及产业转移即从事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农村社会就地发展创造平台,为农村生活构建安定舒适的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留在农村发挥主体作用,构建良性循环的农村社会。
(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文明的必要条件
农村生活保障程度较低一直是被忽视的问题,建房困难,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生产风险的无保障等问题都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威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地方政府应从建立农村保障制度着手改善农村金融体系和降低农村承受风险的负担,不断拓宽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优化农村保障体系的条件和丰富保障制度的内容,为农民的自主创业和大力生产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构建新农村学习型社会是保持社会文明的源泉
地方政府只有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制定方针、政策和措施及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引导农民意识到其举措是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美好生活的事业,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地方政府也只有通过倡导学习才能构建农村社会的良好风气,不断积累和更新社会文明。南京浦口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便非常重视学习型社会的培育,不仅大力培养、扶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特色经济,而且在做好农民技术人才日常培养和职称评定的同时,努力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五、小结
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能引领新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积极开展,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沿着科学、优化的轨道运行。新农村建设必须使农村社会在物质环境上得以改善,这是落实国家政策的最直接体现,更是深入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精神文明作为一项抽象内容,建设任务尤为艰巨,主要涉及社区空间和社区情感亟需构建、传统文化的扬弃、弘扬先进文化等内容;对于政治文明,地方政府应当将农民引入讲政治的轨道上来,同时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民主制度,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使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村民自治组织决策的实施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是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质量的途径,主要从引导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新农村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着手。总之,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作为领导者的身份来引领和实施。同时,地方政府还应注重自身服务职能的不断完善,从实际出发寻求适合各区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在借鉴国外经验上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意识到主导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崔明,覃志豪,唐冲等.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
2、方彭.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原则初探[J].建筑学报,2006(11).
3、李超,宋昆.地域性村镇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建筑学报,2006(11).
4、赵钿,耿沛,陈霞.新农村建设的新思维——北京平谷区玻璃台村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2006(5).
5、蔡穗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以广东省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规划为例[J].经济地理,2006(4).
6、耿虹,罗毅.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6(12).
7、常江,朱冬冬,冯姗姗.德国村庄更新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J].建筑学报,2006(11).
8、姜丽丽,郭翔宇.借鉴韩国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1).
9、尚晓汀.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观点,2006(7).
10、申展.信息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5).
11、史兰兴.农村公路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J].经济工作,2006(7).
12、张俊卫.城乡统筹发展的“2+8”研究模式[J].规划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