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财经院校课程体系设计

    赵晓明 唐飞 吴亚光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目标,必须重视。职业能力是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共同形成的,因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综合性是由胜任工作对能力要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财经类院校的各专业应根据学生就业领域的职业特点确定应培养的职业能力,并根据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5)04-0065-03

    高校是学生是进入社会从事各种职业的最后一道大门,无论是学术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最终都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即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尽管不同高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也不同,但各高校都必须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它应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目标,偏离了这个目标,所谓高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将失去实际意义。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过程中,课程设置的作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着能力培养的方向和内容。本文探索在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应如何根据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一、职业能力及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

    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可迁移性比较强,是各种类型的职业都需要的能力,具有一般性,故这两种能力被统称为关键能力或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可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多种多样的,但多数职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与人去沟通和交往,工作更具灵活性,除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外,合作、沟通和表达能力、承受挫折和应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都是必须的。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就业面较宽,所学专业与职业对口率没有工科专业高。这些就业特点,是财经类院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必须考虑的。

    二、应用型财经院校本科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财经类院校对学生应培养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两类能力最终要体现在个体的人格、能力和知识三个维度上。体现在人格上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积极进取性、心理稳定性、个人成熟度、意志坚定等;体现在能力上的包括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创新能力和人际沟通等;体现在知识上的包括融资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公关礼仪和专业技术等。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应培养的职业能力模型设计如图1所示。

    对构建的应用型财经院校本科生职业能力模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其科学性进行了检验。

    我们的问卷设计了42个测量项目,其中人格方面12个;能力方面15个,知识方面15个。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设计,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从业情况对各测量项目进行选择,根据“符合”的程度不同从1到5进行计分。调查对象是某市各高校已就业或参加实习的财经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0份,其中有效问卷405份。我们对调查数据采用KMO样本测度法和巴特利球体检验法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大于0.7,巴特利球体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概率小于0.001,数据具有相关性,说明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三、适应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构建的职业能力模型,职业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基本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构建的职业能力模型,财经类院校培养本科生职业能力所需要的主要课程如表1所示。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课程体系设置能适应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

    1.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评价体系。应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教学方法,以启发、引导、探讨等方式促进学生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中应体现出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

    2.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各高校培养的都是某种专业人才,但培养任何专业人才都不能只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任何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都不是单一的,仅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能完全胜任的,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因未来职业的社会性更强,就更是如此。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降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能力。

    3.积极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更充分的独立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这都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应用型人才。从培养职业能力的角度看,校企合作办学,一是有利于将现实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合作的企业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去,以便改进;二是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或见习机会,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或者增强学生主动提高自己职业能力的压力和动力。

    5.大力举办各种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既是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又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意识、强化自我训练和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应予重视。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龙会芳)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