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王会丽
摘 要: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富有传统意义的色彩国家,从中国画诞生以来就一直秉承着传统中国的审美原则,并根据这样的审美原则产生了自己特有的色彩观和施色的方法。由于受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在漫长的时间内中国画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理念不同,他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中国画色彩偏向于内在的意向性,而西方的色彩则偏向于用绘画外在的东西表达作者的思想,将中西方的绘画色彩理念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绘画色彩审美观相较于西方具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特征。根据我国中国画的色彩探究以及现代审美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意义进行思考,集中对传统中国画色彩以及当今时代审美下的中国画色彩发展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对中国画色彩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色彩;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中国画作为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长期以来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有着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而中国画的色彩也在人们审美和时代不断发生变革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性特点。很长时间内人们对于西方的色彩艺术较为推崇,西方三原色的原理一直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创作,而对于中国传统的色彩运用体系却没有很详细的了解,片面地用不科学的态度去对中国画的色彩进行判定。其实色彩是我们国家绘画形式表达的重要部分,随着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于中国画中色彩的研究与探讨,使得中国画中的众多优势得以展现出来。由此看来我们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中国画色彩概述
色彩是绘画表现自身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画家的用色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画家的艺术格调。然而大多数人每每提到中国画最大的联想点都是水墨画,而中国画更多地是被水墨和形神这样的观念充斥着,关于中国画中色彩的地位则一直以来被大家所遗忘。在春秋战国时期,五色系是中国画的最基本颜色,人们也给五色系赋予了很多的文化内涵,后来随着人们审美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画中色彩的地位也一次又一次地提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研究方面就有人提出来了“六法”,而从画家对于“随类赋彩”的研究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色彩的重视。到了南宋时期就有人提出来“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观念,而根据这些观念的提出,我们也能够看出古人对于中国画的色彩的关注也是有了很大的加强。
中国画中很多使用了中国特有的颜料进行色彩的运用。而这样一来就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国的传统民族特色,所以中国画对于颜料的选择上有很多的原则,比如说对于重色一定要保持古厚,而淡色就要严格地做到清秀飘逸。在我国传统的绘画中对于景物绘画的真实逼真程度要求并不很高,他们更多地把交点集中到了如何加强绘画的意境,如何通过颜料的使用使得画面更加具有意象性,颜料的品种又有一定的单一性。到了唐朝,颜料品种单一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时候出现了色彩的调和,复色和间色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原本单用颜料一统绘画的局面,颜料品种极大程度上丰富了。
在早期的中国画中,颜料颜色大致分为植物色和矿物色。植物色具有清新飘逸的特点,同时由于其接近于透明,很大程度上又有利于晕染的进行,但是植物色也有缺点,由于植物色很不稳定,用植物色进行中国画的创作时就会出现褪色的现象。虽然矿物色相比于植物色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色彩较为浓厚,不容易发生褪色的现象,但是矿物色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如果不是专业性的画家是很难操作的。除此之外,金属颜料也是较大的一种类型,突出的有金粉、银粉、金箔、银箔等。
在现代绘画作品中,为了能够使绘画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通常会人工地对原始的颜料进行加工。比如有时候会使用由高温合成的仿石色等,这种颜色具有用色稳定和颜色纯真的特点,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原来颜料用色及天然石色不足的局面。同时,铜粉、铝粉、铜箔、铝箔以及合成的金属粉和金属箔也在中国画中有很多的应用。
我们在对中国画进行整体的构思时经常需要用颜色来对画面进行空间的拓宽,色彩知识和色彩构成也渐渐出现在了绘画的过程中。色彩是我们对画面进行感知的最重要的视觉体现,绘画色彩体系在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我们现有的中国画作家也在不断地对传统中国画以及西方画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步又一步完善自己对颜色的调控。
二、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思考
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变化后,色彩和水墨也不断地进行了调整。在现有的时代背景下,绘画色彩艺术中具有的多样性以及独特性也不断突出,传统的中国画色彩也越来越丰富。在现代的中国画中岩彩和彩墨画等已经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画中更多的时代性元素。可以说,中国画在当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壁画以及彩陶、漆器都对现在的中国画有很大的影响。而当代中国色彩也渐渐的不再拘泥于之前单一化的局面,更多地是开放,是个性。
传统中国画中一直以来是色彩与水墨此消彼长,而中国画的色彩则是不断地被大家所学习和传承。如今由于时代背景的多元化,中国画势必也会朝着多元化的目标进行发展传承。现代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有的单一的色彩已经不满足人们的追求,所以现有的中国画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原来部分中国画的色彩技巧,比如重彩和工笔等,使得它们在集中展现现代人们对艺术审美的基础上也传承原始中国画的色彩因素。目前文化大融合的力度不断增强,艺术也不再是之前“闭关锁国”的局面,绘画色彩更是取得开放性的进步。虽然我们对中国画的创作依然要使用到笔墨纸砚,但是现在的色彩也不再是原来的单一性,色彩也越来越丰富起来,这样可以极大地满足画家对于颜色的需求。对于中国画来说,重彩话是对传统色彩进行继承的最好方式,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古代壁画对重彩画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我们对于视觉的体验没有办法与色彩脱离开来,水墨与色彩的相互配合是中国几千年来艺术不断发展的产物,而这种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色彩是物体呈现的基本的属性,离开了色彩,绘画就无法进行创作。而我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积极地吸收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优势,以更好地体现出当代绘画审美要求的色彩是我国画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于个性化色彩需求使然,当今的中国画画家不断地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显示自己的性格与情感。由于每个画家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所以作品就显得更具有个性化。可以说当今中国画已经完全不再是单一色彩的画面,多元的色彩也慢慢地体现着画家们的情感色彩。现有的中国画画家都是用那些在我们看来较为敏感的颜色来表达自己自由的感情,从而实现他们自我情感最大程度的释放。我们都知道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画家自我创作思路和情感的表达,个人经历以及创作时的感受都会影响绘画时的用色,直接影响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而中国画也是因为不同的色彩效果更增添了色彩和作品的个性。我们在对中国画进行传承的时候,就应该传承这样的态度,让画家们的对于色彩的感受更直接的体现在绘画上,以此来实现作品的画面色彩张力。
我们的文化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变化和发展,而传统中国画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地发展着,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如果还是以原有的水墨黑白为绘画的主要颜色,这样的绘画主体很明显已经不适合人们的审美,当今人们对中国画的需求是需要更多的色彩来凸显中国画的色彩的。我们在不断地对中国传统的色彩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传统的壁画、花鸟画、工笔画中得到了很多适合当今审美的色彩元素。我们要敢于将古代优秀的色彩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的画作中,但是也要注意在吸收的过程中要保持当今绘画的审美观念。在当今中国画色彩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个性化与抽象化是色彩审美效果的最突出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基于当代审美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对中国传统的色彩进行继承与发展,同时要扩大色彩的语言范围,不断地对印度和日本等外国的色彩语言进行学习以此来补充中国画的色彩范围,但是要注意在借鉴吸收国外色彩的基础上要保持自己中国画色彩艺术的民族特点。
三、结语
我们在对中国画进行探讨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看到中国画相较于西方绘画具有自己很强的独立性,我们在对西方绘画进行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中,也渐渐发现如果一味地对于西方绘画的技术和材料进行吸收,则很难用同样的方式来将物象进行更大程度上的还原。除此之外,由于中西方绘画色彩的原理是不同的,西方讲究用面的叠加和融合来增加色彩的丰富性,而中国画则是讲究线条,我们用线条来对画面进行表现,所以两者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中国画中很难去使用较为丰富的色彩。在传统中国画中一直以来就是由色彩与水墨共同组成的,而中国画的色彩则是不断地被大家所学习和传承。在现阶段的中国画中很多都不具有现代性,所以我们对于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创新就显得很有必要。当然,由于中国画的现代化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改善,如何最大程度上实现中国画的积极传承,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源.中国画色彩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郑朝.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3]冯健亲.绘画色彩分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7]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8]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