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笔绘画中色彩的当代性

    赵蓉蓉

    摘 要:中国的工笔绘画从古代的战国到当代社会,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尤其是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到宋代的花鸟画,都是中国工笔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的时期。当然,这种高峰的出现与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继承和总结前人经验的传统,中国工笔画就是在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以及吸收各方面优秀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各方面都在变化,所以,出现了适合当代审美观的一些新的中国工笔画,尤其是色彩,极具当代性。

    关键词:当代性;色彩;情感;梦幻

    传统的工笔画,从最早出土的帛画为例,其设色以黑、白、黄、朱为主,其中,黑色和白色能产生非常强烈的对比,画面内容非常繁复,其构图却十分精巧,设色虽然都是用的最原始的色彩,却能充分表现出当时的绘画水平与配色技巧。中国工笔画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对于物体的形的把握更加准确,而且,对色的要求和掌控更加熟练,色彩也更加明亮。在五代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由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不同,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绘画风格。黄筌身为宫廷画家,其绘画风格更加逼真,他以极其细腻的线条进行勾勒,设色更加婉柔清丽,从他的画面中几乎看不到线条的存在,而徐熙过着放荡的生活,他的画面只是略加色彩,画面颜色较为清新。到了宋代的工笔花鸟画可以说是在古代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其色彩非常富贵,有着典型的皇家色彩,但另一方面,又有以水墨为主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惬意怡然,发展到元、明、清,绘画主要以写意画为主,而且多以墨色为基本用色。

    但我们很难在文献资料中找到关于用色的描述,中国画大多讲求随类赋彩。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描述:“所谓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淡,冬山惨淡而如睡,此四时之气也。”这段话就像是诗文一样,能让人产生联想。传统的工笔画的色彩观点是随类赋彩,都是根据自然界中物象本身的本质特征来进行赋彩,但这是当时的一个审美特征,而且,当时的环境也不是一个大融合的社会。传统的工笔画设色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绘画,主观意识不强,色彩种类不多,而且并不追求周围的环境色和条件色,也不追求光影的效果,画面主要是与自然界的物象色彩相符。在宋画的《出水芙蓉图》中,古代的画家就不会因为光照而把荷叶的某个部分画的泛黄,也不会因为投影,而使荷叶上某一点色彩非常的重,荷叶的反面用了三绿色,而荷叶的正面用了头绿的色彩,整个粉红色的花,在这种绿色的叶子上显得格外鲜艳,整幅画面显得非常饱满,画面的整体是一种恒定不变的色彩,这就使中国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古代的中国画有一种超现实的绘画色彩。

    世界上的所有绘画,似乎只有中国画才讲传统,传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传,它是要一代一代地进行传承和发展;一个是统,这就要求我们要传承正统的思想,而传统的载体就是笔墨语言。我们要以传统为本,从两端进行深入,兼容并蓄便能开拓创新。中国工笔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发展的,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画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与冲击,进而形成当代的一种新工笔。新工笔主要是受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影响。尤其是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光影效果的影响,当代的新工笔画家大多喜欢用西方的透视法,以及色彩观念,他们大多喜爱用主观印象去处理画面的效果,使用的颜色不受限制,整体以灰色调作为一种标准来营造画面的整体感觉。

    传统工笔画的色彩观念不过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一种认知结构,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我们创作同样需要以当下的环境作为一种参考,从而赋予画面一种具有当下意义的画面语言和形式,传统的审美经验已经无法对应当下的审美感觉。新工笔画家大多喜爱用非常薄的熟宣蝉衣或者是绢,这样,画面的整体感觉更能像梦幻一般,设色技巧更加灵活,画面更加空秀、轻柔,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形成一种明显的反差。有些新工笔画家采用的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设色风格,使画面有一种超越时空的神秘流动感。因此,可以说,新工笔有一种恬静、轻盈的气质。

    近些年出现的新工笔画家大多是受了西方的绘画理念的影响,他们这些人尤其注重对光影的运用和把握,他们不再固守于传统的随类赋彩,而是注重于当下的审美感受,注重西方光影的效果,注重周围环境色的影响与整体画面的感受。他们如印象派一样,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以色彩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是表达情绪的一种符号。从肤浅的表面关系上来说,西方的绘画色彩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工笔画的设色观念并没有什么异同,但是进一步来说,西方的色彩观念更注重的是个人精神的抒发,色彩是一种精神的幻化,西方的色彩观念更多地是对物象情感的直接流露,而中国工笔画的色彩观念仍然是以物象本身的色彩作为设色的基础。西方的色彩观念,对于当代的绘画理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下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无拘无束地表达心中所想,用不同的设色手法来表现不同的事物和情感。

    雷苗身为上世纪70年代的新工笔画家之一,在考大学前完全接受的是西式教育,西方的绘画观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她,对于西方色彩的把控性、西方的造型观念以及对画面语言的构成与分割,都是从整体的画面语言中体现。雷苗的绘画在处理背景的时候,采用了多次洗刷的效果,背景底色做得非常得厚重,洗刷的效果能使背景变得模糊,她在处理主体物的时候,能够拉开前后之间的关系,使得对比更加强烈,主体物更加突出。她的作品《盛宴》,整体感觉就像是一场梦境,她的这个梦既是合理的,同时又是不合理的,她的画面中通常采用的是灰色的影调,可是又感觉有一道光在梦境中一闪而过,这样的对比,又有了空间的纵深感,使得画面的空间感进一步增强。

    崔进的绘画语言色彩非常具有当代的精神语境,他在进行创作时,先对传统的绘画风格进行审视,然后从当下的社会环境与整体的精神语境来考虑,而不是一味地对传统进行继承,创建一种新的视觉形式,体现当下的生活形式,才具有真正的实质性意义。在设色上,古人很少用到复色,但崔进的色彩富有一种装饰的意味,通过多层的渲染,使得画面有一种厚重感,他的作品《守望》及《设计者》色彩深沉而凝重,画面追求的是一种朦胧,还具有一定的悲情性。崔进的选材是从民俗的话语中进行转换,其绘画是剥离虚拟而现实存在的,他能很清醒地进入到画中人物的内心当中,而这正与画家所追求的静谧的心理相吻合。他把现实生活中的物象作为一种生活中的精神符号,刻意去营造一种想象与现实社会交错的世界,更能让观者得到心灵上的一种认同和震撼。崔进的《建设者》除了在技术层面上表达内心的想法以外,还更加注重画面中人物的精神气质,这在当代新工笔人物画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他能将不同的人物造型柔和在一起,更能很好地借鉴中国与西方色彩的优缺点,做到画面效果就是画家内心所想的效果,色彩的搭配更能突出整幅画面的中心思想,使画面整体的情绪更加具有感染力。

    新工笔画家张见的色彩观念是西化了的,他在处理中国画的平面化与西画的色彩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因为西画中具有的画布的肌理、笔触以及颜色能覆盖的厚度所表达出来的东西与中国画是不一样的,中国画中的色彩如果只是这样,就会显得非常单薄。就比如他在画头发的时候,就从变化中寻找色块,从头发丝的疏密上确定颜色的密度关系,在其《图像的阴谋》这一系列作品中,是有关两个女子与一条不怀好意的蛇,整个画面用了蓝色的基调,这样的色彩处理更能体现出作品的主题内容,也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蓝色的背景基调更能显示出婉转、迷幻以及纯洁等各种复杂的气息。以其代表作《蓝色假期》为例,画家张见采用弱化线条的方式,将线条融入到色彩当中,营造了一种如摄影般前实后虚的景象,使画面更加真实和打动人心。色彩以蓝色基调为标准,整体的画面更加含蓄淡雅,充满了唯美的气息,同时,蓝色的画面效果又与《图像的阴谋》有一个对比和衔接,让观者更容易对作品加深印象。张见的绘画在色彩上的追求显示出丰富的特征,他在色彩中努力地追求个性和突破传统的形式,他的部分作品又显得淡雅平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色彩,他的画面整体感觉都是不俗也不腻,这就是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画家内心深处的感觉。

    中国的文化艺术要走向国际舞台是一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在色彩上,可以说中西方文化各有千秋,各国文化面临的问题大同小异,就是关注现实,在视觉的表达上进行创新,同时又能够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我们要多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出发,关注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我们要“借色抒情”,发现生活中的美,重视色彩的表现力,把真正能打动人的部分,用色彩来表现出来。在色彩的表现上用当代的审美感觉来表现出来,描绘心中的“生命”所在。

    色彩的调和最能吸引人的眼球,“色”是作品潜在的推动力量,我们必须吸收传统古人的精髓,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同时不应满足对客观事物的描摹,要借物抒情,充分利用和学习大自然。我们在绘画的创作时,对西方的某些绘画手法和因素可以恰当地吸收,但是,吸收西方元素的前提是要建立在中国画传统为本的基础之上,把握好中国画的平面性和意象性等本质的特点,使画面和谐统一。如果不以传统为根基,那可能就不是中国画了,把体现中国精神的笔墨元素和审美特征,自然地融入到现代的意识形态中,但这种意识形态是具有东方审美的意识形态,是形式与生活体验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见.新工笔文献丛书·张见卷[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

    [2]杭春晖.新工笔文献丛书·杭春晖卷[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